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美育教育現狀分析

時間:2022-10-16 09:01:20

導語:音樂美育教育現狀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音樂美育教育現狀分析

摘要:音樂教育并不是只會教會一首歌,而是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對音樂把音樂教育發展成美育教育,本文就是從分析一個地區影響音樂教育的軟硬件資源,探討某地區音樂美育教育實踐的可能性。關鍵詞:音樂教育;條件設施;美育實施隴南地區地處較偏遠,其經濟、文化等都比較落后,所以針對音樂美育教育,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展開,本文通過實地調查,分別從以下七個方面進行簡要分析,并適當的提出意見和建議。

一、音樂教室分析

專門的音樂教室在本地區學校教學中所占比例是比較少的,專門音樂教室對于音樂教育是比較重要的,其中有必要的音樂設施,比如鋼琴等樂器、座位的擺設、多媒體、必要的音響、教室環境布置、教室與上文化課教室的隔離程度等等都會影響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與興趣,應當受到重視。

二、鄉村少年宮

鄉村少年宮是隴南市(也屬于全國范圍的)近幾年在各鄉鎮,也有部分城區學校,建立起來的音樂活動形式,是屬于課后興趣性質的,它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鄉村學校學生興趣的發展,但據調查,雖然有了硬件設施,但是缺乏必要的教師,也缺少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校很少組織鄉村學校少年宮的表演,學生只是感到好奇去玩,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不愿意解決或者教師也缺乏解決問題的決心,有些學生上了一學年鋼琴興趣班,還是只會彈《小星星》,極大的浪費資源,也在實質上沒有解決鄉村學校學生藝術學習的問題。

三、樂器

目前隴南地區各個學校都有各種樂器,尤其是弦樂和鋼琴,每個學校都配有,其中弦樂中小提琴等西洋樂器所占比重比較大,中國弦樂器主要有琵琶、二胡,并且這些樂器基本都是用于鄉村少年宮,而懂這些樂器的教師又很少,真正用于教學的基本沒有,有時可以見到鋼琴在給學生上興趣班的時候有用,那么結合多媒體應用的調查發現,現代音樂老師對于多媒體的應用程度遠遠高于對樂器的應用,好多教師直接放音樂讓學生聆聽,然后感知音樂,或者直接跟著現成音樂學習,所以簡單的樂器的配置,如小型易學的打擊樂器,豎笛等容易普及的吹奏樂器等,是偏遠地區應該有的,然而這方面又是比較薄弱的。

四、教師基本情況調查

音樂教師趨向年輕化,學歷都在大專以上,這給音樂學科在接受新事物準備了先前條件,較高學歷的年輕教師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也愿意學習,但是也有缺點是年輕就要成家或剛成家,家庭事務比較多,有時難以顧全教學任務,另外有些教師比較浮躁,特別是農村教師,總想到城里工作,沒有良好的教學心態;音樂教師職稱也是比較低的,有些小三科教師到退休依然是二級教師,缺乏獎勵制度,也缺乏相應的表現機會,在每學年考核時總是靠后;全部音樂教師都有好的教案,大部分是從網上下載的,缺乏原創的教案設計,有一部分教師教案書寫與上課是不同的,原因是由于條件限制基本無法按照教案設計進行。

五、教師專業技能情況

大部分教師都是音樂教育專業畢業,是具有現代音樂教育理念的教師,接受過專業的音樂教育方法培訓和音樂教學心理知識的學習,保障了教學能夠順利完成。教師上課形式以聲樂教育為主,80%都以教唱歌曲為音樂教育的內容,聲樂老師也基本都會彈簡單的伴奏,而在舞蹈和編創音樂中是教學的薄弱環節,基本大部分學校都沒有專業的舞蹈老師,都是音樂老師兼任舞蹈,如果是在城里的學生,好多都在上舞蹈班,然而鄉鎮學生舞蹈的排練基本是根據視頻的模仿;而編創更加是偏遠地區的薄弱環節,大部分老師基本都沒有學過,或者是學過初級的歌曲寫作,但沒有真正的掌握其中技巧,沒法在教學中進行,而國家也沒有專門的針對中小學生歌曲寫作的教材,也在學生的音樂編創的系統的指導材料也比較少,只是一些案例,另外偏遠電腦音樂的制作與應用基本為零,缺乏電腦音樂知識,難以用電腦做出需要的音響效果,應該建議學會一些簡單的音樂制作,并應用在教學中。

六、學生對音樂興趣的總體情況

本表調查總人數620人,其中城市學生260人,鄉鎮學生360人,從上圖的基本情況可以看出,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還是有的,但不同的是感興趣的程度鄉鎮學生和城市學生的差距比較大,在不感興趣程度上是基本相同的,究其原因城市學生接觸的外界音樂比較多,城市活動場所也相對鄉鎮也比較多,相對外面娛樂場所,學校學習就會顯得比較枯燥,如果再加上表現機會較少,對于所學東西不同經常實踐,從后面問卷調查可以看出,學生在把所學東西實踐的時候是很少的,大部分學生只是把音樂課作為勞逸結合的調節課,得不到重視,就不會有興趣,也找不到其中的學習的快樂,也就不會有興趣,所以教師應該必須關注音樂本體,發揮音樂的優點,尋找音樂能夠激起學生興趣的途徑,讓學生體會到音樂是藝術,而不是作為娛樂存在于人類社會之中的,要用多種形式上課,多種形式體現音樂的多樣性,把音樂的感性美、形式美、音響美等等在課堂中表現出來,讓大部分興趣一般的孩子轉化到有興趣以至于興趣較濃的狀態。

七、學生學習音樂的途徑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所有的學生都通過上音樂課學習音樂,這是學習音樂的最主要的途徑,所以利用好音樂課堂,把音樂課堂作為音樂學習的媒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秩序,音樂審美教學為目的,掌握音樂知識,了解音樂文化,都是在音樂課堂中可以實現的;偏遠地區的學生在專業課的學習上是比較少的,主要是基層教師組織專業教學時間是無法保證的,他們需要完成必要的教學任務,而如果組織大量的學生學習音樂專業,顯然是不現實的,畢竟音樂課有它的特殊性,必須是一對一上課,要改正學生的錯誤,就要每個人的去聽,去糾正;網絡學習在現在孩子的音樂學習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由于網絡的普及性,人人都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接觸到網上音樂,同學之間再通過對比,甚至是暗藏的比賽,看誰知道的明星多,看誰聽過的當下流行的音樂多,從而引起他們對網絡歌曲的偏愛;另外由于偏遠地區民間組織的活動比較多,比如春節節目活動等都會欣賞或者參與到這些民間活動中,所以,本地的校本課程的開發也是一個比較有群眾基礎的課程,也會引起學生的興趣,會起到比較良好的效果,比如收集一些當地民歌、經典戲曲唱腔、器樂音樂的賞析等,還可以組織專門的本地民間音樂的比賽,都會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作者:楊紅林 單位: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深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