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動畫片對小學美術教育影響

時間:2022-11-20 05:43:42

導語:淺析動畫片對小學美術教育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動畫片對小學美術教育影響

摘要:在各方文化不斷交融的今天,動畫片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因其特有的藝術表現手法深受各地青少年的喜愛,對小學美術教育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發揮動畫片的積極作用,可以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使學生真正獲得全面發展。該文立足動畫片的影響,分析開展美術教育的方法。

關鍵詞:動畫片;小學美術;兩面性影響

動畫片的形象千差萬別,小學生在看動畫片時會被不同的角色吸引,并且會下意識地模仿角色的語言和行為。但是,動畫片的角色形象有好有壞,對小學生的影響分為積極和消極兩方面,教師要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動畫片的積極影響,讓動畫片能夠真正服務于美術教育。

一、動畫片的積極影響

1.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和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積極的動畫片角色,讓學生對其產生好奇心和審美感知,并且在學生記住角色形象的同時加以引導,利用圖像這種可視化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視覺思維潛能。在看動畫片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模仿自己感興趣的角色,激發學生對繪畫的興趣,讓學生觀察角色的相貌和穿著打扮,從而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審美產生積極的影響。

2.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除了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動畫片外,還有很多富有想象力的動畫片,學生觀看這種類型的動畫片,可以激發他們的想象力,開闊他們的視野。以《玩具總動員》為例,玩具作為小學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玩伴,在《玩具總動員》中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它們“活”了起來,讓學生對自己的玩具也產生了可以“說話”的幻想。有些聰明的學生或許還會舉一反三,通過畫筆讓更多的東西可以“活”過來,和它們產生一些有趣的互動。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他們的想象力得到了提高。

3.提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提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在美術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引導,就動畫片中的某一個角色進行簡單的身份介紹,然后讓學生進行思考,發散性地設計出他們今后可能遇到的事,這是發散性思維的粗略流程。以《寶蓮燈》為例,沉香的母親三圣母因為和凡人相戀,被壓在了華山之下。沉香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劈山救母,而在他救母的過程中會發生什么事卻不得而知。教師可以以此讓學生加以思考,把整個故事串聯起來,讓他們把想到的故事用畫筆畫下來。這個思考的過程,可以提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二、動畫片的消極影響

1.誤導學生的價值

小學生的辨別能力較低,如果動畫片傳遞的角色形象和角色行為是非正面的,則會破壞學生的審美能力。雖然現在很多動畫片的角色形象都是正派的,但仍有負面角色的存在。如果學生模仿學習非正面的動畫角色行為,會不利于他們自身的發展。如《熊出沒》講述了住在森林里的兩只熊和伐木工人光頭強斗爭的故事,小學生如果在無人引導的情況下觀看這部動畫片,少數情節可能會誤導小學生的價值觀。

2.容易引發學生的暴力傾向

有些動畫片中存在反派人物。部分小學生缺乏對善惡的判斷,可能會模仿反派的行為。這種事件的出現或許會使學校對美術課程的開展進行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將動畫片引進美術課堂。

3.缺乏教育內容

小學生的身心處在發展階段,自制力較差,如果沒有人引導他們,他們可能會模仿動畫片中出現的角色。而現在部分動畫片缺乏教育內容,容易錯誤引導小學生的價值觀。如《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灰太狼因為喜羊羊的聰明而吃不到羊,其中的情節雖然主要宣揚了邪不勝正的思想,但部分情節容易讓小學生產生觀念上的錯誤。在小學階段,動畫片對美術教育和學生的思想教育的影響是直接的,需要受到教師和家長的重視。

結語

每一部動畫片中的角色形象都有不同的寓意,會對觀看動畫片的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降低動畫片的消極影響,充分發揮其積極影響。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散性思維能力,不斷促進美術教育事業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恒綠.將動漫融入小學美術教育的思考.美術教育研究,2016(2).

[2]喬秀梅.淺談動畫片對小學生的影響.教育,2016(1).

[3]雷兆霞.淺談動漫形象對小學美術教育的影響.讀寫算:教師版,2016(41).

作者:張向玉 單位:山東臨沭縣北城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