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家庭賞識教育論文

時間:2022-09-30 11:35:46

導語:我國家庭賞識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家庭賞識教育論文

一、賞識教育———家庭教育的必然趨勢

(一)家庭教育現狀的需要

家庭教育是要求家長能夠尊重孩子,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教育孩子也必須遵循孩子身心發展規律,而賞識教育的本質就是尊重孩子,尊重差異,因此在家庭中實施賞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孩子心理發展的需要

兒童教育學、心理學告訴我們,孩子的年齡越小,就越需要外界的鼓勵,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尚未形成獨立的自我意識,對于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大都依據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而得來。也就是說外界的表揚和批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情緒和行為,正面的激勵往往能滿足孩子內心的積極因素,從而形成肯定的自我認識,因此,這就迫切需要家長的賞識來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自我評價。由于我國特有的班級教學條件的限制,教師不可能賞識到每一個學生,這時家庭教育就顯現出它得天獨厚的優勢,那些在學校缺少賞識的學生就需要家長細心地尋找他們的優點來進行表揚和鼓勵。

二、賞識教育在家庭中的實施

(一)賞識教育的實施原則

1.以“表揚和鼓勵”為契機,賞識孩子給他們自信。

表揚和鼓勵對于樹立孩子的自信心由為重要。首先,家長應該堅信每個孩子都有優點,當然也都有缺點,這是一個最基本性的評價。其次,要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才能,“東方不亮西方亮”。例如有些孩子思考能力欠佳,但動手能力很強,如果他考不上大學而成為一名優秀的汽車修理工,你能說他不成功嗎?最后,創造一個鼓勵性的環境。家長可給每個孩子定一個切合實際的目標和要求,如一個成績最差的學生,成績由60分提高到65分再提高到70分,應該給予表揚。其實賞識教育的奧秘就是讓孩子覺醒,推掉壓在無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潛能像火山一樣爆發,排山倒海,勢不可擋。

2.賞識的本質承認差異、允許失敗。

當孩子呀呀學語時,家長承認孩子間存在著差異,并尊重差異,甚至欣賞差異。但隨著孩子的長大,社會競爭的激烈,許多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把所有的希望都強加在孩子身上,變得越來越不能接受自己孩子和別人孩子之間的差異,于是,對孩子的要求也苛刻起來,在盲目攀比的同時,想盡一切辦法刺激孩子,而結果卻適得其反,孩子間的差異越來越大,家長也漸漸失去了承認差異的心態,而賞識教育就是要家長找回這種心態。其實,賞識教育是讓家長找回孩子學說話、學走路時的心態,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給孩子多一份信心,這種信心終將引領孩子走向成功。

3.賞識要持之以恒,有耐心,忌大聲訓斥。

很多情況下,家長也都會注意鼓勵和幫助孩子,但有時在多種努力得不到回報時,容易造成行為失控,在情急生氣時大聲地指責孩子,如“你這么笨,別上學了”“真沒記性,真是死不改悔”等,這些消極、負面的情緒傳遞給孩子容易挫傷孩子的自尊心,降低孩子對自我的評價,對自信心的形成產生不良影響。所以教師和家長對孩子要寬容、和善、耐心,時刻不忘去賞識孩子,給孩子以希望,并能做到持之以恒。

(二)賞識不能過度

一提到賞識,很多人將它理解為表揚和鼓勵,這種片面的理解使得許多人走進了為賞識而賞識的誤區,從而造成了賞識過度。盲目泛濫的賞識也容易造成孩子不實事求是、驕傲自滿,甚至滋生一種投機取巧的心理。因此,賞識教育就要求家長能從以下幾方面對孩子進行表揚,以防止賞識泛濫。

1.表揚必須事出有因。

家長必須明確地告訴孩子受到表揚的原因,從而讓孩子能有意識地重復善舉。

2.表揚必須有針對性,不可泛化。

家長的表揚要明確地針對孩子的具體行為,這樣對孩子今后的行為將產生積極的指導意義。

3.表揚聰明不及表揚努力。

父母可以經常地夸獎孩子,但應該夸獎孩子的進步、堅持不懈的努力,而不是一味地贊賞聰明。

(三)賞識不排斥批評與懲罰

自從賞識教育出臺后,許多諸如“激勵教育”“夸獎教育”“懲罰教育”等也相繼出臺,其實這些都是對賞識教育的不全面理解,賞識中也包含著管制的因素,賞識教育中的獎賞是強調接受孩子的行為,使他向著善的方向進行,而管制則是制止孩子不良的行為,改變他的思想。孩子表現善的方面家長可以獎賞,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能避免問題或錯誤,因此懲罰和批評也是賞識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三、結語

“賞識猶如陽光滋潤萬物生長,而賞識教育就是生存教育,就是發展教育,它是一把打開希望之門的金鑰匙。”賞識像是陽光,激勵像是雨露,它能使孩子在溫馨的環境中健康地成長,但賞識教育又是若干教育方法中的一種,而不是教育方法的唯一,因此,家長在實施賞識教育的過程中適當地輔以“批評教育”“挫折教育”等,才能讓賞識教育發揮其最大功效。

作者:徐麗萍單位: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婁葑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