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傳媒人才培養體系及培養路徑

時間:2022-03-04 09:38:02

導語:法治傳媒人才培養體系及培養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法治傳媒人才培養體系及培養路徑

新時代背景下,法治傳媒在依法治國發展建設中的重要性和先進性越發明顯,高職院校的法學教育在其人才培養過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從當前高職院校的法學教育教學的體系性建設上來看,有關法治傳媒人才的課程培養、學科建設、實踐教學等方面的投入還遠遠不夠。基于此,以法治傳媒人才隊伍建設為導向,從高職院校法學相關專業教育的發展實際出發,進一步探索法治傳媒人才培養建設的新路徑

一、加強法治傳媒人才培養建設的重要性

法治傳媒人才培養建設至關重要,它關系著法治宣傳建設的科學導向,既能在法治宣傳中發揮積極作用,更能在法學教育、法治事業、依法治國等方面發揮出更深遠的價值影響。1.有利于豐富法學教育教學體系。加強法治傳媒人才培養建設,有利于進一步豐富完善當前高職院校的法學專業教育教學體系。當前高職院校的法學專業教育體系劃分上還不夠全面,僅是利用現有教學資源優勢建立少數法學職業教學專業,尤其是在學科交叉職業教學課程設置上還處于探索階段,法學與傳媒職業教育交叉結合的法治傳媒課程較少,有的高職院校甚至還沒有開設。因此,從高職院校法學專業教育教學體系上豐富完善法治傳媒人才培養相關課程,能進一步豐富完善當前高職院校法學教育的體系化、專業化、職業化。2.有利于推進法治事業建設工作。加強法治傳媒人才培養建設,有利于進一步推進我國社會主義法治事業建設,深化各項相關工作。一方面,法治傳媒人才在法治事業建設中起著“吹哨人”的先進作用,能及時捕捉法治建設政策,有效宣傳黨和國家的法治建設方向、政策、舉措等,有效全面宣傳法治事業建設,小到社區普法、法治新聞事件報道。另一方面,法治傳媒人才培養建設致力于打造業務實操上懂法律、知傳媒的復合型人才,從法律的視角,利用媒體傳播渠道,從更專業的角度進行法治相關宣傳工作。3.有利于依法治國方針政策落實。加強法治傳媒人才培養建設,有利于進一步深化依法治國方針政策的細化和落實。一方面,依法治國方針政策的有效落實需要一批兼具法律、傳媒專業素養的人才隊伍,將黨和國家的法治政策及時精準地宣傳到位。另一方面,加強法治傳媒人才培養,從專業素養、業務能力、一線實操上全面提升當前法治傳媒人才隊伍綜合素養和能力,打造一批業務能力強、綜合素養高的人才隊伍,能有效武裝依法治國宣傳實力,能有效地保障依法治國方針政策的有效落實。

二、當前法治傳媒人才培養建設中面臨的挑戰

整體來看,當前法治傳媒人才培養過程中主要面臨著相關政策導向不明確、專業理論教學缺乏實踐等問題,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并做好積極應對。1.政策導向不夠明確。從高職院校法學專業相關教育政策導向上來看,當前法治傳媒人才培養在政策導向上不夠明確。一是相關人才政策傾向上不夠明確細化,尤其是一些高職院校在具體專業教學工作開展中缺乏必要的政策落實細則,多是一些制度和理念上的引導或倡導;二是政府與高職院校、企事業與高職院校人才職業教育合作培養政策支持力度明顯不夠,從政策立項到內容出臺,再到政策細化落實,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這就容易導致政策制定落實具有一定的滯后性。2.理論教學缺乏實踐。法治傳媒人才培養建設具有較強的社會實踐性,往往需要具備一定的法學、傳媒等專業理論知識,更需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素養。但是整體來看,高職院校在培養法治傳媒人才方面存在著理論教學缺乏實踐的問題。一方面,法學與傳媒交叉實踐教學活動較少,甚至處于空白,導致在校期間難以得到有效的實踐技能訓練;另一方面,法治傳媒人才培養缺少實踐教學實驗室,既有學科組建上的困境,也有教學理論成果轉化的局限。

三、法學教育視野下的法治傳媒人才培養路徑

法治傳媒人才培養建設,必須要堅定不移地堅持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必須要立足于當前高職院校法學專業教育教學的客觀實際,必須要堅持加強政府、高校、企事業單位三者間的科學、協同、有效發展,共同打造法治傳媒人才培養新路徑。1.建立政府高校政策合作。積極發揮當地政府的牽頭作用,根據當地法治傳媒人才培養建設實際用人需求建檔建制,從地方人力資源政策上與高職院校建立法治傳媒人才培養合作。一是地方政府做好法治傳媒人才建設總體規劃,由相關部門制定系統的培養內容,并與合作高職院校及時做好對接。二是高職院校應積極引進法治傳媒專業相關的教育人才,并開設相應的專業課程,包括基礎課程、選修課程等。三是成立政府高校政策合作專項對接小組,做到專人專事,確保各項工作有效對接。四是給予相應的資金政策、福利政策支持,可以設立專項教育教學啟動資金,用于項目啟動和人才引進。2.加強高校企業定向培養。加強高職院校與企業的定向培養,具體來說,就是要根據企事業單位的法治宣傳建設工作需求,同高職院校建設必要的人才就業定向培養,共同打造法治傳媒人才培養平臺,以企事業用人需求為導向,不斷改進完善法治傳媒人才培養的體系標準,以高標準人才培養為基準,不斷降低企事業單位的人才用人成本,做到校企合作的相互協同,共同促進。這里需要注意一個問題,即法治傳媒人才校企合作的監督和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推進校企合作發揮實效。3.堅持法學教學課程創新。堅持高職院校的法學專業教學、傳媒專業教學課程創新,是培養法治傳媒人才的根本所在。首先,要做到法學專業課程相關教學的有效創新,即做到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效銜接,從實踐能力素養上強化專業能力,強調理論付諸實踐,實踐反作用于理論學習,做到學以致用,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其次,由法學專業教學和傳媒專業教學相關教學教研負責人聯合牽頭,共同組建高職院校法治傳媒課程創新科研小組,整合各自學科及專業教學的資源優勢,形成學科交叉的課程培養優勢,打造科學精品公開基礎課程,即可供本校學生學習,也可對外在職開放;最后,堅持相關專業教學與政府高校合作、企事業單位高校合作的有效結合、互動和協同,以此不斷創新相關課程創新,以法治傳媒人才用人需求變化為導向,確保課程創新教學能有效應對社會職業的崗位技能實踐需求。4.強化傳媒人才法治素養。強化傳媒人才法治素養,就是要根據法治傳媒人才隊伍建設需求和現狀,務實務真地加強基層法治人才綜合素養的培養提升,也即是從法治傳媒人才的社會就業需求方面加強人才隊伍培養建設。首先,應采取“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基本思路,對已在崗的員工進行分類培訓和重點提升,大體上分為法學專業的傳媒員工、法學相關專業的傳媒員工、非法學專業的傳媒員工,有針對有目的有側重地進行綜合專業素養強化提升。其次,根據法治傳媒人才建設實際用人需求,建立長效的人才素養培訓提升機制,具體可以分為月度培訓、季度培訓、年度培訓、專項業務培訓等,做到傳媒人才法治綜合素養培訓提升的常態化、常規化,從長效機制和制度構建上保障法治傳媒人才隊伍綜合素養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法治傳媒人才隊伍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價值,從政府政策引導、校企合作培養、教學課程創新、法治素養強化等方面加強法治傳媒人才培養,可以有效應對當前法治傳媒人才培養建設中的挑戰。當然,法治傳媒人才隊伍的建設與發展需要長期的投入,不僅僅是人力、物力、財力等的機械堆砌,更需要堅持黨和國家的正確先進領導,把握好正確方向,積極落實推進各項細節工作。因此,法治傳媒人才培養建設的長期發展,仍任重道遠,需要政府、高校、企事業單位協同努力。

作者:劉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