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體操教學改革思考
時間:2022-05-06 04:00:24
導語:普高體操教學改革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高校體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內容單一枯燥
現在高校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只注重學生對體操技術的掌握,很少向學生教授有關體操動作結構和影響動作完成因素的分析,以及課堂上如何運用保護和幫助,課下如何自學自練等理論知識。且理論課多數是在學期末臨近考試前才給學生上,理論課的課時僅為總課時的10﹪,教學內容理論部分和技術部分的比例及不合理。在技術課的教學上仍是以傳統的競技體操為主要內容,如:雙杠的掛臂屈伸上、慢起肩倒立等,跳馬、自由體操、平衡木等。都是以成套的技術動作為主,長時間的重復成套動作的練習。使體操課的教學內容變得枯燥無味,學生也只是為了修學分而上體操課,況且這些動作還都有一定的危險性,加上學生對有關的醫務監督、損傷的包扎和處理等方面的知識的缺乏,很容易造成學生對體操課的恐懼和厭煩心理。
1.2教學指導方法機械化
體操教師在授課時大部分仍是以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主,用講解法對動作進行介紹,用示范法將動作的環節展現給學生,然后將根據動作的難易程度選擇分解法或完整法進行教學,糾正錯誤法對錯誤動作進行糾正,鞏固法提高技術。在教學過程中很少考慮到學生身體素質的不同、掌握技術快慢的不一、個性及心理的不同這些差異,采取“一刀切”的授課方式。很少運用培養學生自學和教學能力的探究式、合作式、自主式的教學方法。沒有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1.3教學培養目標的不確定
通過對目前高校應用的體操教教材的分析,可知它們的基本任務和培養目標包括有以下幾個方面:普及體操基本知識,促進人體形態與機能的協調發展,全面提高身體能力,提高運動水平,培養共產主義道德品質。這樣的培養目標在內涵上是片面單一的,且不符合現代教育思想理念。現有的體操教學指導綱要中則強調指出:“……在教學實踐中要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并突出教學能力和自學能力的培養”。
1.4教學評價的不合理
教學評價是反饋教學效果和教學目標的關鍵,目前的教學評價主要是對學生成績的評價,對學生平時上課的表現、期中期末的技術達標和最基本的理論考試劃分一個等級標準進行考核。很少考慮到學生素質的個體差異對成績的影響,以及學生對養成體操健身鍛煉的意識的形成,自學和教學能力的考核。對教學形成性評價較少,也沒將技術評定中的定性和定量評價合理的結合在一起,沒有形成一套完整、規范的體系。
2對高校體操教學改革的一些構想
2.1對學生進行體操教學美化欣賞教育
教學環境是貫穿于教學過程中的影響教師的教和學生學的物質因素和人文因素的總和。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場地器材的美化,提高學生對完成動作時的優美場景的欣賞,從而可以降低體操難度動作對學生產生恐懼心理的影響[1]。傳統的體操教學方法和手段單板單調,只注重一味的給學生傳輸技能,教師要美化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其形式多樣、有趣味性,滿足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如:可以結合流行音樂創編一些節奏鮮明、動作優美的體操成套動作,使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也練習了身體姿態和動作的節奏感。
2.2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和優化
在教學內容上可以改革原有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媒體,將投影儀、攝像機、體育掛圖等多媒體運用到教學中以輔助教師的教學。將體操教學中的自由體操、器械體操、健美體操和基本體操、藝術體操等進行有機的結合,創編出具有趣味性、娛樂性和實用性的成套的體操動作[2]。充分發揮體操的健身效果。課堂上可以讓學生集體參與創編趣味體操,提出各自不同的想法,讓教師進行指導,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關注到學生的個體差異,還能充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啟發學生自己創編體操動作的能力。
2.3提高和豐富體操的理論課教學
現在的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是綜合性、全方位的,這就要求我們學生不僅掌握精湛的專項技術動作,更要有各方面的理論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向學生教授一些體育保健醫務監督知識、來應對課堂上的突發事件的保護和預防。在技術上可以教授一些有關體操動作的解剖學、生物力學、訓練學、心理生理學方面的知識,讓學生更近一步的清楚動作的技術構成和掌握技術的關鍵環節等。
2.4實現平時考核和定期考核的相互結合
把定期考核和平時考核相互結合,這樣能夠更好地調動起學生學習體操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更好地進行體操學習,持續提升體操動作技術的質量,進而提高其對于體操課程的關注程度,并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們實際掌握體操動作的情況加以總結,以便為有意識地改進體操教學方法提供充足的切實依據[3]。因此可以在每一套體操動作教授完畢以后,提前兩至三周向學生們宣布進行考核的時間、具體要求以及體操動作的評分標準。
2.5加強對體操教師教學能力的考核和定期交流培訓
教師是教學的實施者,教師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好壞。不同的教師有著不同的教學經驗,如果定期的對教師進行培訓可以增進他們之間的經驗交流,豐富個體的教學經驗。加以定期的對教師進行考核可以增加教師之間的競爭力,促進其積極的對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對體操教學的改革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進行體操教學改革,要把以滿足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和學生為主體的觀點立足于體操教學改革的前提之上。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實施者,因此教師的自身知識能力和觀點也要緊跟教學改革的需求。不能只對教學方法、評價體系、教學內容、教材等單個因素的改革,要綜合考慮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作者:袁軍杰魏錦龍汪改英張彩王甜工作單位:延安大學體育學院
- 上一篇:游戲在體育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體育教學與心理健康的關系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