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探索
時間:2022-01-28 09:03:03
導語: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體制轉型的深刻變革中,人才市場的全面開放已經成為知識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高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青年教師是高校教師隊伍的主力和骨干,因此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培育綜合型人才的重要保證。現代高校更加強調青年教師隊伍的建設與培養,如何在經濟發展、科技創新以及產業轉型的新時代為社會培育更多高素質、高水平的優秀專業人才,這無疑成為了高校普遍關注的教育重點。
一、我國高校青年教師的概況和教學要求
1.高校青年教師概況分析。近年來,眾多高校青年教師走上了教學與科研的第一線。目前,我國高校青年教師數量占全國高校教師總數的62%,我國高校青年教師的整體學歷較高,擁有博士學位的青年教師占到了教師總體的68.8%,并且眾多教師都受過高等教育學、高等心理學、管理學等專業培訓。歷年來已經有眾多專家、學者對高校青年教師這一概念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大家從不同角度對高校青年教師的概念做出了深入的闡述。主要以近幾年與大學教師學術發展密切相關的若干重要科研基金項目對青年教師的年齡限制為參照標準,經過分析可知我國高校青年教師是指具有高等學校教師資格證書,在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授予權、以實施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層次教育為主的普通高等學校內,專門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的、年齡在40周歲以下的專任教師。2.高校青年教師的教學發展要求。剛剛步入高校的青年教師,往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發展難題,普遍存在教學經驗不足、教學水平偏低等問題。提高高校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激發教學積極性,是關鍵所在。目前,我國眾多高校都本著對教師負責、以教師為本的培養理念促進高校青年教師發展,組建發展調研會,從教學研究、教學激勵、教學考核、教學培訓以及教學幫助等方面深入了解青年教師。總體來看,我國高校青年教師在教學組織、教學創新以及職業規劃三個方面存在許多問題,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無法有效結合,如何合理的把控不同的課程、不同的教學對象令青年教師感到不知所措,希望通過完善以上幾個方面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滿意度,并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工作。
二、我國高校青年教師的教學發展問題
1.過分依賴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教學是現代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種教學方式,也是目前高校教育教學的主要手段,利用多媒體技術以及多媒體設備,可以為高校教育教學帶來極大的便利,可以有效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相對資歷較深的老教師而言,高校青年教師更愿意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日常教學工作,注重直觀教學方式的呈現,他們更加注重利用實物、模型、教具以及多媒體工具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有效理解。但部分教師過于依賴多媒體教學工具,導致課堂學習氣氛沉悶,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不能有效開發學生的創造與創新能力,若習慣于按照課件內容進行教學,往往會忽略了與學生的溝通和互動,教師自身的板書規劃與撰寫能力也會日漸下降,授課語言抽象化、個性化,沒有系統完善的教學語言作為授課支撐,只是照搬課件和PPT,顯然不利于教師教學能力的有效提高。2.教學態度端正但缺乏激情。據了解,大部分高校青年教師的教學態度較為端正,能夠認真對待教學工作,也愿意與學生建立和諧的發展關系。但由于高校青年教師面臨晉升、教學、科研、生活等多方面的壓力,導致高校青年教師把教學當作一項工作任務,工作積極性不高,缺乏飽滿的教學熱情,教學感染力不夠,自然也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3.教學實踐追蹤滯后。高校的教學內容較為寬泛,教學模式更是多種多樣,尤其在專業課程設計方面,也體現出了一定的自由性和創造性。據調查,大部分高校青年教師都能按照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設計教學內容,選取合適的教育教學方式。但是教學內容陳舊、知識更新緩慢,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需求的結合度較低,不能滿足學生深入探索、立足實踐的學習要求,教學追蹤滯后,教學效果檢驗不及時,這種情況多出現于一些發展較快的應用型學科當中,應該引起廣大高校青年教師的注意。
三、提高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
1.加強教師入職培訓,夯實教師教學基礎。入職培訓是高校青年教師入職的重要環節,一般而言,高校青年教師入職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學、高等教育心理學、高等教育教學方法、高等教育法規以及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等基礎性課程。目前,針對我國高校培訓內容單調、教學方式單一等培訓問題,高校相關院、系要進一步組織青年教師進行細致的教育培訓,為參與培訓的教師安排一對一的教學培訓指導課,并為教師配備專業的指導教師,及時進行課程答疑和課堂示范等,并采取觀摩課、示范課、演示課以及實踐模擬課等形式進一步進行崗前培訓,只有培訓合格者才能真正走上工作崗位。通過完善系統的入職培訓,讓高校青年教師養成良好的職業規范,提高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觀,并為教師上崗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2.加大薪酬支持力度,激發教師教學熱情。薪酬是保證教師職業穩定性的關鍵所在。(1)實行差異化薪酬管理與獎勵制度,將崗位津貼與教學任務量有效結合,實行“多勞多得、按勞計薪”的工作原則。如完成80%教學任務的,按規定發放基本的崗位津貼;完成90%教學任務的,按照教師的工作表現適當增發崗位津貼以及工作獎勵;超額完成基本教學任務的,除了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也可增加榮譽獎勵以及其他精神獎勵等。(2)加大教學獎勵,設立服務于青年教師教學的獎勵基金,鼓勵高校青年教師積極投身于教學工作當中,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對教學能力強、教學效果好的高校青年教師提出嘉獎,從而激發高校青年教師的工作積極性。3.多管齊下,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首先要堅持開展名師帶領示范活動。一方面,高校可以通過開展公開課的形式,邀請名師進行授課,并指導青年教師學習授課技巧、授課方法和有效的授課途徑,以優秀名師為教學指導,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榜樣示范作用;另一方面,積極召開交流座談會、教學專題講座以及教學研討會,鼓勵教師充分表達自身教學觀點,在交流與示范中找出自身的教學不足并進行及時改正。其次要加強“校企合作”,與企業共建實習教學基地,鼓勵高校青年教師積極參與企業教育實踐,通過演講、授課等形式增強自身的實踐教學能力,努力尋找課本與實際之間的教學結合點,從而為學生注入新鮮的教育血液,提高廣大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汪金英.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6,(04):25-26.
[2]童婧.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07.
[3]王莉,趙光珍.普通高校青年教師職業壓力調查[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03).
[4]于暢.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影響因素探析[J].航海教育研究,2015,32(04):65-68.
[5]李曉杰,蘇鐵熊.高校青年教師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S1).
作者:趙建慶 單位:1.蘇州大學能源學院 2.蘇州大學能源與材料創新研究院
- 上一篇:淺談學校青年教師成長與培養
- 下一篇:青年教師職業發展對策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