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社會服務研究
時間:2022-11-18 04:11:20
導語: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社會服務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些年來,國內外商務往來日益頻繁,政治、科技、教育、經濟一體化模式已然形成,在現今社會,國家和企業都亟需一批能力較強、素質較高的人才進行商貿溝通和社會服務。作為教育陣地之一的高職院校承載了人才培養重任。對于商貿交流而言,商務英語是基本的交流語言之一,對此,本文以高職院校的商務英語專業為例,探討了其社會服務能力的創新培養方式和途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社會服務;創新
所謂社會服務,就是指高職院校學生為社會服務的一個過程,加強商務英語能力的培養可以提高社會服務能力,同時社會服務能力又能夠有效地促進商務英語能力的提升[1]。為了發揮兩者最大化的價值,本文首先概述了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社會服務的現狀,并針對性地研究了其創新途徑,力求有效地實現社會服務職能,發揮其最大優勢和作用。
1社會服務概述
社會服務過程,主要是指社會角色得以實現,社會功能得以發揮的一種過程。目前常提到的社會服務主要是指三方面內容,分別為提供給社會經濟發展以創新的服務和技術、為行業和企業培養高素質、高能力的人才、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先進的文化,并輻射周邊區域[2]。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廣義上是為了社會發展而產生的一系列服務性、具體化的活動,包括高職院校的社會服務活動、人才培養過程以及科學研究成果等。根據多年的發展經驗總結高職院校社會服務的特點,主要有雙向性、差異性、計劃性以及針對性。雙向性是指校企之間的合作為雙向互動,計劃性是指培養過程要依照一定教學、教育計劃進行,針對性和差異性是指對學生的培養會因為存在差異性所以需要進行差異性培養和針對性培養。作為一種雙向性的活動,社會服務依賴于高職院校的培訓,同樣,高職院校若想發展也需要進行社會服務。要想提高社會服務能力高職院校就必須創建優質的教學團隊,調整教學理念、提高教學質量,只有做好社會服務能力的培養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社會服務能力,同時對高職院校的規模、影響力的外延意義重大。
2目前高職學校的商務英語專業的社會服務發展不足
就目前國內多數的高職學生的社會服務能力來看,能力相對較差,這與學校教育有一定的直接關系。就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其專業定位不明確、校企實踐培訓力度不足,同時產、學、研合作相對也不夠密切等,這一系列的問題造成了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脫節現象[3]。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過分注重語言基礎教學和理論知識教學,但實際語言應用情況較差,這與社會發展所需是不一致的。社會需求的人才是需要充分了解國際管理理念、生活習慣、工作方法等全方面知識的,但是就目前國內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情況來看,缺乏對這些方面的培訓和指導。總結一下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不足:
2.1高職學校不夠注重社會服務意識的培養
社會服務意識淡薄是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高職院校對語言的教學內容較多,很多教學內容多以提高語言技能為主,嚴重地忽視了社會服務的培養,這與意識不足有直接的關系。加之部分家長和教師不想學生過早地面臨社會的壓力等思想誤區直接導致了學生的社會服務意識的淡薄。最終自然就造成了其社會參與度不高,熱情不足等現實問題。
2.2學生的商務專業能力不強,難以滿足企業需求
就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企業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需求量相對不是特別大,所以致使很多高職院校畢業的學生其商務能力較差,多從事一些簡單的工作,這與高職的教育和培訓不足密切相關。此外,高職院校的多數學生商務能力不強這是很大的問題,在實際的商務活動中,學生總會覺得商務交流較為困難,尤其是難以參與那些專業性較強的商務談判和商務貿易合同的簽訂。這多源于實踐經驗較差導致。
3提高社會服務能力的創新途徑分析
教育部一直倡導要做好產業和專業的連接,對接好生產過程和教育過程,同時實現課程教學與職業標準的完美統一[4]。在這一教育理念的引導之下,高職院校若想提高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社會服務能力就必須采取一些針對性的措施進行學校內部的整改活動,包括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實踐的調整。通過一系列措施增強學生的社會服務能力,提高其服務的實效,發揮其最大的服務價值。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創新措施和創新途徑,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3.1確定服務目標,做好教學內容調整
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社會服務主要的目標是服務社會發展以及地方經濟發展,要想實現這一服務目標就必須首先從教學內容上進行調整。調整教學內容先要確定教學方向,確立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教學方向應以區域經濟發展為中心,然后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課程。課程內容應該以商務知識為主,密切聯系商務英語與其他科目的聯系,包括經濟、旅游、歷史等相關科目。拓展國際金融、旅游管理、外貿交流等實踐性技能的學習,爭取使學生在學習期間能夠涉獵全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做好語言表達和實踐能力的融會貫通。在實際的教學中,也可以采用一些導學案、情景教學法等創新教學方法模擬一些商務過程,加強實訓,強化學生的外貿實務等方面的實踐能力。商務場景模擬訓練和商務公司模擬建設可以幫助學生在商務環境中學習一系列的商務談判技能,并加強其對票據、函電、單證等內容的掌握,可以幫助學生不斷拓寬知識面以及專業技能。
3.2加強多方合作,建立共贏模式
要想做好社會服務,就必須進行多方合作。加強學校和學生之間的聯系,加強學校和企業之間的聯系,加強學生和企業之間的聯系。做好三方互補才能實現多方共贏。具體的措施為學校完善自身的產、學、研職能,通過國家政策支持來完善學校自身的建設,為學生提供優良的學習條件。此外,學校和企業之間搭建實訓基地,為學生和企業之間建立密切聯系。企業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商務英語技能,并補充企業的人才所需。這種崗前培訓便于學生后期的轉崗、就職等。校企聯合服務方式,除了便于師生獲得實踐機會之外也利于學校的長遠發展,可謂多方共贏。3.3吸取國外社會服務教學經驗國外的社會服務教學水平相對較高,其社會服務項目也較多,國內的高職院校可以借鑒國外的豐富教學經驗進行自身教學的調整。例如可以學習美國社區學院的專業咨詢活動會模式,同時也可以學習德國的“雙元制”辦學模式,建立企業內課程和學校內課程等教學方式[5]。法國的短期技術學院的學生調研職業工作模式也值得我們學習。總結所有較為成功的社會服務教學經驗可知,高職院校對社會進行服務的過程就是一種人才培養過程,該培養過程都以就業為主要導向。3.4建立優質團隊,完善社會服務的形式若想實現社會服務效能就必須建立一支素質較高,專業能力較強的教學引導團隊。團隊可以最敏銳地發現社會服務的形式和項目,并積極引導學生參與社會服務活動,期間可以對學生的疑難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答和處理,對建立學生的社會服務意識、提高學生的社會服務能力意義重大。
4總結
如今的高職院校社會服務不斷得以提升,其服務的效能已成為了評定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能力的標準之一,為了實現最大化的社會服務效能,就必須正視發展現狀,提高自身專業能力,整合資源,完善校企聯動教育機制,同時創新服務主體的合作途徑,爭取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實現人才的社會服務的實效性。
作者:陸潯 單位:江西財經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顏君.高職學院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社會服務創新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11(10):224-225.
[2]居珈璇.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社會服務能力提升途徑探析[J].大學教育,2014(5):50-51.
[3]吳寒,李芹,遲雯,等.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創新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8):64-68.
[4]甘利.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校企合作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28):80-84.
[5]史艷霞.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究[J].商情,2013(45):264.
- 上一篇: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研究
- 下一篇:“翻轉課堂”在商務英語教學中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