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術教育中學生主體地位探討
時間:2022-05-31 10:25:21
導語:高校美術教育中學生主體地位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美術教育作為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不僅需要教師的耐心指導,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學習中的主體意識。傳統的教育方式一般都是教師“專制型”的教育模式,對于學習美術的學生來說,最初的“復制式”臨摹是必要的基礎練習。但如果高校美術教育依然沿用這種“復制式”臨摹,那么對于學生藝術靈感的培養將是一種“扼殺”。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高等美術教育;主體意識;突破傳統教育
我國的高等教育機制一直以來比較嚴格,為了使學生擁有更多的教育選擇機會,很多老師和家長會建議學生選擇美術專業。教育選擇的多樣性,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專業人才的培養,起到了比較大的推動性作用,也為許多在藝術方面有才華的學生提供了有效的天賦培養和發展。但一部分美術專業的學生在進入高等美術教育后,依舊無法擺脫中小學時的美術學習習慣,沒有自己的創作特點,至今處在臨摹狀態。通常美術專業的學生都經過基礎美術培養,掌握了基本的繪畫技術。作為高等美術教育,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主體創作意識。本文主要探究高校美術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對培養自身在美術學習中的重要意義。
一、我國高校美術教育所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美術教育的單一化。在我國,高校美術教育與其他學科相比,美術教育在形式上比較自由靈活,但本質上還是無法擺脫傳統教育的影響。高校美術教育在內容的傳播中還是局限于美術基礎知識和技能方面。高校美術教育缺乏與時代相一致的教育內容,高校美術教育的生命力無法體現。美術作為一個時代的真實寫照,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發展,如果將美術脫離實際,就無法表達出美術在一個時代中的意義。文藝復興時期之所以成就了許多優秀的畫家,正是因為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各種文藝思潮不斷涌現,畫家們融入時代的脈搏,傾聽時代的聲音,并用畫筆一一記錄。歐洲著名的現實主義版畫家,雕塑家科勒惠支描繪的《面包》,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德國兒童與婦女饑餓形象的代表。畫中兩個饑餓的孩子拉著母親啼哭著要面包,但無可奈何的母親只能側過身子。寥寥幾筆就將因戰爭而處在苦難中的婦女兒童形象躍然紙上。科勒惠支用藝術視角與現實相結合,通過畫作將戰爭的罪惡揭露的一覽無余,這幅畫至今都影響著人們對戰爭的厭惡。
(二)實踐中培養高校學生美術教育主動意識。作為高校美術院校,應該多給學生外出實踐觀察的機會。大部分接受高校美術教育的學生都已成年,完全具備形成自己獨立見解和意識的能力,學生應該自覺培養像科勒惠支這樣將藝術視角與現實相結合的思維意識,主動從現實的各個方面發現、創作反映時代脈搏的作品,將高校美術教育變得多姿多彩。
二、認識高校學生美術教育的主要任務
美術的教育具有三大功能,首先是最基本的教育功能。教育功能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的教育范疇,使學生在明辨是非的同時擁有基本的美術知識;其次是審美功能,審美功能是美術生必備的專業素質,也是不同于其他學科的重要標志;最后是認知功能,認知功能使人們對事物的構成,發展的動力、發展的方向及對基本規律的把握能力。良好的認知能力可以幫助我們完成最重要的心理條件,對于培養以上三點是高校學生美術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三、發展美術高校學生主體地位的現實意義
美術教育最終是要服務于社會的,這就要求美術教育不僅需要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更需要指導學生擁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高校美術教育中要引導學生從優秀的作品中感知生活、感知世界,培養學生的潛在創造力。高校美術教育在學生綜合素質上的提高,以及積極的素質教育都有著重要的責任。美術高校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僅可以在學生的學習中發揮出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未來進入社會中的適應能力也會有所提高。
四、多種方式培養高校美術教育 提高學生藝術審美的建立
作為一門高級的藝術學科,當下的高校美術教育無法擺脫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根深蒂固的傳統教育方式,至今影響著些老師們的教育方式。美術教育作為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需要學生親自實踐、觀察和主動融入,就需要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高校的美術教育在課堂教育外,還應該沖破傳統教育模式,注重實踐性的課程和相關的課題活動。多種方式的為學生創造機會,讓學生接觸社會,探索主流文化,幫助他們認識世界,注重學生開拓思維上的培養。
五、學習國外高校美術教育的優秀方面
東方國家在美術方面的教育相較于西方,需要多加借鑒。國外有許多國家在美術教育領域中,有著非常高的造詣,值得我們學習。我國傳統的美術界在水墨畫與篆刻方面比較優秀,現代主義的畫作應該向西方學習。尤其作為教育領域比較發達的美國,他們在藝術的培養過程中,非常注重對時代節奏的把控,甚至會明確指出,新時代下的美術學習者應該掌握的基本藝術技能和素質。在美術教育中他們鼓勵學習者將日常活動與藝術形式聯系起來,以此來啟發學習者的創造能力。
六、結語
美術教育歸根結底是將基礎的理論教育與實踐相結合的技能,只有用心了解一個時代的發展,體會一個時代的風雨變幻,才能創作出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我國如今處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思想中,高校美術教育對學生技能的培養向商業化傾斜是在所難免的。但不可忽略的是對學生在藝術修養上的教育和熏陶。藝術修養是從事美術活動者靈感的來源,是自身必不可少的素質。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培養自己的主體意識,所創造出的作品才會有靈氣,才會打動人心。
作者:吳聆 單位:江蘇宜興中等專業學校
參考文獻:
[1]李懿.論地方高校美術創新教育[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2013(01).
[2]趙寶霞.探究當下高校美術教育的發展趨勢[J].科技創新導報,2015(01).
[3]朱大發.論當前高校美術教育面臨的突出問題及堅決對策[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3(08).
- 上一篇:我國小學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 下一篇: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策略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