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對留守兒童閱讀推廣服務研究
時間:2022-08-26 10:18:42
導語:圖書館對留守兒童閱讀推廣服務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農村留守兒童的閱讀現狀
1.1缺乏良好的閱讀環境
農村留守兒童的閱讀環境不容樂觀,表現在:①現階段我國鄉鎮圖書館、文化站等普遍缺乏,鄉村周邊的公共文化設施相對落后,農村的文化氛圍淡薄。②農村中小學圖書館(室)建設滯后,館藏書刊陳舊,內容和類別相對單一。③農村家庭的經濟條件有限,不少家長對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不愿意或很少為子女購買課外讀物,家庭藏書量偏少,難以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④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農村留守兒童為應付考試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課業學習上,而在課外時間他們還要參加力所能及的農活、家務等勞動,對課外閱讀心有余而力不足。
1.2缺乏正確的閱讀導向
農村留守兒童的閱讀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隨意性,缺乏正確的閱讀導向,表現在:①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多務工在外,平日對孩子管教不足,加之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基本無法給予孩子正確的學習指導。②隔代監護人(如爺爺、奶奶等)大都年事已高、文化程度偏低,他們只能給予留守兒童日常生活的照料,基本沒有能力監督和輔導孩子的學習。③農村中小學校的圖書資源有限,同時又受辦學條件、教學理念等因素的制約,往往忽視對學生的閱讀指導。④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營業性網吧、游戲廳等場所在廣大農村日益普及,留守兒童由于監護缺位,加之自身缺乏生活閱歷、認知水平有限,對虛擬網絡里良莠不齊的信息缺乏判斷力和辨別力,很容易在網絡世界里迷失方向、誤入歧途。
1.3缺乏固定的閱讀場所
對課外閱讀場所的調查顯示,農村留守兒童進行課外閱讀的主要場所依次是家里、學校、書店等,其極少將公共圖書館、農家書屋等作為閱讀場所。家雖然是留守兒童的第一閱讀場所,但家庭藏書數量少、質量低,書房對于多數留守兒童來說更是一個奢望,這些問題極大地影響了留守兒童閱讀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1.4缺乏豐富的課外讀物
目前,我國少兒讀物的創作、出版呈現出空前繁榮、活躍的局面,可供家長和學生選擇的課外讀物也日益豐富。但農村中小學的經費非常有限,用在圖書館(室)方面的資金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些學校設有圖書館(室),也存在著人均藏書量偏少、藏書分類不合理、更新緩慢、開放時間少等諸多問題,很難滿足廣大留守兒童的閱讀需求。同時,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寄回來的錢僅夠貼補家中老人和孩子的日常開銷,其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能時常為孩子添購課外讀物。對課外閱讀材料來源的調查顯示,農村留守兒童獲得課外讀物的主要渠道依次為同學互借、父母家人購買、學校圖書室、老師提供等??傮w上看,農村留守兒童的課外閱讀資源嚴重匱乏,這勢必影響留守兒童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
2縣級圖書館改善農村留守兒童閱讀環境的可行性
2.1社會教育職能所在
縣級圖書館作為社會公共文化教育機構,倡導閱讀,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閱讀服務是其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圖書館社會教育職能的重要體現??h級圖書館可充分發揮其多元功能,針對農村留守兒童開展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閱讀活動,使圖書館成為農村留守兒童課外閱讀和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這一系列具有深刻教育意義的讀書活動不僅能豐富農村留守兒童的精神文化生活,還能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2館藏資源豐富多樣
免費開放以來,縣級圖書館的經費大幅增加,館藏資源的數量、種類、規模和質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添購了大量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文學、藝術、科學等方面的健康讀物,在內容上涵蓋古今中外各學科門類,在使用范圍上涵蓋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閱讀需求,在載體上除傳統紙質書刊外還包括電子書、光盤、磁帶、聲像等多媒體資料??h級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農村留守兒童閱讀課外書籍和輔導資料的需要,這也是對農村留守兒童開展閱讀推廣服務的基本保障。
2.3專業人才優勢突出
近年來,縣級圖書館注重人才引進,加強館員結構的調整和優化,逐步培養和造就了一支適應圖書事業發展需要、層次結構分明、年齡結構合理、專業結構配套的人才隊伍。其擁有一批信息素養高、服務意識強的兒童圖書館員,他們能夠主動了解留守兒童的心理特點,積極分析留守兒童的閱讀需求,耐心解答留守兒童的咨詢問題,有針對性地為留守兒童開展個性化、多樣化的服務。
2.4服務覆蓋面廣
隨著縣級圖書館服務內容的不斷延伸,大多數圖書館都延長了開放時間,實行全年開放。同時,留守兒童大部分居住在農村,縣級圖書館具有獨特的區域優勢,較為熟悉當地的地理環境及農村情況,可以針對當地實際情況經常性、連續性地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圖書服務,最大限度地增加了縣級圖書館的服務內容和覆蓋面。
3縣級圖書館對農村留守兒童閱讀推廣服務的途徑
3.1加強圖書館自身建設
縣級圖書館要加強自身建設,主要包括:①打造“硬實力”。縣級圖書館要加快館藏資源建設,大幅度增加少兒讀物的種類和數量,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年齡、不同閱讀層次農村留守兒童的閱讀需求,特別是要加強數字化資源建設,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優秀的數字資源,以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②改善“軟實力”??h級圖書館通過建立健全圖書館規章制度、改善館舍條件、加強對館員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的培訓等舉措,打造良好的閱讀軟環境。③塑造“新形象”??h級圖書館要加大自身宣傳力度,通過廣播電臺、報紙、電視等多種媒介宣傳圖書館,宣傳閱讀的重要價值,喚醒社會大眾的閱讀意識。
3.2開展針對性閱讀指導
少年兒童閱讀圖書帶有很大的盲目性、趨同性,不同年齡段的讀者閱讀興趣、閱讀層次也大為不同。鑒于農村留守兒童尚未具備獨立的選書能力,縣級圖書館應積極開展閱讀指導服務,滿足他們的閱讀需求,指導他們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引導他們多讀書、讀好書,培養他們愛讀書、會讀書的良好習慣。
3.3舉辦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
“農村留守兒童”和其他兒童一樣,同樣具有好學、好動、興趣廣泛、求知欲和探究心理強等特征,但當前他們的業余生活相對枯燥、單一。縣級圖書館可利用豐富館藏,聯合農村中小學校,有選擇性和針對性地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如知識競賽、演講比賽、詩歌朗誦會、讀書征文等,從而激發他們對知識的興趣和熱愛,進而增強他們參與讀書活動的欲望和信心,吸引他們去追求更高層次的閱讀享受。
3.4開展延伸服務,建立圖書流動站
縣級圖書館應優化少兒圖書館藏結構,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將優秀少兒書刊讀物送到農村,送到農村中小學校,送到留守兒童身邊。如:在農村中小學內設立圖書流動站,在校內設立書刊借閱點,直接在學校開展圖書借閱活動,以方便留守兒童利用課余時間多讀書、讀好書。另外,縣級圖書館還可以充分利用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結合中小學生教育,在農村中小學校廣泛開展愛國主義電影展播、科普知識講座等。這樣不僅可以極大地豐富農村中小學圖書館(室)資源,而且還讓廣大農村留守兒童能公平、自由地獲取信息資源,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務。
3.5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務制度
縣級圖書館可引入志愿者服務機制,從大中專學生中吸納一批優秀志愿者參與到農村留守兒童的閱讀推廣服務工作,包括:①組織志愿者利用寒暑假給農村留守兒童義務補課,利用大學生的豐富知識與年輕活力幫助留守兒童,使他們感受到更多的關愛與陽光。②定期舉辦法制教育、心理健康咨詢等活動,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疏導和心理撫慰,幫助他們消除成長中的煩惱、學習中的困惑等。③定期舉辦安全知識講座、發放安全手冊、舉行逃生演習,加強對留守兒童的安全教育,以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
4結語
農村留守兒童規模龐大,是一支不可忽視的特殊弱勢群體。“激活”農村留守兒童的課外閱讀,不僅能鞏固他們的課程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而且有益于他們的思維形成、情感撫慰以及社會性發展??h級圖書館有責任和義務發揮自己的職能,積極推進農村留守兒童閱讀推廣服務,進而促進廣大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茁壯成長。
作者:萬美瓊 單位:四會市圖書館
- 上一篇:踐行三嚴三實心得體會9篇
- 下一篇:繼續教育信息化研究
精品范文
10圖書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