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英語口語課程教學改革分析
時間:2022-12-09 03:16:01
導語:商務英語口語課程教學改革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上世紀90年代初第一批獨立學院創辦以來,獨立院校依托母體高校豐富的辦學資源,充分發揮民辦高校靈活的體制機制,發展至今已經二十年了。福建現有5所獨立院校,其中福州3所,廈門2所,這5所院校都開設有英語專業。面對龐大的語言市場需求,目前福建省的獨立學院所開設的商務英語專業還無法十分有效地服務于區域“一帶一路”建設發展需要。不能否認,商務英語口語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商務英語人才的語言功底是否扎實,是否具備基本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是否具備一定的商務專業知識。作為商務英語專業核心課程之一,現階段福建省獨立院校的商務英語口語課程建設面臨一定的困難與挑戰。(一)課程內容與發展戰略需求脫節。除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外,福建省其他4所獨立院校均單獨開設商務英語專業或在英語專業下設商務英語方向。這4所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將商務英語口語及英語口語作了區分,凸顯了一定的專業特色。此外,這幾所院校中,福州大學至誠學院的商務英語視聽說課程開設了4個學期,每周2課時;集美大學誠毅學院同時開設商務英語口語及商務英語視聽兩門實踐課程,授課內容豐富,難度循序漸進。但遺憾的是,福建省獨立院校中的個別學院的英語專業英語口語課和商務英語專業的商務英語視聽說實際所使用的教材一致,均為多年前的通用英語口語教程修訂版??傮w看來,福建省獨立院校現階段所使用的教材及授課內容多為傳統的通用英語口語素材,雖然凸顯了一定的商務專業特色,但缺乏福建省本土最新經濟發展及文化特色的相關內容,與“一帶一路”發展戰略脫節,無法有效地滿足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二)教學方式單一,無法兼顧學生個體差異性。福建省獨立院校的大一、大二的商務英語口語課程教學任務大多由外籍教師承擔,個別院校的商務英語視聽說由非外籍教師負責教學工作。筆者通過訪談部分同行及獨立院校學生,發現部分外籍教師授課內容相對隨意,商務英語專業特色不明顯,甚至有個別外籍教師將授課重點放在學生語音和語調的訓練上。無論是外籍還是非外籍教師授課,獨立院校商務英語口語教學過程大多分為三個環節:一是教師布置任務。二是學生獨立、結對或組成小組準備相應的口語表達或話題陳述內容。三是推選小組代表進行內容呈現。不可否認,大多數獨立院校的學生入學時英語口語水平乃至綜合英語水平不高,課堂上能夠輕松自如地與外教完成即時互動的學生不多,許多同學的精力花在分辨外教所說的內容上,被當場提問時很難說出完整正確的句子。結對或結組完成口語對話或討論任務時,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學生害怕出錯,不愿主動開口多說多練,對口語水平較高的同學存在依賴心理,大多推選口語較好或不畏出錯的同學上臺進行內容呈現。長此以往,前者的思辨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得不到鍛煉和提高。(三)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人文素養培養不足。長期以來,我國的外語教育呈現英語“一家獨大”的特點,外語教育多聚焦英美等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文化?,F階段,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文化的研究,無論從深度還是廣度上都有待拓展。福建省獨立院校所開設的語言類課程(英語及第二外語課程)所涉及的跨文化交際對象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法國和日本等。雖然現階段可以借助英語及阿拉伯語等通用語種進行溝通交流,但要實現“一帶一路”戰略參與國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建設“一帶一路”為命運共同體,勢必要求培養具備“外語技能+專業知識+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復合型語言人才。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福建地區語種多元化的缺失導致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認識不足,在商務英語口語課上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亦成為一大難題。此外,福建獨立院校商務英語口語課程多聚焦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訓練,相較于清晰明了的教學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該課程教學的情感目標,對學生人文素養培養尚顯不足。(四)教師隊伍流動性大。教師隊伍年輕化是獨立院校師資的一大特點。雖然借助了母體院校的辦學資源及其他外聘師資力量,但是現階段福建獨立院校大部分英語教師多為傳統的語言型人才,語言功底扎實,卻缺乏商務專業知識或商務實踐經驗,無法有效地實現商務英語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此外,由于獨立院校用人機制不夠完善,教師待遇與公辦院校存在一定差距,且缺乏合理的個人長期職業規劃,教師容易產生職業倦怠心理,歸屬感缺失。因此,現階段福建省獨立學院的教師隊伍呈現職稱學歷結構不合理、流動性大的特點。
二、“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福建省獨立院校商務英語口語教學改革策略
針對福建省獨立院校商務英語口語課程建設現狀,結合區域經濟特點及獨立院校自身發展情況,筆者認為可采取以下策略。(一)優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內容凸顯專業特色與區域特色。《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以下簡稱《商英國標》)明確指出“商務英語專業依托外國語言文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國際商法等學科,突出商務語言運用、商務知識與實踐、跨文化商務交際能力的人才培養特色”。福建地區獨立院校應根據《商英國標》,立足區域經濟發展現狀,以區域語言人才需求為導向,在辦學實力允許的基礎上制定和優化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方案。以福州大學至誠學院為例,其商務英語專業開設的專業基礎課為700多節的英語語言文化與技能類課程,專業應用方向課程為200多節的應用經濟學、國際商法、電子商務、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國際營銷等課程,門類豐富,覆蓋了《商英國標》提出的語言知識、商務知識和跨文化知識模塊。面對“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的機遇和挑戰,福建幾所獨立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應適當增加《商英國標》中人文社科和跨學科知識模塊所要求的區域國別知識和學科整合知識,開發與區域特色相關的課程內容。(二)豐富教學方式,開發第二課堂,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由于獨立院校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整體口語水平不高,單靠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講授法教學絕對無法培養出合格的商務英語應用型人才。這就要求獨立院校商務英語教師豐富教學方式,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在考慮學生實際語言運用水平的基礎上合理采用任務驅動法、模擬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等來進行口語課程授課。同時,開發第二課堂,舉行多樣化英語口語運用實踐活動,如外語配音、商務職場短劇大賽、涉外導游風采大賽、商務談判大賽等;創新課程學習評價體系,鼓勵部分課堂上不太敢“開口說”的學生借助口語學習軟件定期進行自主訓練,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心,調動學生“開口說”的積極性。(三)依托母體高校資源和互聯網平臺,提升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人文素養。據不完全統計,近十年來,福建省廈門大學、華僑大學、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等高校以及福州、廈門、泉州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教育交流合作富有成效的主要項目近80項,知識、人員、技術交流不斷得到深化。這些交流與合作項目為福建省了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與文化開了一扇窗,福建省獨立院校可以依托母體院校,借助其“一帶一路”建設相關課程和項目的師資、語料庫、科研平臺和軟件、實踐基地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了解“一帶一路”參與建設國文化,尊重文化差異,在商務英語口語實踐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此外,眾多網絡平臺也為福建獨立院校的商務英語口語的教與學提供了語料庫資源,如ChinaDaily與中國一帶一路網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彌補現階段“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關國情認知的空白。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學習的方法進行指導,有意識地在思辨及創新能力模塊引導學生,鍛煉其自身認知能力和情感調適能力,提升文化自信心和人文素養。(四)加強商務英語師資隊伍建設。國際化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離不開一支兼備創新意識和過硬專業素質的教師隊伍。針對目前福建省獨立院校師資隊伍的特點,筆者建議結合自身院校的實際情況,一方面選派部分教師去“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進行訪學交流或進修學習,或者去一線企業掛職鍛煉學習;另一方面鼓勵部分教師通過自學或“教中學”來提升商務知識水平與商務實踐能力。獨立院校應鼓勵商務英語教師不斷提升語言能力,時刻關注行業動態,不斷充實自己。通過定期舉辦學術講座或學術沙龍,聘請業內專家學者傳授經驗,幫助提升本校商務英語專任教師的業務水平和科研水平。
三、結語
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福建省獨立院校應從區域經濟發展現狀出發,抓住機遇,正視培養國際化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所面臨的困難,依托母體高校優質的辦學資源和互聯網平臺,加強校內商務英語師資隊伍建設,優化課程體系,豐富課程內容,為區域經濟發展乃至整張“一帶一路”新藍圖輸送合格的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
作者:黃瀟洪 單位:福州工商學院
- 上一篇:高中班級管理新媒體策略研究
- 下一篇:民族地區高職商務英語人才供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