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識教育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7-28 04:39:29

導語:賞識教育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賞識教育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應用

摘要:文章首先闡述了賞識教育的內涵,然后闡述了賞識教育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意義,最后論述了賞識教育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包括樹立賞識教育理念,掌握賞識教育藝術;備課環節科學預設,創造賞識教育機會;細心捕捉教育時機,靈活運用賞識教育;堅持分層賞識理念,全面關注學生成長。

關鍵詞:賞識教育;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分層教學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曾經說: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賞識教育在本質上就是鼓勵式教育,每一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渴望得到教師的夸獎或贊美,進而重新激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教師將賞識教育引入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熱情,使學生在教師和同伴的激勵下體驗到運動的樂趣,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因此,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就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師如何有效實施賞識教育進行研究,以期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發展。

一、賞識教育的內涵

馬斯洛需求理論強調:人除了有生理、安全等基本需求之外,還有尊重需求,即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賞識。小學階段的學生渴望得到教師和同伴的賞識,并且渴望獲得成就感,對他們的賞識有助于激勵其不斷進步。賞識教育的核心是發現學生優點,并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表現和進步給予肯定、鼓勵和贊賞,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得以強化,從而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1]。當然,教師的賞識并非只是單純地進行鼓勵、表揚,而是要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狀態和行為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給予贊賞[2]。同時,賞識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使所有學生共同進步,因此教師在應用賞識教育時應遵循以下原則。第一,師生共同接納原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開展賞識教學必須以師生相互接納為前提,不然只有單方面的努力付出,也難以使師生建立平等和諧的關系,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第二,及時糾正錯誤原則。賞識教育雖然注重對學生的鼓勵,但不意味著對學生錯誤行為不進行批評教育,而是要求教師在表揚中引導學生及時糾正自身的錯誤,以發揮教育的積極作用。第三,善于發現優點原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有拋棄主觀想法,客觀地對待每個學生的優點和缺點,用心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才可以順利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贊賞,從而營造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二、賞識教育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一)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小學生作為一個獨立個體,在日常生活和體育學習過程中都十分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和鼓勵,尤其是來自教師的肯定,這也是所有學生的基本心理需求。教師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認同和鼓勵,可以使學生從內心體會到平等與尊重,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加清楚地認識自身的優點與缺點,還會使其在內心增強對教師的認可和尊敬,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與教師進行交流、溝通,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推進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高效開展[3]。(二)有利于增強體育“學困生”的自信心。每一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水平不盡相同,在學習過程中必然會產生一些體育“學困生”,這些學生難以跟上班級大多數學生的體育學習進度,因此不僅普遍缺乏學習自信心,而且難以達到體育考核的要求。賞識教育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應用可以轉化體育“學困生”,因此教師應通過加強對體育“學困生”的關心、認可和鼓勵,深入挖掘“學困生”的優點和問題,每當“學困生”取得一點進步時都及時給予其針對性的引導和鼓勵,從而增強他們體育運動的自信心,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課堂教學活動[4]。(三)更好地提高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現代學生面臨日益繁重的學業負擔,學習、培訓占據了大部分課外時間,使學生難以開展有效的課外體育鍛煉,這就使小學體育教學成為激發學生體育學習興趣、養成健康行為和樹立終身體育意識的主要途徑。傳統小學體育教學方式雖然可以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但卻難以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賞識教育的有效應用可以及時給予學生鼓勵與認可,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激情,使學生對體育運動從內心產生熱愛之情,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

三、賞識教育在小學體b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樹立賞識教育理念,掌握賞識教育藝術。陶行知曾說:“你的教鞭下可能有瓦特,你的冷眼里可能有牛頓,你的譏笑中可能有愛迪生,你的罵聲中可能有愛因斯坦”。理念是影響個人行動的關鍵因素,教師的教育理念是其在課堂教學中的行動導向。賞識教育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教育,其本質上就是“愛”的教育。為了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開展賞識教育,小學體育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賞識教育理念,進而更好地指導體育教學實踐活動。教師在對學生開展賞識教育時要講究藝術性,不僅要深入挖掘學生的“閃光點”,更要適時、適度地引導學生發現自身的“美中不足”。但是,許多教師受限于各種主客觀因素而缺乏正確的賞識教育理念,片面地認為賞識教育就是多表揚、少批評,甚至不批評,嚴重影響了正常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因此,學校應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種賞識教育專題講座、業務培訓,幫助教師正確認識賞識教育的概念與內涵,掌握科學賞識教育的方法,促進賞識教育的有效開展[5]。(二)備課環節科學預設,創造賞識教育機會。教師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開展賞識教育,從課題導入到課堂結束的全部教學環節都存在滲透賞識教育的可能,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充分考慮課堂教學中的所有環節,以便科學合理地開展賞識教育。因此,教師必須深入班級調查學情,根據教學內容針對游戲、小組合作、交流展示、團隊競賽、教師巡回指導等教學環節進行科學研究,精心挖掘與預設賞識教育滲透點,使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體會到被賞識的快樂,也使教師在賞識學生時做到游刃有余、潤物無聲。例如,在開展“前滾翻”教學時,教師應先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然后根據班級學生體育學習狀況在以下幾個教學環節預設賞識教育滲透點:小組合作交流環節,成員在前滾翻練習時其他同伴給予保護、幫助和鼓勵;集體游戲過程中學生表現出的集體合作精神;“學困生”在前滾翻練習時表現出的頑強拼搏態度;教師巡回指導時發現不同學生的優秀表現;訓練成果交流展示環節學生的良好表現;課后整理環節學生主動協助教師收集整理器材等。教師通過在備課環節科學預設賞識教育滲透點,可以更好地指導自己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高效開展賞識教育,幫助學生增強體育運動自信心。(三)細心捕捉教育時機,靈活運用賞識教育。課堂觀察是教師掌握和調節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方式,教師只有認真觀察才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調整課堂教學策略。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通過細心觀察才可以及時捕捉到課堂教學中生成的教育良機,尤其是那些稍縱即逝的教育良機[6]。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除了要關注預設的賞識教育滲透點之外,還應認真觀察,細心捕捉課堂中生成的賞識教育良機。例如,在一堂排球墊球課上,有一個學生訓練時不小心將排球擊出練習場地,這時另一個學生練習間隙主動跑到場外將球悄悄撿回。這一幕剛好被筆者發現,筆者當即要求班級學生停止練習,并且將學生召集在一起,然后對主動撿球的學生給予表揚,鼓勵其他學生向他學習為集體服務的精神,從而有效滲透賞識教育。應該說,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要細心觀察,總可以捕捉到各種賞識教育時機,如有的學生主動幫助“學困生”、有的學生主動攙扶受傷學生、有的學生爭吵之后主動道歉等,教師靈活運用賞識教育,能夠有效增強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四)堅持分層賞識理念,全面關注學生成長。每一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水平不盡相同,尤其是在體育方面存在較大的差距。這就會導致不同學生面對同一個體育教學任務時,其訓練完成的程度、效果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在開展賞識教育時不能簡單地以統一標準要求每個學生,而應該堅持分層賞識理念,根據學生間的個體差異開展更針對性的賞識教育,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的體育運動信心,促進全體學生的健康成長。例如,在開展“后翻滾”課堂教學時,由于后翻滾的動作難度較大,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運動基礎對班級學生進行科學分組,將水平較好的學生分為第一組,將中等水平的學生分為第二組,將水平較差的學生分為第三組,并且為每個小組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師首先要進行動作分解示范,重點講解注意事項,然后組織學生分組進行練習。在學生練習的時候,教師要在旁巡視指導,并對達到相應條件的學生給予鼓勵表揚,這不僅使不同水平的學生自尊心受到保護,而且使每個學生都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助推學生實現長遠發展。

綜上所述,賞識教育在本質上就是鼓勵式教育,將賞識教育引入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增強體育“學困生”的信心、提高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在新課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樹立賞識教育理念并掌握賞識教育藝術、在備課環節科學預設賞識教育的機會、細心捕捉教育時機以靈活運用賞識教育、堅持分層賞識理念以全面關注學生成長,進而將賞識教育應用于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激發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提高學生體育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李銀冰.賞識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摭探[J].成才之路,2019(32):98-99.

[2]楊煥鵬.賞識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實施策略研究[J].現代交際,2019(23):260.

[3]任維娜.讓賞識的“陽光”撒滿體育課堂[J].中國教師2019(18):324.

[4]李苗苗.淺談體育教學中的賞識教育[J].小學教學參考,2017(2):77.

[5]馬麗華.賞識教育助力體育教學探析[J].小學教學參考,2017(36):32.

[6]朱強.小學體育教學中賞識教育理念的應用實踐[J].當代體育科技,2019(8):16-17.

作者:蔡漢森 單位:廈門市湖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