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學中的舞蹈藝術表演探討

時間:2022-10-28 10:50:29

導語:舞蹈教學中的舞蹈藝術表演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舞蹈教學中的舞蹈藝術表演探討

一、當前舞蹈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舞蹈教學的目標設置不夠明確

舞蹈教學最主要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因為,舞蹈是一種與空間和時間相互融合的藝術形式,其主要是通過人體的動作表現,來實現人們對美的理解、對相應情節的表達、對情感的宣泄等。然而,要表達這些不同層次的內容,不僅需要舞者具備良好的審美情趣,還需要很好地把握音樂的節奏、韻律等。當前,在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大部分學校對舞蹈學習的目的理解不夠明確,因此有的教師過分強調對學生舞蹈動作或舞蹈基本功的培養,忽視了對學生基本舞蹈鑒賞和審美能力的培養;而另一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則對學生進行差別對待,將關注點放在身材好、長相氣質出眾、舞蹈基礎好的學生上,忽略了大部分普通學生的舞蹈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顯然并不符合學校開展舞蹈課程學習的初衷,這也同提升全體學生綜合素質發展需求的教育相違背。

(二)舞蹈教學過程缺乏創新性,不能適應時展的需求

首先,當前很多學校在開展舞蹈教學的過程中,設置或編排的舞蹈內容其實并不符合學生的發展需求。特別是對于非專業的學生來說,由于其本身所能利用的教材資料就比較少,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前,進行教材的自編工作,這對于非專業教師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此外,還有部分教師大都是科班出身,常年接受的都是專業的舞蹈學習。這就使得他們在進行教材編寫的過程不自覺地加入過多的專業內容和專業知識,而這不利于非舞蹈專業學生的學習;其次,由于大部分學校都將舞蹈作為興趣課來進行教學,這種情況下教師所使用的教材更新速度便很慢,且課程設置的時間也較少或缺乏合理性,這便會導致學生逐漸喪失對舞蹈的學習興趣。

(三)舞蹈教學的方式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

當下,大部分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教學方式、方法普遍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首先,在舞蹈課程的設置上,很多學校都將舞蹈課程設置為選修課,而學生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更多的舞蹈知識,顯然并不符合課程發展規律。這樣的課程設置形式無法為學生提供一個系統學習舞蹈的機會,更不必談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了;其次,部分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只注重對學生舞蹈動作的傳授,單純要求學生對自己的動作進行模仿。這樣機械的教學方式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審美情趣,使得學生對舞蹈學習的理解始終停留在較為膚淺的層面上。

(四)舞蹈教師的自身素質不高,影響教學任務的開展

當下,我國部分舞蹈教師的自身素質不高,直接影響了舞蹈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首先,部分舞蹈教師一旦進入工作崗位后就缺乏了繼續學習的動力,且在工作中也有畏難情緒,不愿意進行自主創新。長年累月教授的都是同一套舞蹈,學生早已失去了舞蹈學習的動力;其次,部分學校的舞蹈教師還要擔任教務方面的一些工作,這些繁重的工作往往使得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而舞蹈這門藝術的發展卻是日新月異的,故而教師有限的儲備無法滿足時代的發展需求。

二、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藝術表演能力的主要對策

(一)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引導學生樹立舞蹈藝術表演的思想意識

學生想要具備良好的舞蹈藝術表演能力,就必須在教學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的藝術表演意識,加深學生對舞蹈藝術表演能力的相應認識。首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帶領學生積極的參加到整個舞蹈的編排過程中。讓學生在這個編排的過程中,自己尋找舞蹈的藝術主題;其次,還可以認真地體會舞蹈動作的各個細節,充分讓學生對舞蹈中的藝術養分進行有效吸收。例如,在編排一套以空靈、寧靜為主要意境的民族舞蹈時,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對舞蹈的主題進行深入探討,讓學生在心中對這支舞蹈的藝術表現力有一個初步的定位。然后,教師通過反復播放伴奏音樂,讓學生一起對舞蹈的動作編排,并提出自己的意見建議,對舞蹈中的技巧和動作進行細致推敲。最后再讓學生學習一整套的舞蹈動作,這樣的方式便能使學生對舞蹈有深入的認識與理解,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展示出良好的舞蹈藝術表演力,而通過學生的藝術和表演思想意識,使舞蹈的美感被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

(二)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增強藝術表演的實踐性與參與性

教師在進行舞蹈的教學過程中,要想提升學生的藝術表演力,學生親身的實踐與參與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舞蹈藝術表演力的學習沒有捷徑可走,也只有通過反復多次的實踐才能使得學生對于舞蹈動作的藝術表演力得以充分的理解和領悟。例如,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為學生播放舞蹈的視頻,讓學生進行視頻實踐,結合視頻為學生講解舞蹈動作中的藝術表演。通過視頻實踐,學生對舞蹈中蘊含的藝術表現力、舞蹈動作技巧等都有了深入的感悟。然后,教師開始引導學生進行下一步的音樂實踐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音樂感悟舞蹈中想傳達的情感意境。教師結合音樂的韻律為學生重點講解音樂中的情感因素,使得學生對于舞蹈的配樂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最后,通過圖片,教師對舞蹈者的動作進行一一分解,讓學生對各個動作的來源和藝術表現力都有著更好的認識,并在展示舞蹈藝術的前提下,使得學生的藝術表演力得以提升。

(三)在教學過程中利用舞臺形式培養學生的藝術表演力

舞臺是舞者展示自己的藝術表演力的最主要平臺,因此,舞蹈教師應該根據自身學校的情況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等,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各種類型的舞蹈比賽中去。不管是集體舞蹈還是個人舞蹈,都是對舞蹈藝術表演的一種最好詮釋。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舞蹈收獲到很多其他渠道不能獲得的表演經驗,并在大賽氣氛的熏陶下,大幅度地提升自己的藝術表演力。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參加舞蹈比賽,學生可以在備戰的過程中感受到大賽的進展與刺激,進而使得舞蹈學習的效率和效果比以往提升很多。同時,有比賽作為激勵,學生在練習舞蹈的時候也會對舞蹈中的藝術表演力進行著重揣摩,最終通過舞蹈動作將舞蹈需要傳達的藝術表演力傳達出來。這些都可以在無形中促進學生藝術表演力的提升。

三、結束語

舞蹈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其所傳達的藝術表演力是舞蹈教學和舞蹈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過去,我國的舞蹈教學對于舞蹈的藝術表演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但是目前,對舞蹈中藝術表演力的重視程度卻大大提升了。因為通過藝術表演力不但能夠豐富學生的舞蹈意境,還能夠提升學生對于舞蹈基礎的掌握程度,使學生對舞蹈的認識和理解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

作者:劉錦文 單位:文山州民族文化工作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