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公寓人文教育論文

時間:2022-05-30 11:01:58

導語:學生公寓人文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生公寓人文教育論文

一班主任要重視創建人文型公寓

1人文型學生公寓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校公寓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不可忽視的地方。在學生公寓內,由于缺少了課堂紀律的約束和任課老師的監督,學生的身心得以放松,所表現出來的也是最真實的面貌,各種思想情感就會盡情地流露出來。并且,學校德育教育的方式多種多樣,通常使用的方法有:開大會、作演說、搞辯論,開主題班會,教師個別談話,學生個人寫文章等等。這些形式,從理論上或者從一定的思想高度上傳播了大道理,提高了同學的認識,解決了學生“知”的問題,收到了一定的德育實效。但是,德育又有它自身的特點。德育具有廣泛性,它覆蓋人一生的全過程,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時每刻,每事每處,都離不開“德”的引導;德育具有滲透性,它深入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個細胞,每根神經,學生的言行舉動都受德的支配;德育又具有實踐性,它必須通過“知”和“行”的統一來實施“教”和“育”,沒有實踐的德育是空洞的,它只能培養出“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所以德育不是模塊,不可以整齊劃一。因此德育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教室、會議室里的大小會議、集體活動,德育要滲透到學生的公寓生活中。當前,職業院校德育工作普遍使用的是說服教育,不可否認道理要灌輸,要說深說透。但是道理,教師從幼兒園一直說到大學,什么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學生已經懂得了,他們寫起作文來,做起演說來,一套一套的,但是要他落實到行動中去,面對一次勞動,一次集體活動,捐一元錢,撿一張紙,幫一次人這些道德底線,他們大腦中貯存的大道理早已蒼白無力了。而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滋生并不斷膨脹,認識上真、善、美與假、惡、丑逐漸被金錢左右,“口頭道德”、“行為缺德”表里不一的雙重人格。而這種人格缺陷在教室往往不容易暴露,只有回到學生公寓,卸下了人人都有的那種偽裝,他的真實的人性才容易完全顯露出來。所以學生公寓為我們提供了實施行為規范教育的良好場所,為我們老師了解學生提供了一個透明的窗口,在學生公寓中進行必要的人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2班主任在學生公寓中對學生起重要引導作用

學生公寓是學生進大學之后的“家”,同千千萬萬個家庭一樣,這里也需要和諧,需要溫暖,需要快樂,因此班主任要盡量給學生營造一個幸福溫馨環境,使他們在快樂中生活,在快樂中學習,讓他們在這個“家”里享受到集體溫暖,接受人文關懷,感受真情也回報真情,在感受真情中提升自己道德水平,唯其如此,教育才算以人為本的人文教育。如果說教室是教學生專業求知的殿堂,那么學生公寓則是我們教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的演練場。確切地了解學生生活狀況、心理狀況,行為習慣及其品質操守,才能有效地因材施教,把德育工作做實做到位,學生公寓的人文型教育得以完成。

3班主任要努力創建人文型公寓

在公寓人文教育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到過去思想的影響,觀念上存在一種誤區,認為高校學生公寓工作就是負責學生公寓區安全、衛生,不出亂子。“等事辦”的思想在一些班主任身上仍有體現,對學生重課堂輕服務,很少去考慮學生的感受和需要,對公寓工作中的人文教育問題沒有引起足夠重視。職業院校學生公寓人文教育工作,決不是簡單的看門、掃地,有大量繁雜的思想教育、服務育人和公寓文化建設等工作,要做好這項工作,管理者、班主任除了具備較高的文化知識和思想素質,還必須特別注重對工作細節的研究,并適時地把它落到實處。同時教師的人格魅力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教師要發揮人格力量的引導作用,教師的人格力量來自于學術水平與道德情操的完善統一。教師人格力量表現為健康的價值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淵博的學識。一個好的教師不僅要靠自己學術上的影響力,更重要的是靠自己人格上的感召力。高尚的師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書,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深刻的、長遠的,終身受益的。

二學生公寓是人文教育的好場所

1可以培養自主人文意識

一般來說高職學生離開了教室,也就離開了班主任的督促,離開了班干部的管理,這時就成了“自由電子”,這時正是職業院校學生養成自主管理的好時機,在學生公寓人文教育中我們要求學生從小事做起,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口,管住自己的心,做一個管得住自己的理智人。同學之間互相尊重,相互督促,相互溝通,生活指導老師給學生充分的信任,適當的提醒,可以培養學生自尊心、自信心和高度的自覺意識。

2可以培養“善與人處”的品質

學生回到了學生公寓,學生在經過緊張的學習之后回到學生公寓,緊張的情緒會松弛下來,興趣、愛好、習慣都會表現出來,十幾平方米的空間里自然會有矛盾產生。這時正是對他們實施“協調人際關系,創造良好氛圍”教育的時機。要讓他們知道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周圍的人帶來影響,如何善與人處,是一門學問,當同學間發生矛盾,班主任要因勢利導,養成他們寬容的胸懷,謙讓的品質,必要時可以就事論事,教他們一些善與人處的小絕招。

3可以培養集體意識、主人公意識

學生公寓是幾個兄弟的“家”,每個人是“家庭”的成員,學校可利用這個特定的條件,培養集體觀念,讓學生明白,個人與集體互相制約,大家只有先維護集體的利益,才有可能維護個人利益,要有主人公責任感,久而久之,一個愛集體愛民族愛國家的意識就養成了。

4可以培養競爭意識

學生公寓是多學生公寓的集合,學校開展“星級文明學生公寓”評比,既促進學校人文,又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評比的過程中,“家”看“家”,“戶”看“戶”,容易養成不甘落后的競爭意識。

5可以培養合作互助意識

住校學生遠離家庭,生活上難免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會需要別人的幫助。在學生遇到困難時,老師發動大家伸出友誼之手,今天你幫他,明天他幫你,幫來幫去,一種合作互助的意識就養成了。

6可以培養節約意識

在學生公寓里要求學生節約用水,節約用電,不浪費生活用品,歷來是老師們著力的一個重點,它不僅為學校節約了一筆不小的開支,更為重要的是,現代的學生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他們根本不懂節約,如果不趁早養成節約的習慣,我們祖國的未來接班人何以能擔當大任。所以,培養學生的節約習慣,是關系到我們的民族能否后繼有人的百年大計。

三班主任創建人文型公寓的具體措施

1班主任要熟悉學生公寓的制度

班主任必須熟悉學生公寓的規定,以規范和教育為原則,除了文字上講究用詞、語氣外,還需要根據學生的生活特點來制定相應的補充措施、方案以及預案;在作息制度上,要考慮到節假日學生聚會或是集體活動的需要,將晚間的熄燈時間做出調整,推遲半個小時或是一小時。為了避免損壞公物或是污損墻壁,不準同學在樓內踢球、玩球、抽煙、喝酒。如果單純作這樣一個規定,學生在心理上往往難以接受,因為好動逆反的青年人總會有意或無意地違反規定,但是,若公寓部門為有球的學生制作一個球架,為他們統一保管,那效果肯定是顯而易見的;晚上遲歸問題,學校規定不能遲歸,也不能在學生公寓內燃點蠟燭,那就應該為勤奮刻苦的學生提供學習場所或“通宵”自習室,讓他們在熄燈后仍然有地方學習。如此等等,凡是學生有合理需求,公寓部門就應該想方設法予以滿足,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規定的有效性,同樣也更完整地體現人性化服務的特點:第一,定期到學生公寓巡視(發現———解決思想問題);關注學生在學生公寓內的行為表現,關心學生生活,加深我們師生友誼,同時支持我們生活教師(得力助手)的工作,幫其樹立威信。第二,關注公寓反饋單,注意關注學生在學生公寓的表現,有問題的一定及時解決并督促完成。第三,關注星級學生公寓評比與衛生大掃除的反饋單及公寓文化節活動;學生公寓活動離不開班主任的鼎力支持,我們班主任的態度和力度決定了學生參與和重視的程度。學生公寓生活是社會生活的實習和前奏,切實做好學生公寓工作是十分有意義的。

2班主任要下寢室了解學生生活、學習和思想

第一,個別學生中的歪風邪氣。談戀愛、夜不歸宿等不良現象,班主任老師通過下寢室能發現和制止這些違紀行為,防止這些不良現象在班上泛濫。第二,班主任老師下寢室能從專業上指導學生,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鞏固專業思想,扭轉部門學生的厭學情緒。通過班主任的溝通,可以幫助任課教師改進教學內容和方法,從而提高全班學生的學習成績。第三,班主任老師下寢室能從生活上關心學生,積極引導學生的業余生活向健康方向發展,使學生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實。班主任老師通過下寢室能盡力幫助同學解決一些實際困難,積極向學校有關部門反映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在強化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同時也大大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和道德修養,使他們能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學校學生公寓管理帶來極大便利。

總之,學生公寓人文教育不僅是對學生的約束,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教育,是課堂教育的延伸。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廣大班主任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傳播者和建設者。班主任不僅擔負著傳播專業知識的任務,而且還擔負著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觀念、形成良好習慣和提高實踐能力的艱巨任務。作為教師,拿起書育人,放下書也要育人。

作者:喬正明單位: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數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