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禮儀教育生活化研究
時間:2022-05-21 10:15:36
導語:高職禮儀教育生活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禮儀文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尊老愛幼、禮貌待人、容儀有整等在中國的過去、現在及未來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在高校中開展禮儀生活化教育,不僅對于深化禮儀教育理論的深入研究意義重大,而且對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完善其人格和素養方面同樣有深遠的影響。本文以禮儀教育的生活化為研究對象,探訪當前高校禮儀教育存在的問題,如學生禮儀表現缺失、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學習方法不夠科學等,并從教師與學生兩個方面提出探索性的建議。教師方面:如加強教師的身教作用,注重教師個人儀表,創造良好的禮儀教育氛圍等;學生方面:如端正禮儀學習態度,掌握科學學習方法,生活中踐行禮儀等,以期能夠為其他高校進行禮儀教育提供參考。
“生活即教育”。同樣,高職院校禮儀教育應該以生活為根本,以學生為主體,從生活中選取禮儀教育的素材,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禮儀規范,落實禮儀行為,使學生不僅能夠在學習中體驗禮儀行為,在生活中深化理論學習,從而達到禮儀教育上真正的“知行合一”。
一、禮儀教育生活化的基本概念及其開展的必要性分析
要進行禮儀教育,首先要了解禮儀教育的基本概念,并明確開展禮儀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一)基本概念。高校禮儀教育的生活化,是指高校的禮儀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將教材禮儀的相關知識與社會的現實充分聯系起來,讓學生在課堂中學會禮儀的基本知識,在課后落實禮儀的具體行為。當下,禮儀教育生活化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社會生活為根基,將禮儀教育課堂還原成學生的現實生活,使禮儀行為自覺化,最終達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的。(二)必要性分析。“生活是教育的海洋”。教育說到底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生活,二者相互依賴,因此生活就應該貫穿教育的始終。禮儀教育生活化意義重大,具體來說:1.有利于學生秩序感的培養良好的秩序是個人品質的重要體現,禮儀教育有助于學生秩序感的培養,使學生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這也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其未來的交際能力。2.有利于養成尊重他人的習慣禮儀教育不但強調要約束自己的行為,對于他人也要有尊重的習慣,一個尊重他人的人在現實中也易于被人所尊重,因而能結交更多的朋友。反過來,又能促進學生自信心的提高,并最終促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完善的人際交往能力。3.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社會化學生都會畢業,最終都需進入現實社會。因此,以什么樣的狀態畢業就成了高校教育的重要考量。受過良好禮儀教育并將其應用于實際,有助于學生成為“知書達理”之人,從而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扮演好未來工作的角色。
二、當前高職院校禮儀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
目前,高職院校禮儀教育還存在不少問題。具體如下:參考文獻:[1]康齊力,楊帆.淺談高校禮儀教育對學生的成才影響[J].赤子(上中旬),2016(1).[2]張麗娜.關于高職院校學生禮儀教育的探討[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1).[3]林豐平.高職院校學生禮儀教育的現狀探索與途徑[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3(3):123.[4]劉娟.中職立體化禮儀教育方案探討[J].科技信息,2013(12):329.[5]趙峰.中等中職學校禮儀教育的思考[J].旅游縱覽(月刊),2013(5).(一)學生禮儀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很多學生進行課程學習,并不是為了掌握相應的禮儀技能,而是為了修滿相應的學分,具備足夠的畢業條件。有些同學對禮儀學習不感興趣,自然而然也影響了禮儀教育效果。(二)學生禮儀教育學習方法不夠科學。一方面,主要表現為仍然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來進行學習,殊不知禮儀課程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過度強調死記硬背往往適得其反。另一方面,禮儀學習很重要的是反復訓練,但目前很多學生訓練不足。(三)缺乏堅定的禮儀教育目的。很多學生對禮儀學習的目的不是十分明確,認為禮儀學習可有可無,對禮儀教育的愿景不夠堅定,學習自信不足。這樣,學生在學習上就不會有良好的學習計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禮儀教育的長遠發展。
三、高職院校禮儀教育生活化的構建
針對以上問題,建議采取以下措施深化高職院校禮儀教育生活化:(一)教師方面。1.加強教師的身教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給學生以良好的示范作用,用自己的言傳身教來影響學生,使學生樹立良好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從內心踐行禮儀規范,做到外表與內心的一致。2.注重教師的引導作用“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應該在教育與學習的交往中具體踐行禮儀,既包括在課堂上所學,又包括在生活中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導學生崇尚禮儀,將禮儀作為自己的行為習慣。3.創造良好的禮儀教育氛圍學校應該創造良好的禮儀教育氛圍,在禮儀教育的前期,學校有必要在禮儀方面做出具體的規定,對學生禮貌禮儀進行約束。比如遇到老師要問好,遇到長輩要禮讓,同學之間應相互關愛,避免相互攀比成風或過分求新求異,以創造良好的禮儀氛圍。(二)學生方面。1.端正禮儀學習態度禮儀學習不是單單為了學分,不是單單為了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而更重要的是將禮儀課堂教學的所學應用到日常交往、工作、學習當中,使良好的禮儀成為人與人之間、組織與組織之間溝通交往的潤滑劑,通過良好的禮儀促進人與人之間、組織與組織使之間形成良好的社會關系。在禮儀學習的過程當中,還要注重從傳統文化習俗當中去吸收優良的禮儀成果。同時,還要有選擇性地吸收國外先進的禮儀方式、方法為我所用。只有這樣,才能使禮儀教育充滿生命力,并且不斷地適應社會發展的變化需要。2.掌握科學學習方法要掌握禮儀教育的科學方法,突破上文所說的三個局限。第一,要突破知識與技巧學習來源的局限,除了課本所學以外,要多向社會、家庭等各個方面學習良好禮儀的知識及技巧;第二,要注重禮儀的傳遞性,扮演好禮儀傳遞者的角色,將良好的禮儀傳統行為習慣不斷地傳遞下去,使傳統文化的精華得以延續傳承;第三,要不斷地突破禮儀社會化的實踐范圍,在家庭生活中、社會生活中將文明禮儀實踐到底。3.生活中踐行禮儀學生應該在實踐中踐行禮儀所學,這個要具體到各個細節中,比如遇到老師和其他長輩應主動問好,在其他同學學習和休息時不要打擾;尊重他人,不輕易打斷他人講話,不亂動其他人東西,需要時應該征求其意見;吃有吃相、坐有坐姿,在生活中踐行禮儀教育的點點滴滴,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校中開展禮儀教學的生活化研究,不僅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對于禮儀教育的實踐化、推廣化、普及化也有著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當然,目前的高校禮儀教育還存在不少的問題,比如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目的等方面。但是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逐步改善高職院校禮儀教育存在的種種缺陷。我們相信未來的高校禮儀教育不僅在形式上可以獲得師生的認可,在內容方面也可以引起學生對于現實生活,甚至是人與生命存在意義等的進一步思考與啟迪。本文以禮儀教育的生活化為研究對象,探訪高校禮儀教育生活化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探索性的建議,關于禮儀教育如何制度化、標準化等問題,需要在以后的學習及工作中深入完善。
作者:曹瑛 單位:福州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高職禮儀教育論文
- 下一篇:小學語文生本教育理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