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開展公共體育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3 04:37:00
導語:高校開展公共體育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校本管理制度的建立,依照湖南工業大學整體課程目標,把大學公共體育課程分為大學普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并進行調研和文獻研究。提出建立整體公共教育目標管理,且是課程教育與社會需要的對接,整體目標的建設、重建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的教學管理制度,建立培養人才、激勵師生共同發展管理情境,提升體育課程教育價值,促進人才全面發展。
【關鍵詞】大學體育普修課程選修課程
中國高等教育明確:大學體育課程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途徑,課程目標以體育文化與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和品德素養多元整體發展。從而表明了大學體育課程在高等教育中的價值取向。然而,課程目標多元整體發展戰略的教學實施和人才培養的價值形成,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建設完善的課程校本管理體系,實施大學體育普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的校本管理操作,因此實現體育課程的教育目標。課題以文獻研究、問卷調研和實證研究進行綜合分析,針對當前普通高校大學體育課程校本管理整體目標,實施體育普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的校本管理操作。操作方法如下:
1.大學體育教學大綱
適用專業:非體育專業學生,教學目的和任務《大學體育》課程是大學生的一門必修課,課程目的是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學生身心健康。大學體育的基本任務是通過理論與實踐課教學,使學生了解體育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文化內涵,系統地掌握身體鍛煉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培養終身從事體育鍛煉的習慣。
1.1、教學基本要求
1.1.2、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運動技能,提高身體素質,為體育選修課程打下基礎。
1.1.3、通過教學,使學生基本掌握科學鍛煉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合理地運用科學的手段來進行鍛煉。
1.1.4、通過教學,讓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終身體育鍛煉的理念,引導學生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
2、普修課程
《大學體育》普修課課說明:一、根據上面1的精神教學基本要求:
2.1、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運動技能,提高身體素質,為體育選修課程打下基礎。
2.2、通過教學,使學生基本掌握科學鍛煉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合理地運用科學的手段來進行鍛煉。
2.3、通過教學,讓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終身體育鍛煉的理念,引導學生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指出:大學體育課程是高等院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育工作的中心環節;是促進大學生身心和諧發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學教育、生活與體育技能教育于身體活動并有機結合的教育過程;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徑。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高大學生體質與健康水平,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進一步加強體育課程建設,提高大學體育教學質量,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為指導,結合我校教改精神和大學體育教育改革實際,根據湖南工業大學體育學院編寫的《大學體育》普修課程教學大綱與考試大綱的要求。遵循“身體健康、運動參與、運動能力、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大體育課程目標;強調大學體育“以人為本”“健康體育”“終身體育”三大基本理念;在體育課程內容選擇上,注重健身性、教育性、針對性、延伸性、娛樂性、前瞻性;教學模式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參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應培養個性、滿足個體運動負荷、興趣之,做到“汗、會、樂”。大綱以健康教育為主、體現體育文明、智商、情商培養。大綱與考試大綱是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須執行的指導性文件。希望大學體育任課教師認真領悟大綱精神、要求,規范課堂教學上好每一節課,組織好教學的各個環節,切實提高我校大學體育教學質量。讓學生通過大學兩年的體育課程學習,能夠形成比較穩定的終身鍛煉身體的行為動機,以此養成鍛煉的習慣,并在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學會諸多鍛煉身體的方法,以此獲得1—2種鍛煉身體的能力去終身
3.選修課程操作步驟:第一次課:課堂常規引導課及選修班報名
課的任務:
3.1、知識傳授目標:使學生初步了解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任務和我校的體育教學基本情況,明確學習目的,搞好選修班選項。
3.2、能力培養目標:教育學生掌握1至2項終生體育項目,提高中國全民身體素質。
3.3、思想教育目標: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自覺鍛煉身體的良好行為習慣。教學方法:講授法,宣布XXX年課堂常規
選修班報名時間90分鐘
高校體育教學任務是中國國家教育局、國家體育局1990年聯合頒布的《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中明確規定學校體育的任務是:增進學生身心健康、體質。使學生掌握體育基本知識,培養體育運動能力和習慣。提高運動技術水平,為國家培養體育后備人才;進行品德教育,增強紀律性,培養勇敢、頑強、進取精神。
3.4選修班教學模式課內和課外結合模式。思路是:根據學生興趣、愛好,身體狀況,每學期選一運動項目,每周業余時間增兩個課時輔導,使學生在該項目上加深知識深度、知識面,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和運動能力,運作方法是:開學第一周,自愿選修一個運動項目。可不選,不選編在普修班。根據選報項目重新分班。第二周按選修和普修班進行教與學。
3.5選修班和普修班之區別
3.5.1、教學內容不同:專選班的教學內容是與該項目有關的知識,如籃球專選班的教學內容是籃球的基本理論知識和籃球的技、戰術、裁判法等,普修班則嚴格按照國家頒布的教學大綱內容進行教學。
3.5.2、教學時間不同:選修班每周除了國家規定的正常教學的兩個課時外,在業余時間再增加兩個課時,普修班按國家的教學大綱周兩個課時。
3.5.3、考核內容不同:選修班的考核內容是與該項目的知識,普修班則嚴格按照國家頒布的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進行考核。
4、學生在校期間體育須達到的要求:
體育課成績必合格,取得必修學分。《國家體質健康測試標準》測試評定合格。體育課成績為每學期一個學分,要修四個學期,《國家體質健康測試標準》測試每學年一次,共四次測試。測試的項目包括生理指標和身體素質指標兩個方面,生理指標測試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身體素質指標測試的(接上頁)是50米跑、1000米(男生)、800米(女生)、握力。公務員之家
4.1選修班報名注意事項
選修班報名堅持自愿原則,任何人不得逼迫學生選報項目。
4.1.1、專選班的報名工作由各班班長負責,按照學校的要求統一填寫報名表后,在規定的時間內上報學校體育部。
4.1.2、任課教師必須向學生詳細講解開設專選班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教學運作方法,使學生了解其目的、意義和作用。
4.1.3、學生在選報項目有何疑問,有權向體育部咨詢,體育部教師須及時給予解答。
4.14、完成選修班的報名工作由各班班長負責,嚴格按照學校要求進行。
5、結論:
通過大學體育課程校本管理理論與實踐之研究,從體育課程前期、中期、后期進行全過程的民主管理,處處實行人性化管理,以學生為本,以教師為本,以教學為本,發現教師與學生的資源優勢和閃光點,同時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實到實處,取得了以下成績,開課須對學生有:A課程說明B教學大綱C考試大綱D考試方案E教學日歷F教學進度G教案H聽課筆記I考勤本J記分冊K師生民主評定成績,控制偏差,使評定呈正態分布,教師學期工作總結。體育課程校本管理的實施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得到了學生和社會的認可,但要趕超世界先進水平,還需進一步努力之!
參考文獻
[1]劉黎明:新時期深化高校體育改革實踐與思考,體育學刊,2005.5
[2]吳志超等:現代教學論與體育教學,人民體育出版社1993
[3]鄔似剛:高校體育與素質教育內在因素的分析,高教體育研究,1998.12
- 上一篇:企業并購財務整合問題探求論文
- 下一篇:護理專業的危害及措施探討論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