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藝術體操教學方法分析
時間:2022-12-10 09:22:47
導語:高校藝術體操教學方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如今,藝術體操在世界范圍廣泛傳播,其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有利于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藝術體操綜合性教學”是一種以藝術體操為媒介,促進學生體育訓練和身心發展的教育方式。該文將從大學生藝術體操教學的現狀入手,對“藝術體操綜合性教學”理論在大學體育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藝術體操綜合性教學;應用策略;體操;課堂教學;大學生低階段
在新課改要求下,大學體育課堂中增加了藝術體操這項運動,但是我國大學生對于藝術體操的認識還處于陌生的狀態中,并且在高校中藝術體操并不是很受學生的歡迎,其原因不只是學生對藝術體操缺乏認知,更重要的是體育教師對藝術體操的專業知識不夠了解。此外,并不是每個學校都有條件提供藝術體操訓練場地,條件較好的高校才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訓練條件。因此,國家和政府應積極地進行扶持,盡可能為沒有條件建造藝術體操場地的學校創造條件。體育教師也要增強自己的專業知識,制訂完善的教學計劃和訓練計劃,引導學生,做學生的引路人。
1大學藝術體操教學現狀
藝術體操教學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重要途徑,新課標改革也對大學藝術體操教學提出了具體要求和全新的教學思路,但在實際大學藝術體操教學中往往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主要問題包括以下幾點。首先是領導對學科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大學生處于即將踏入社會的階段,在此時期內教師和校領導普遍認為任何與學習無關的行為都是沒用的,而這些“沒用”的行為自然包括體育運動,這也導致體育學科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嚴重影響教學實踐。其次,課程內容過于單一,很多學生認為體育課就是跑步或踢足球,由于很多大學設置體育課的目的就是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因此在具體藝術體操教學中常存在課程內容設計過于古板、不夠創新的問題,這很難使學生對藝術體操課程產生興趣,進而很難達到理想化的效果。再次是教師緊缺,在大學藝術體操教學中經常存在一個教師帶多個班級的情況,體育教師超負荷工作,教學積極性逐漸降低。而其有限的精力也很難真正顧及每一個學生,這也使藝術體操的教學質量大打折扣。最后是教學器材問題,藝術體操教學包括很多方面,很多技術動作需要借助器材才能夠完成,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校缺少相應的教具,這也使一些專業技術難以進行[1]。
2新課程背景下創新大學藝術體操教學模式的有效途徑
2.1優化教學內容
當前,大學藝術體操教學存在的一大問題就是教學內容古板枯燥,這使很多學生失去了體育學習興趣。在藝術體操教學中,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優化教學內容,使大學藝術體操教學更加專業化,如在進行常規教學時,除了讓學生進行技術練習外,還應該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和常識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豐富運動方面的知識[2]。
2.2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在傳統的體育課堂中,教師占據主導地位,他們決定著課堂教學內容和課堂走向,但新課標要求在藝術體操教學中不僅要肯定教師的主導地位,而且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把更多時間留給學生實踐。例如,在體育課上,傳統的教學方式都是教師講半節課,其余的半節課讓學生自主練習,但通過課程改革可以重新劃分課堂時間,教師講的時間壓縮至10min,其他的時間讓學生自主運動,充分發揮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主體作用。
2.3關注學生興趣,滿足其心理需求
藝術體操院校與普通高中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區別,包括師資配備、教學環境、教育模式、生源水平上都不同,因此提高藝術體操院校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識,就不能使用普通高中那種普遍的教學方式。藝術體操院校和普通高中的藝術體操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識內容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由于藝術體操設置和體制方面的原因,使得藝術體操院校和普通高中的教學存在差異[3]。在藝術體操院校中,藝術體操課的課堂教育分為法律、職業道德、職業素養、時事政治、經濟人文、哲學和職業規劃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最基本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對學生的眼界、分析問題的能力都有著很大的幫助,不僅對學生以后進入社會有所幫助,對學生的職業及人生也具有很大的幫助。
3大學生藝術體操綜合性教學的現實意義
大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大學生的練習情況完全取決于教師的教學,可以設計藝術體操綜合性教學活動,提升大學生的不同品質,進而提升大學生的各種能力。
3.1給大學生提供合適的活動場所
大學生能夠通過不同的方式獲得更多的信息,隨著知識面的拓寬,大學生的學習方式也越來越多,大學生對體操也會有一定初步的掌握[4]。教師和學校也應為學生提供寬敞且具備一定設施的場地,增強大學生對外界環境的感知力。
3.2增強智力發展,增加知識積累
通過參加藝術體操綜合性教學活動,能夠讓大學生在感受樂趣的同時,增強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獲取知識能力。并且由于大學生在學習體操過程中需要與他人進行交流,大學生的溝通能力也在不斷地提升,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情商。
3.3豐富德育教育內容
對大學生藝術體操綜合性教學的角色進行組織,能夠豐富大學生德育教育的內容和內涵,能夠使德育教育的效果得到很大提升。讓學生通過體驗藝術體操綜合性教學,學會如何做人、做事,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教師在體操教學時,應培養學生尊師重道的品格。
4大學生體育興趣教學培養的策略
4.1情境化策略
興趣培養的最終目的并不是為了取得好成績,而是能夠真正地培養出一批在緊急狀態下,依然能夠保持理智、保持高素質,并且具有很強的身體素質的人才。在教學中可以采用情景化教學的方法,直接將學生安置在場景中,讓學生設身處地地進行活動,讓學生在現實與理論知識的碰撞中最大化地提升學習效果[5]。
4.2活動化策略
活動就是一系列動作的集合,采取行動化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有效地將知識運用到實踐活動中。在設計活動時一定要認真,應從活動目的、活動策略、活動考核機制方面進行考慮,科學地設計活動。
4.3生活化策略
任何一門學科開展的第一目的都在于以后能夠投入到使用中,開展體育課程的目的也是如此。如果能夠把學習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學生的積極性,這不僅需要給學生傳授哲學類的思想和道德觀念,還要將枯燥的學習和現實的生活結合在一起,讓學生通過知識的大量使用,達到量變到質變的轉變。
5開展大學生藝術體操綜合性教學活動的措施
5.1教師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
對于大學生來說,參加戶外藝術體操綜合性教學是其最喜歡的一項活動,應將大學生的這一心理利用起來,讓大學生做到玩中學,學中玩。但是如何開展這項活動是很重要的問題,學生會對藝術體操綜合性教學活動越來越熟悉,如何在這個基礎上更好地開展教學值得探究。開展藝術體操綜合性教學活動由教師負責,他們面對的對象都是大學生,要對大學生的習慣、興趣及心理特點充分了解,才能夠在制訂計劃或開展活動時有的放矢。只有這樣,才能夠給每個大學生分配合理的角色,讓他們真正找到自己喜歡的角色,發揮自己的長處,也能夠使整個教學過程的娛樂性增加[6]。
5.2把持體操整體性和參與性
藝術體操院校的教育目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與普通高中培養人才的方向不同,對于學生的教育更多是在傳授專業性的知識,重在培養技能,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技術型人才。這使得在生源方面會有所不同,藝術體操院校的學生文化基礎較為薄弱,不具備很強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動力,課堂知識的吸收情況較差,但是藝術體操院校的學生樂于探索,有著較強的動手能力。因此,對于藝術體操院校學生的教學不能以教師為主,要以學生為主體,發揮他們動手能力強、喜于探索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要對自己的國家有所了解,對于國家的傳統文化和祖國泱泱幾千年的歷史有所考究,這樣才會產生強大的民族自豪感,在學習思想品德及傳統文化時,才會有更大的興趣,學生的前途才會越來越好。
6結語
在大學階段的教學中,藝術體操綜合性教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其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玩中學,還可以使整個教育模式的教育水平得以提高,而且對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也具有很大幫助。此外,還可以開辟出來一片充滿樂趣和想象力的天地,使學生能夠在鍛煉完身體、解放身心之后,再次輕松、高效地進入課堂,真正做到玩中學。
參考文獻
[1]劉愉佳,涂紹生.淺談高校藝術體操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體育時空,2017(10):61,63.
[2]姬春旭.中國現代藝術體操教學的發展與趨勢[J].科技資訊,2015(27):110-111.
[3]朱艷.高校藝術體操教學有效性提升的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4):102,106.
[4]丁明.大學生藝術體操教學中“藝術體操綜合性教學”理念的應用策略[J].華夏教師,2018,113(29):71-72.
[5]張衍行.藝術體操在新疆普通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運用的可行性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7.
[6]張巧.對普通高校《大眾藝術體操》教材的使用效果及優化的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8.
作者:孟慧麗 單位:洛陽理工學院
- 上一篇:網絡經濟時代企業市場營銷策略
- 下一篇:企業全面預算信息化系統問題及對策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