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英語學科教學知識的研究

時間:2022-10-28 10:57:05

導語:商務英語學科教學知識的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務英語學科教學知識的研究

一、前言

商務英語具有商務及語言的綜合性,為了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及實用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具備專業教師知識。在教師知識范疇中,國外學者舒爾曼提出學科教學知識應該作為基礎分類包含在其中。對于商務英語學科教學知識而言,其有別于普遍適用的教育學知識及學科性質內容。它強調教師對商務英語的目標、教學內容、背景及應對策略的理解、融合、轉化的一體性,也就是其教師本身具有的個人專業化知識。研究其框架體系對促進商務英語教學實踐體系效良好發展有重要意義和作用。

二、學科教學知識的構成及發展

在20世紀初教育學者杜威對教師這個職業提出了專業性的概念。教師的專業性有別于該學科的研究專家,教師需要熟悉掌握這一領域的知識,并將其轉化成適合于不同理解能力、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可以接受的學習內容。到1980年左右,舒爾曼提出了知識的可教性,并據此提出了學科教學知識的概念體系。該概念提出后,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不同學科之間的理解認識不同,各個教育研究學者對其要素的構成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和看法。1989年,Grossman提出了關于PCK框架構成的四個要素,并從教師知識的角度構建了學科教學知識的框架體系。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各個要素之間的問題,從而忽略了其聯系性和發展性。到后來Marks、Cochra等人提出了動態發展的理論體系,完善了PCK框架。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到二十一世紀,人們進入一個多元化、復雜化的社會環境,研究學者對PCK框架提出了多種不同的認識理念,加入了多媒體信息化、教師自身社會體驗及個人情感等等,豐富和擴充了PCK框架要素。但是由于目前學科擴充的獨特性,不同領域、不同地區的學科教學知識不能生搬硬套,因此在商務英語這個新興起的學科中我們借鑒各學科研究成果,綜合自身學科特點,完善商務英語這一學科教學知識體系,建立獨具商務英語學科特色的PCK框架基礎具有可行性。

三、構建地方高校商務英語學科教學知識框架的重要性及意義

1.促進商務英語跨學科人才的教學實踐體系建設。商務英語學科科學知識框架的研究對該學科人才培養長遠健康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明確PCK框架有助于在商務英語教師教學實踐培訓中發揮作用,實踐證明在PCK框架體系研究中,獨立的關鍵要素在教學實踐體系的建立中基本沒有幫助,只有構成聯系的動態的要素才能發揮實際效果。在培訓過程中讓老師了解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完善自身教學體系建立,形成準備——實踐——總結——再實踐的個性化教學實踐體系,讓商務英語教師形成既具有融入個人情感及社會經歷的自身教學特點,又符合普遍適用性教學實踐體系的教學理念。使教學實踐體系既不會因為不同人的學習、工作、生活經歷不同而產生根本分歧,又避免嚴格限制教學模式,而使商務英語教學變得呆板乏味。

2.提升商務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商務英語PCK框架的合理建設可以幫助教師了解教師職業的復雜性和多層面性。這是區別對待學科專家和教師行業的一個基本指標。在這個框架體系中,強調各個要素之間的綜合聯系性,如果一個教師只具有商務英語專業性知識和教育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仍然不能以此判斷課堂的教學質量,只有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的內容,有能力梳理好知識框架并根據學生的背景了解和時展轉化成能夠讓使用者有效接受的知識體系,才能確定課堂的教學質量。因此研究完善適合商務英語學科特色的PCK框架對幫助教師完善自己,提升商務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和社會對接實用性有著重要的作用。

四、商務英語學科教學知識的框架要素及構建

1.商務英語學科性質的知識內容。商務英語學科知識是根據教學培養要求,教師具備的教授學生的知識內容規劃體系。在這個知識規劃體系中,要求老師具有全面豐富的商務應用及英語語言綜合表達知識,并且要根據商務應用的教學內容及目標梳理規劃知識體系,設計合理有序的課程教學體系。這個要素有效性的關鍵:首先,教師應該了解并掌握商務英語的概念體系、理論背景、語言知識及操作實踐經驗。其次,根據教學要求及目標合理的篩選知識內容并規劃商務英語教學課程設計,使教學內容合理有序。最后,將準備完善的教學體系根據使用人群的特點,采取模擬、多媒體教學等不同方式轉述成能讓學生清晰明白接受的內容,讓學生能結合商務及語言運用,使兩者融合并有實踐操作經驗。

2.商務英語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商務英語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不同于其它單一學科,具有雙重學科的性質,它既強調商務交流過程中的交流技巧、處理問題的反應能力又要求學生具備語言綜合表達能力、用詞表達的準確性及表達技術性。所以面對兩種要求的綜合,這就要求教師在這個環節具有平衡協調的能力。處理這個要素時,首先要平衡對待商務英語的內容和目標。由于在不同環境中人的感知程度不同,在處理這一問題時,不同的教師容易根據自身經驗偏重語言綜合表達而忽略了商務的特點或者僅注重商務交流能力的培養而輕視英語表達的。這些容易造成學生在學習期間對該學科的認識造成偏差,不能全面的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在教學環節中應該熟悉商務英語的培養目標,在這個過程中語言綜合運用使商務洽談的前提,而商務交流是英語語言運用的基礎。

3.商務英語對使用人群的教學對策。對使用人群的教學對策是提升使用人群的商務英語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這要求教師不僅能了解專業性學科知識,還要了解教育教學方式,通過合理的手段傳授給學生,增加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和實際運用性。在商務英語中,一方面可以借鑒語言教學中的策略。利用多媒體、小組討論、英語教學、語言情景再現等互動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知識渴望,同時在教授的過程中也鍛煉了學生的使用能力。另一方面加入商務教學案例。通過商業案例的講解,商業案例的情景再現,或者模擬商務交流等方式向學生傳遞知識。

4.商務英語的教學背景資料。這個要素包含兩個方面的背景資料了解。一是教師對學生的全面了解,包括知識背景、價值取向、性格特點、學習能力、體驗認知、學習環境等方面。商務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課下、課上與學生的交流,課堂發言,教學環節的作業布置,對歷屆考試試卷分析等方面了解學生學習的難點和誤區,從而在課堂設計環節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和問題的合理解決手段。二是對時展的背景了解。在今天商務發展迅速,商業模式也從傳統的實體經營轉變為網絡等多平臺操作模式,因此在這個背景下,一些原有的知識體系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實用性商務英語人才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總結分析時事,并合理運用到教學環境中去,從而幫助學生完成從學校到社會的有效對接。

五、結束語

通過分析了解商務英語的學科教學知識構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我們不難發現,教師某一方面的優勢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能全部反應其專業化水平,由于四個要素之間是相互關聯,相互補充的整體,任何一個要素間出現疏忽就會導致問題的發生。因此完善的商務英語學科教育知識框架的建立有助于提升教師對教育復雜性的認識和理解,幫助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了解課程的背景及知識傳遞的復雜過程,從而發現自身的不足,提升地方高校商務英語教學質量。

作者:梁軍 單位:賀州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