小議新課標下的初中體育教學方法分析

時間:2022-03-21 02:38:00

導語:小議新課標下的初中體育教學方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新課標下的初中體育教學方法分析

摘要新課程改革克服了以往體育課所存在的問題,強調要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并注重培養學生體育興趣。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新課程改革培養學生教學方法

新課程標準要求體育與健康課程以目標的達成來統領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選擇,所以一定的教學內容和運用相應的教學方法是完成學習目標的決定因素,面對新的學習目標領域的出現,如何抓住新課標的理念實質提煉改造傳統的教學方法,使新課程標準下的體育教學豐富多彩,筆者認為在教學中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突破傳統授課模式

現代體育教學的發展趨勢是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在外國,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逐步被發展學生自主能力和樂趣為主的新方法所代替,表現在教材由原來的六項運動改為“基本運動”和“比賽”兩大類,使教師有更多的主動權去選擇教材教法。近些年來隨著“音樂舞蹈進課堂”,“激發興趣教學”、“能動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為我們體育教育開拓了新的天地。隨著新思想的不斷涌現,傳統的教學模式也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新生事物所代替。

二、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體育教師教學方法觀念的現代化

1.要注重學生良好情感體驗的獲得。在新課程全面實施條件下,要養成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通過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體育產生興趣,歸根揭底還是要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如,在長跑時只是簡單的跑,學生就不會主動去練習,但加些人文感情如“迎奧運火炬傳遞”就會取得不同的教學效果。

2.要提供多種練習方法供學生參考。教學方法應能為學生提出多種練習方法供學生參考使其擇優而行,以適應學生因身高、體重、智能、運動動機、運動經歷不同而造成的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的運動,在生理上獲得快感,在心理上獲得滿足、社會適應能力提到提高;都能學到新知識,并在運動技術上有所提高。初中學生大多具備一定的運動能力及經驗,并且自認為有一些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在學習的興趣上有較高的積極性因而學得更好,如在七年級投準教學中,教師講授了投準的基本原理并提供了幾種投準的方法后,讓學生通過選擇教師提供的方法及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大部分同學都能夠得到自己希望的結果。

3.要重視對學生個性的培養和發展。教學方法不必過分強調行動一致,應提倡“形散神不散”。同時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想象的空間,使學生能在現有的知識技能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培養其創造性思維能力及敢于想象敢于行動的好習慣,在對動作的重點、難點分析時允許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抒發不同的感受,認可并承認學生能力上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發展空間,促進學習的熱情的提高。

4.要與學生的學習方法相結合。初中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我學習的技能基礎,對于他們來說“會學”比“學會”更重要;就象我們教會學生運球并不難,但是讓學生學會怎樣打好籃球卻很難,教師應在教授學生學習方法的同時,注重與學的學習方法方式能力等結合,同樣,在以提高學生身體健康水平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教會學生鍛煉比帶著學生鍛煉更為重要。

三、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體育教師教學方法選擇的創新化

1.運動技能教學中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運動技能不但是《課程標準》所要求的體育與健康學習的重要目標,而且是達成其它學習目標的基本途徑。如何創造新的教學方法以適應《課程標準》的要求呢?北師大學者賈齊老師提出了“曲線式教學”的構想,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設置一定的運動情境或運動課題,學生表面上看是循著一條曲線學習技能,導致了運動技能獲得效率方面的損失,但是這種損失在另一方面,卻通過學習能力和學習精神的培養這一教育意義上的價值的實現得到回報。“曲線式教學”為改變傳統的傳授教學方法,為“啟發式”、“發現式”教學方法創造了有利條件。學生在運動技能學習過程中的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以學生主動性、能動性、獨立性發展為主旨的自主學習得到了弘揚。也為改革和創新適應學生發展的技能教學方法提供了思路。

2.拓展和改造過的體育運動項目作為教材時教學方法的創新。《課程標準》把教學內容理解為達成學習目標的一種手段。這就意味著教師可以根據學校學生、教師的實際情況選取不同的教學內容,使體育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樣。如在教學中引進軟式排球運動作為教學內容時,可根據學生的需要選取不同重量的軟式排球,同時規則也可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調整。當因傳球不好而使比賽經常中斷,可以采用球一次著地后再擊球的方法;也可以一個人連擊兩次球。在技能學習上,先從比賽開始,讓學生通過比賽理解技術的意義,并自然地掌握技能;當學生的技能沒有明顯提高時,就通過改變規則的方法對學生技能進行誘導。場地可用羽毛球場地來進行比賽和教學,網高是可以任意改變的。通過這樣的創新教學使不擅長運動的學生也能愉快的運動起來,并且體會到人與人、隊與隊在運動中的關系及規則的意義等。

四、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體育師教學方法運用的個性化

1.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體現學習的獨特性。每個學生都有不同于他人的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這意味著我們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具體生活,根據學生不同性格類型設計教學法,不設上下限,力爭為每個學生富有個性的發展創造空間。筆者在體育教學中尊重學生的身心的差異,并把它視為一種亟待開發和利用的教育教學資源,在備課中努力體現學生學習的個體化和教師指導的針對性,使每個學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滿足學生獨立性學習的要求。獨立性是現代學習方式的核心特征,如果說主動性表現為我要學,那么獨立性則表現為我能學。每個學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當強的潛在的和顯在的獨立學習能力,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性,積極鼓勵學生獨立學習,并創造各種機會讓學生獨立學習,從而讓學生發揮自己的獨立性,培養獨立學習的能力。

要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實踐中充分利用體育教育自身的優勢,轉化限制條件為有利條件,正視自己,解放思想,拓寬思路,大膽突破,既尊重傳統,也不要被傳統所束縛。既學習別人先進的教學方法,也要創造適合本校實際的方法,使每節課都做到教法新穎,措施有力,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讓我們面向跨世紀的青少年,在教學中不斷探索新方法,每節課都體現自身的價值與特點,在教育改革中走出適合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