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人文素質教育交融機制探討

時間:2022-10-12 04:28:01

導語:醫學人文素質教育交融機制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學人文素質教育交融機制探討

【摘要】現代信息技術運用于醫學教育教學已逐漸成為醫學教育改革的重要發展趨勢。在當前醫療環境下,醫患矛盾呈現易變性和復雜性的特點,需要醫學人文素質教育更具針對性與時效性,促進教學目標、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方式方法、資源環境不斷優化?!搬t患矛盾”大數據的充分挖掘與全面深入分析將為醫學人文素質教育提供新的改革方向。文章擬通過對大數據與醫學人文素質教育交融的時代背景進行分析,探討“醫患矛盾”大數據與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交融機制,為醫學人文素質教育改革向數字化、信息化、多學科交叉融合改造升級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醫患矛盾;大數據;醫學人文;素質教育;機制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變化,醫療技術也隨之迅猛發展,然而“中國式醫患關系”不僅阻撓醫學科學的進一步發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社會的不和諧因素之一。提升醫務人員的人文素質不僅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目標,更是改善醫患矛盾的重要途徑。在當前醫療環境下,醫患矛盾呈現易變性和復雜性的特點,需要醫學人文素質教育更具針對性與時效性,促進教學目標、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方式方法、資源環境不斷優化。臨床醫患矛盾大數據的充分挖掘與全面深入分析將為醫學人文素質教育改革帶來重要契機和有利條件。

1大數據與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相交融的時代背景

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給醫學教育帶來了巨大挑戰,同時也將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醫學教育的發展。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被列為《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1]的十大戰略任務。現代信息技術運用于醫學教育教學已逐漸成為醫學教育改革的重要發展趨勢與戰略選擇。中國醫學與大數據整合聯盟提出,以政、產、學、研、醫、數、信一體化模式,落實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戰略,推動中國健康觀念和實踐的革命[2-5]。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建設健康中國需要大批卓越醫學人才支撐。培養卓越醫學人才必須“德醫雙修”,必須改進和加強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6],不斷優化教學目標、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方式方法、資源環境、師資條件等要素。大數據的精確性與大量性可以促使醫學人文素質教學目標更具針對性,大數據的多樣性可以拓展醫學人文素質教學資源并豐富教學手段,大數據的高速性可以提高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培養的時效性[7]。因此,大數據理念和技術為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向數字化、信息化、多學科交叉融合改造升級,開辟新的發展路徑,提供新的環境條件。在大數據基礎上開展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研究,有助于深化醫學人文素質教育規律的認識,優化醫學人文素質教育體系,提升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實效,從而為健康中國建設提供大批卓越醫學人才支撐。

2“醫患矛盾”大數據與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交融機制探討

汪文新等通過運用CiteSpace軟件,進行文獻分析得出近15年來我國醫患關系領域中3個研究熱點分別為醫患糾紛、醫療質量和醫患溝通[8]。而當前尚無專門針對我國醫患矛盾研究的大數據成果展現。通過文獻與新聞報道分析:當前,國內醫患關系緊張,醫患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4個方面:1)社會方面:包括醫療資源匱乏及分配不均衡,全民醫療保險體制不健全、現有保障機制不完善,社會輿論的錯誤引導;2)醫療機構方面:醫院管理存在薄弱環節,醫務人員服務不到位;3)醫生個體方面:中國醫生準入門檻過低,部分醫務工作者價值取向偏差,職業道德低下,醫患溝通不到位,技術性違規;4)患者方面:醫療預期過高,患者醫療認識偏差,患者申訴和維護權益渠道不暢通,個別人員無理取鬧[9-10]。提升醫務人員的人文素質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目標,也是改善醫患矛盾的重要途徑。醫患矛盾呈現易變性和復雜性,需要醫學人文素質教育更具針對性與時效性,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醫患糾紛的發生。如果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優勢對醫患矛盾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將為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帶來重要的改革契機。2.1大數據的精確性與大量性促使醫學人文素質教學目標更具針對性。當前對醫學人文研究多以抽樣問卷調查、訪談等進行數據采集,這些方法收集的數據具有偶然性與片面性,準確性亦欠佳。而大數據處理技術具有精確性和大量性特征,通過各平臺或網站的并聯進行數據的挖掘,開展思想動態研究、行為方式分析、生活方式探索以及發展趨勢預測,可替代傳統的問卷調查進行大規模的數據分析。通過大數據相關技術深層次、全方位挖掘當前醫患矛盾中的人文相關數據,對于揭示醫患矛盾的根本原因有一定的支撐作用,同時可以為醫學人文素質教育設置更具針對性的教學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11]。2.2大數據的多樣性拓展醫學人文素質教學資源并豐富教學手段。當前學生接收信息呈現出多渠道、多樣化的特點。大數據的多樣性特點可以使醫學人文素質教育更加直觀、更易感受,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借助數字信息技術中大數據的多樣性可以開發更多精彩、直觀的教學資源,為醫學人文素質教育提供豐富教學素材;通過微信、QQ等多種自媒體途徑可以使學生實時地了解醫患矛盾以及醫學人文的現實熱點問題,并及時互動交流與討論,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與思辨力。良好的人文素養文化學習氛圍加之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方式,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網絡化大數據教學不僅可超越課堂教學時間與空間的局限,還可引入對話互動式、問題導入式等多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方法,將典型案例融入教學,通過同步會診、實時直播等多種實踐活動生動再現醫學教育中的人文要素,展示醫學人文教育的社會意義,潛移默化培育學生的人文情懷。2.3大數據的高速性提升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培養的時效性。動態的數據體系是大數據高速性的最大優勢之一。大數據產生速度迅捷,傳播速度迅速,信息資料產生與傳播往往與事件同步,事件傳播的周期大為縮短,多種形式的新媒體能充分滿足使用者的實時性需求[12]。教育工作者充分并合理利用大數據的高速性,收集分析相關結構性和非結構性數據,發現數據的內在關聯和規律,對數據資源進行篩選及總結,建立動態數據庫。大數據的高速性可以提供最新的教學素材,通過挖掘整理成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信息化教學素材,并與課堂教學相結合,使醫學人文素質教育不在拘泥于老舊的案例,更具時效性,也可通過信息化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品格和修養得到自然熏陶。與此同時,還可以及時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和思想動態,對于不良信息及思想及時發現處理,及時了解學生的人文素養狀況,跟蹤引導,及時發現問題并予以解決。2.4大數據的高價值為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價值提供客觀科學的數據支持。醫學大數據具有很大的價值性,既可以作為基礎性資源,又可以進行信息處理的二次開發,發現單個數據不能洞悉的各類關聯信息[13]。不同于傳統數據的因果線性關聯,醫學大數據是通過海量數據收集,進一步進行數據處理、數據清洗、標準化、結構化和存儲等環節達到精準的篩選和分析,更深層次的進行關聯發掘,發現更復雜的醫學規律,為醫學人文素質教育提供客觀科學的數據支持,為醫學生人文素質培養價值提供科學數據保障。

綜上,信息化飛速發展的數字化時代,針對當前醫療現實問題,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可借助大數據這一重要工具,將“醫患矛盾”大數據與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充分交融,通過“醫患矛盾”大數據的挖掘,深層次剖析醫患矛盾產生的根本原因,為醫學人文素質教育提供更客觀、更準確的數據與理論基礎,為深化醫學人文素質教育指明方向?;诖髷祿尼t學人文素質教育研究與改革,將有益于深化醫學人文素質教育規律的認識,調適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目標和課程體系,豐富教學資源,拓寬教育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從而全面優化醫學人文素質教育體系,為培養“德醫雙修”卓越醫學人才提高可借鑒的教學改革新方向。

作者:游詠 唐志晗 楊璐 王婧 莫靚 單位:1.南華大學衡陽醫學院醫學人文教研室 2.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