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養資產評估教學模式研究
時間:2022-12-24 10:40:07
導語:人才培養資產評估教學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資產評估是一門具有理論與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為培養應用型的資產評估專業人才,資產評估專業的教師要將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引進新型的教學模式,提升資產評估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主要是通過將資產評估教學模式研究的文獻進行綜述,針對鄭州商學院的資產評估課程教學模式以及教學資源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最后針對教學模式和教學資源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資產評估;教學模式;鄭州商學院
《資產評估》課程是資產評估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基礎課,是一門將評估理論與方法相結合的一門綜合性的課程,大部分的財經類高校中都開設了資產評估專業,為培養應用型的資產評估專業人才,在理論講授的基礎上要將實踐教學模式融入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資產評估理論知識和實務操作如果只依靠理論講授,學生學起來比較枯燥,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要將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將實踐教學體系引進教學過程中,為培養應用型的資產評估專業人才提供了基礎。
1資產評估教學模式研究
趙劍鋒(2013)認為案例教學可以分為以教師為主導的示例性案例教學、以學生為主導的討論性案例教學以及以外部環境為主的模擬式案例教學,案例教學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在課程上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從而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吳慧香(2014)通過分析資產評估課程的特點,提出在講授資產評估課程時,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的理念引進教學活動中,對講授的班級進行分小組,把各個任務分配相應的小組,小組成員將任務進行細分,為完成相應的任務,小組成員搜集相應的資料、對某項資產進行評估,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合作能力和主動學習的能力有著很大的提升。陳蕾,王敬琦(2014)通過問卷調查的研究方法得到提高高校資產評估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手段是建立有效的實踐教學模式,為滿足市場既經濟發展的需要和培養高素質的專業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模式是打破了傳統的講授式的教學模式,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引進了創新性的教學方法,能夠培養在專業上具有很強的勝任能力的人才,從而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趙瓊(2017)提出為培養國際化應用型人才,在資產評估教學過程中可以將雙語教學模式引進課堂,將英語和漢語教學模式運用到課堂中,多維度地實現資產評估目標、教學任務以及教學資源的建設,從而實現國際性的資產評估應用型人才,提高了學生的畢業質量,也提升了資產評估的教學質量。
2資產評估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
2.1教學模式單一。資產評估專業是2015年新開設的專業,資產評估也是資產評估專業的核心專業課,對于教學模式是以傳統的教師面授的教學模式為主,傳統的教學模式程序主要是復習舊課、講授新課、新課總結,這一程序主要是以理論知識的講授為主,學生作為理論知識的接受者,吸收了多少重要的理論知識主要取決于教師的教學風格、教學經驗。資產評估的方法主要有三種方法,每種方法有自己的應用對象和適用范圍,每種方法有不同的程序和大量的公式,這些基本方法對于資產評估專業的學生而言比較的抽象,只依靠教師在課堂上的單向傳授,沒有進行實際操作,對方法在實際資產評估工作中的應用也會比較混亂,每種方法的適用對象或者適用范圍會造成混淆,而且大量的公式使學生會覺得這門課比較枯燥乏味,失去學習的興趣,僅僅依靠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不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質量得不到提升。學院開設資產評估專業目的是為了培養資產評估領域的應用型人才,所以單一的教學模式不利于這一目標的實現。2.2缺乏實踐教學。資產評估課程對于資產評估專業的學生而言是一門專業核心基礎課,目的是為培養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為資產評估專業其他核心課程的學習奠定了基石,其課程的重要地位相當于會計學專業的基礎會計學。人才培養方案中對資產評估課程定位為專業核心課,課程的講授全部為理論授課,對于實踐課時分配為零,除了理論知識的講授外,在課堂上有時會穿插著案例分析,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但是資產評估授課方式上還是以教師單向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學生的反饋比較少,課堂上師生缺乏相互的溝通。學生對于教師講授的理論知識只是一味的單向接受,并沒有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的資產評估實務中,在教學模式上缺乏實踐教學平臺,學生對于資產評估的實踐操作能力比較差,會影響畢業生在就業時的核心競爭力,不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資產評估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實踐教學的缺失,會造成資產評估專業的學生重理論,輕實踐,在以后的工作中會出現眼高手低的情況,所以實踐教學的缺失會影響應用型人才的培養。2.3教師資源缺乏高專業素養。在教育背景上,講授資產評估課程的教師大部分是具有會計學或者財務管理知識背景的,有些教師并沒有接受系統的資產評估專業知識的教育,教師的知識結構分布不全面,對資產評估知識的研究并不深入,缺乏高專業素養的教師隊伍。在學歷分布上,大部分資產評估專業教師的學位為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幾乎沒有,由于教師隊伍對于資產評估的研究領域的不全面、不深入,以至于影響了資產評估學科的發展,而且大部分教師是直接碩士畢業應聘到高校從事教學工作,缺乏資產評估實際工作的經驗,所以資產評估課程的教師的專業水平有待提高。由于教學任務、科研工作的繁重,大部分資產評估教師沒有到企業或者資產評估事務所進行鍛煉的經歷,所以資產評估雙師型的教師比較少,而且資產評估專業的校企合作機制還在逐漸的完善之中,校企合作的單位比較少,很難讓教師走出課堂,走向企業,所以教師缺乏一線的教學經驗。為培養資產評估專業的應用型人才,需要教師具有豐富的綜合性專業知識和實際操作經驗。
3資產評估教學模式改革的建議
3.1為培養應用型人才,豐富多樣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為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要引進豐富多樣的教學模式,例如在理論知識講授后,為鞏固學生的知識,模擬某一資產進行評估,選擇某一資產,模擬該種資產的經濟環境、外部特征,以及該種資產市場環境,如果學校購進了資產評估相關的模擬軟件,讓學生在計算機軟件上進行該種資產的評估,模擬資產評估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資產評估課程的教學質量,豐富了資產評估教學模式。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也能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根據教學目標像學生分配相應的任務,對學生的特性進行分析建立不同的合作學習小組,小組成員之間的人際關系要融洽以及擁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很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組的每個成員都能參與其中,提升了學生資產評估的實際操作能力,從而實現培養資產評估專業應用型人才的目標。3.2完善資產評估實驗室,開展認知學習,建立實踐教學體系。為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在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中將理論課時、實踐課時進行合理的分配,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提高教學效果。實踐教學可以在資產評估實驗室完成也可以在校外的合作企業中完成,在校內需要建立資產評估實驗室,需要學校在經費上給予大量的支持,充實資產評估課程的教學資源,增加資產評估教學硬件設施。為實現教學與用人單位的接軌,可以與校外的企業開展合作,帶領學生去企業開展認知學習,特別是機器設備評估時,讓學生真真切切的接觸到機器設備,對某一機器設備的使用狀況、經濟狀況和市場狀況進行分析,采用適用的評估方法對該機器設備求出評估值,認知學習可以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培養應用型人才提供了關鍵手段。3.3建立雙師型的教學隊伍。資產評估課程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不僅需要財務管理的知識還涉及工科、理科的知識,所以該學科是一門涉及多學科的綜合性的課程,這就需要教師具有多學科的教育背景,建立一支雙師型的教師隊伍是很有必要的。為培養雙師型的教師隊伍,學校應該鼓勵資產評估專業的教師走出學校,走進企業,教師在企業進行專業性的鍛煉,豐富了教師的實踐教學經驗,教學過程中將理論知識的講授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提高了教學質量,凸顯了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趙劍鋒.案例教學模式在資產評估課程中的實施與探索[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3,(06):70-72.
[2]吳慧香.基于目標的資產評估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13(20):186-187.
[3]陳蕾,王敬琦.資產評估課堂實踐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基于問卷調查的實證分析[J].中國資產評估,2014,(12):21-26.
[4]趙瓊.國際化人才培養視閾下構建資產評估雙語教學模式與路徑的思考[J].經濟師,2017,(12):218-219.
作者:劉文秀 單位:鄭州商學院
- 上一篇:高校國際物流人才培養問題探析
- 下一篇:管理會計人才培養創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