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探究
時間:2022-11-08 08:56:36
導語:新工科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研究背景和研究現狀
“新工科”的概念一經提出,就受到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和研究。教育部將新工科歸納為“五個新”,即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學科專業的新結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教育教學的新質量、分類發展的新體系。當然,很多學者都有自己的見解,有的認為傳統產業都是老工科,新興產業都是新工科。也有的學者從高校和社會方面理解,對于高校來說,要發展一批面向未來布局的新興工科專業,對于社會來說,要對現有的傳統工科專業進行改造升級。所謂“新工科”,是對工科教育整體的改革創新。近年來,隨著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一些傳統產業方向對應的工科學生就業形勢嚴峻;而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新興產業迅速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量十分巨大。為應對新形勢下新經濟的發展,和從為國家未來發展儲備更多人才的角度來說,“新工科”建設成為了一個必然選擇。根據我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本文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探究。培養目標以學生為中心,在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教學和教學方式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綜合建設實現“知識+能力+實踐+創新”的“新工科”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專業知識、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職業素質都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
2研究意義
“新工科”背景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探究對學生的培養和未來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以創新創業為培養目標,改變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參與到項目中,為以后就業奠定基礎。學生在參與項目的過程中,一方面可以把專業知識轉換為應用實踐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學生的創新能力與綜合創業素質也得到極大地提升,進而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2)開拓并發展與社會接軌的大學生自主創業道路。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建立和運行對課程體系的設置、知識體系的完善、教學的方式方法以及管理和評估制度的改革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并對更大范圍內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具有理論性和實踐性的指導意義。(3)創新創業培養體系的建立具有三大優勢:一是將科研成果引入課堂,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興趣;二是鼓勵學生進入實驗室,提高動手能力,避免眼高手低;三是學生通過實訓實踐基地的具體項目實施,加強團隊合作能力,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由此可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建立,實現了學校、企業、社會、教師和學生等多方面的共贏。企業能夠節省成本,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和聲譽能得到社會企業的認可,教師可以積累項目經驗,提高教學水平,學生積累了項目經驗和職業素養,為就業增加了砝碼。同時企業可以把節省的成本投入到學校中,用來研發項目和教師培訓等方面,不但實現共贏還會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體系。
3研究內容和實施方案
本文以創新創業為核心,改變以往單一的高校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建立“通識教育+學科基礎+專業培養”的教學模式。在注重通識教育和夯實學科基礎的基礎上,增加綜合性跨學科課程,鼓勵學生跨學科選修其他領域的課程,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在專業培養方面,將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專業培養與創新創業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適應能力。3.1研究內容。3.1.1構建兩大平臺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以學生創新創業為目標,以創新創業大賽和大學生科研為牽引,整合學校和企業的創業資源,構建“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和“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兩個創新創業教育體系。3.1.2構建“教學實踐-校園實踐-社會實踐”三位一體的實踐模塊。在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過程中,以實踐能力培養為核心,形成“教學實踐-校園實踐-社會實踐”三位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模塊,通過三個實踐模塊之間的聯系,開展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3.1.3教學實踐模塊的建。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加入實踐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運用相結合,讓學生學以致用,滿足社會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提高競爭力。3.2實施方案。(1)在教學環節中,采用項目驅動教學和案例教學,整體設計教學內容,形成一個有層次、有竟爭路的實踐教學體系。將一個或多個項目貫穿于課內實驗、課程設計和實習實訓等各個實踐環節并將其有效地配合和銜接起來,整體形成一個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2)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這個目標下,對整體教學目標進行分解,按能力-層次劃分來構建“分層一體化”教學內容體系。(3)基于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教育理念和“構思-設計-實現-運作”4個環節,將學院教學體系劃分為4個階段,每個階段對應于一種能力的培養,采用項目分3級設計和實施的策略,將課內實驗、課程設計、專業綜合實訓、畢業設計、創新實踐等各個實踐環節,通過合理配置,循序漸進地安排教學內容,將教學的目標和任務具體落實到各個教學環節中,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
4結論
本文建立了以新工科為背景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學習投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和社會競爭力,為以后的就業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闞鳳云,陳彬.新工科,一場工程教育新革命[J].中國科學報,2017.
作者:王震峽 單位:大連科技學院
- 上一篇:淺論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審美教育
- 下一篇:試論校園足球后備人才培養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