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計算機運用課改

時間:2022-07-06 03:37:47

導語:高職計算機運用課改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計算機運用課改

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通過近十幾年來蓬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國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數量、招生數和畢業生數都已占普通高校的50%以上。與此同時,也存在若干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高等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備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直接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應用型人才,使之既要有專業知識,更要有實踐技能。因此職業教育應結合市場經濟突出實踐性教學及技能訓練,強調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本位的指導思想,即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能力為目標、以學生為主體、以素質為基礎、以項目為載體,開設知識、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課程。然而,我們今天的職業教育課堂上,到處都可以看到不適當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這種做法無視職業教育的職責和定位,把傳統高校的一套做法直接搬到職業教育課堂中,形成普通高校課程的“壓縮餅干”。因此,如何組織計算機基礎教育的知識結構及采用適合高職學生特點的教學方式,讓高職計算機教育效果更加良好,使高職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能夠充分有效地利用計算機,并在各種應用研究領域中發揮作用,是高職院校計算機教育工作者需要認真思考和研究的問題。伴隨著職業教育教學方法論研究的日益深入,職業教育教學實踐的重心也出現了兩大變化:一是教學目標重心的遷移,即從理論知識的存儲轉向職業能力的培養,導致教學方法逐漸從法向“學”法轉移,實現基于“學”的“教”;二是教學活動重心的遷移,即從師生間的單向行為轉向師生、生生間的雙向行動,導致教學方法逐漸從“傳授”法向“互動”法轉移,實現基于“互動”的“傳授”。這正是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具體體現。行動導向教學法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興起的職業教育的一種新理念和方法,在德國已經被普遍接受和推廣,在中國的部分學校也進行了試行。推廣使用這種方法已經成為現代職業教育、培訓的主流發展趨勢。該方法最大的優點是充分突現了素質教育的本質——能力教育。行動導向教學以培養人的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以職業實踐活動為導向,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尊重學生的價值,弘揚個性,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聯系實際問題學習,結合職業的本質學習,能真正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利用行動導向教學法進行教學是本論文所研究的重點內容。研究的內容包括:教師觀念的改變;教材的改革;教學模式的改革;考試模式的改變。

一、教師觀念的改變

教學觀念是教學行為的前提和基礎,任何課程的教學肯定都是由某些教學觀念指導的,因此如果沒有和我們現在的時代適應的教學觀念,肯定老師們也就不能按照時代需要進行教學。當前,新課程改革已經處于全面推廣階段,但是在推廣的過程中大家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難,例如,有一些教師很難將教學觀念轉變過來。那么,我們怎么才能將教師們的落后的教學觀念轉變過來呢,就成為當前所有學校面臨的首要的問題。要想進行行動導向教學的真正改革,其核心人物是教師,故教師觀念的創新是至關重要的。

二、教材的改革

教材是培養高質量技能人才的基本保證,教材不僅是教學的基本工具,同時還要體現出高職高專教育的特色。教材編寫的好壞從一定角度反映出學校的教學和科研水平。我們現在教學中用的教材基本上是按照學科要求編寫的,因此很難按現有教材組織教學,進行以行動為導向的教學改革。因此,要想真正進行行動導向教學改革,高職院校的教材就必須在以行動為導向的課程設計的基礎上進行開發。同時,教材的編寫也一定要符合我們現在高職高專院校的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要緊緊圍繞“以就業為導向”這個重點,遵照“理論夠用為度”的原則,適時調整和完善教學內容,要摒棄傳統的教材編寫模式。

三、教學模式的改革

如今我們采用的大部分的的教學模式都比較陳舊,根本沒有辦法發揮每個學生的優勢。雖然我們一直在提倡教師上課的時候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盡量能讓所教的內容能夠講的更加直觀,使課堂上的信息量能夠加大,以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但是,教與學的關系還是“你教我學”,所不同的只是將教材上的內容敲到了計算機里,用大屏幕展示給學生,學生們還是沒有成為課堂上的主體,仍然是以教師教為中心的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無論學生獲取的知識還是信息的渠道都只能來自于課堂上的教師,但是教師卻不能將學生們需要的所有的知識教給學生。我們的學生現在需要的是懂得怎么學習,怎么通過網絡、書籍等信息渠道獲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識。實施行動導向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現有的高職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一直是人們關注的重要內容,采用行動導向教學,可以很好地將理論與實踐聯系在一起。學生入校開始的所有課程的學習最好都是以行動為導向的。學生真正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在行動中學習,行動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全部內容,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進行適當的引導、組織、輔導、啟發等,真正的讓學生將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

四、考試模式的改變

在實施行動導向的教學改革使得所用教材、教學模式、課程設計以及授課方法都發生了改變的同時,我們的考試模式也應該有所變化。到底什么樣的考試模式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能夠真正適應職業院校的學生,真正能知道學生學到什么程度,是本篇論文要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梢哉f通過考試我們才能知道學生會了些什么,所以在教學中考試起到重要的導向作用,高職院校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計算機實踐操作能力,所以在考試方式的選取上應該堅持以下四點:

1.堅持考計算機基本操作為主,考計算機原理知識為輔。學習計算機的目的除了掌握一些計算機文化基礎外,主要的目的是學會如何使用計算機,我們只能通過實踐操作的考試才能很好的檢驗學生掌握的程度。

2.堅持分散考試為主,集中考試為輔。任何實踐動手能力的提高都需要有一個過程,絕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提高得了的,因此為了能夠督促學生在平時多練習,在考核的時候應該將重點放在平時的考核中,考核學生的學習過程。

3.堅持以案例式的考試為主,標準化考試為輔。所謂的案例式考試就是將學生在今后學生、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境模擬出來,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的活學活用,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學生、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堅持無紙化考試為主,紙質考試為輔。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考試主要是考查學生計算機的應用能力,看學生的實際運用計算機的情況,通過無紙化考試能夠對學生的計算機應用知識的能力真正的進行檢驗和評價。本論文主要從教師觀念的改變;教材的改革;教學模式的改革;考試模式的改變等幾個方面來討論高職高專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