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地圖在外貿單證課程教學的運用
時間:2022-02-08 03:36:49
導語:同理心地圖在外貿單證課程教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外貿單證操作課程是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的專業課程,是高職校商務類專業學生職業能力提升的重要體現課程。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高職外貿單證操作課程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運用同理心地圖提出了改革的思路。
1概念界定
同理心地圖(EmpathyMap),是對“用戶是誰”的一種可共享的可視化,是對用戶研究的工具,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完善用戶體驗。通過同理心地圖,可以對用戶假設進行落地聯系,理解用戶的欲望或需求。同理心地圖常用于產品銷售服務中。而芬蘭教育者,將這一工具引入到教學中,將學生當作客戶,教師作為服務者,而教育則是產品。教師通過了解學生的需求,進行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設計與使用,使得學生有更高的獲得感。同理心地圖能夠更好的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運用到教學實踐中。
外貿單證課程是商務英語專業的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核心課程。主要任務是培養具有較強職業能力、專業知識和良好職業素養的外貿單證員。通過學習,學生需要掌握審核和修改信用證、制作和審核各類結匯單據與報關單據,并能夠熟練操作外貿業務。對于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已經先前開設了國際貿易實務,對于國際貿易基礎知識已經有了初步了解,并有良好的英語基礎。因此,在教學時,更多的注重操作方法與實際工作任務創設教學,對于理論知識教學相對關注較弱。為了能夠更好的反映當前外貿單證操作課程的教學現狀,本論文運用問卷調查法對教學效果進行調查分析。通過問卷星匿名調查,共回收問卷65份。本問卷共有14個問題,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掌握程度等多方面進行信息搜集。問卷運用在線SPSS分析,信度克朗巴哈系數為0.784,介于0.7至0.8之間,說明信度較好。根據調查,有11人對于單證操作課程的學習非常有興趣,占比16.92%;有38人基本有興趣,占比58.46%;有16人沒有興趣,占比24.62%。對于國際貿易理論知識和外貿單證要點的掌握,有33人認為自己大部分掌握,占比50.77%;有32人認為自己基本掌握,占比49.23%。但沒有人認為自己是完全掌握的。對于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我們隱藏零數據后,對掌握程度和具體困難進行了交叉分析。如圖2-3所示,困難占比最多的是制作單證的工作注意點太多。其次是國際貿易實務理論知識薄弱和解讀信用證困難。學生對于當前使用的教學方法是否合適,如圖2-4,只有20人覺得適合,占比30.77%,有37人表示可以適應,占比56.92;有8人覺得很難適應,占比12.31%。從數據上來看,當前使用的教學方法大多數同學是適應的,但并不能契合學生的需求。因此,將教學方法是否適合、單證理論知識與操作關系、學習中創設實際工作任務情境分別進行了交叉分析。在適應當前教學的學生中,有80%的學生認為理論知識與操作關系密切,95%的學生認為創設實際工作的任務情境有助于學習;在可以適應當前教學的學生中,有67.57%的學生認為理論知識與操作關系密切,有78.38%的學生認為創設實際工作的任務情境有助于學習。如圖2-5、圖2-6。
3外貿單證操作課程改革思路
因外貿單證操作課程的特點與設置,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會更注重操作教學,忽視理論知識。而從教學效果中看,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影響了操作教學。理論知識欠缺,會導致學生在學習時,因單據操作技巧過多,而學習效果不佳。出現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現象。這與教學設計與目標是相違背的。3.1運用同理心地圖進行教學方法設計。外貿單證操作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單據填制與業務辦理能力。其實踐性,使得老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比如任務驅動法、模擬實踐法、翻轉課堂法。但這一類的教學方法都是更注重操作教學。在教學方法設計時,我們應根據學生已經掌握的相關知識與能力、各個單據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與教學方法的選擇。以信用證審證、發票制作為例。在講解信用證審證時,我們在教學時大多分為閱讀合同、閱讀信用證、找不同、進行修改這幾個步驟進行講解。那么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可以適當的調整。例如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閱讀全英文的合同與信用證并不難,此時更應注重講解如何快速找到合同與信用證不一致的地方。而對于英語比較薄弱的學生,要增加課時,讓學生能夠一詞一句的理解合同與信用證的內容,才能夠進行下一步的教學。而在發票制作內容教學時,學生在經過審證部分的訓練,對于合同與信用證的內容已經掌握。可以采用翻轉課堂法,讓學生先進行自主學習,老師再進行解惑。之后,再通過任務驅動法、模擬實踐法等進行練習與檢驗。同時,在各個知識點講解時,要將國際貿易實務中的相關知識穿插其中。例如信用證講解時,要將MT700進行再次講解,使得學生對于信用證審證內容與單據制作能夠更好的掌握,提高制單效率。3.2運用同理心地圖進行教學內容準備。新政策的出臺作為教學內容納入教材需要耗時很久。因此,教材不能夠很好的滿足實踐性課程的教學。在授課時,要根據當前的國際貿易政策,對授課內容進行修改與調整。同時,一些單據的材料與練習習題,也應與時俱進。當前的我國的貿易不管在出口目的國還是標的物上,都有很大的變化。而教材中常使用經典材料,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夠達到學生出校即上崗的需求。在教學時,可以采用教材中的經典內容進行授課講解。同時,要將最新的知識、政策補充進相應的教學章節。并要增加符合當前外貿情形的完整的實際業務操作實訓,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進行熟練運用,做好即時上崗的準備。3.3結合實際工作進行課程考核。對于不同階段的學生,應采用不同的考核形式。對于學習初期及中期的學生,要側重于每個章節的內容掌握,采用試卷形式進行考核。而對于學習完畢的學生,則更側重于考核完整的外貿業務操作,可將考核與《國際商務單證員》考試相結合。使得學生在獲得能力的同時,取得相應的證書。
4總結
同理心地圖的運用,重在從學生的現狀與切實需求出發,準確找到同理心的切入點,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使得教師傳授的知識能夠與學生的職業能力提升需求緊密切合。學生的狀況與需求各有不同,需要教師能夠在日常工作中關注行業動態的同時了解實時學情,不斷調整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以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
作者:邱倩倩 單位:常州旅游商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高校《投資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 下一篇:高校商務英語教師信息素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