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教學情感表現力探究

時間:2022-09-08 10:30:04

導語:高校舞蹈教學情感表現力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舞蹈教學情感表現力探究

摘要:全面培養學生的情感表現力,不僅有利于高校舞蹈教學水平的提高,而且還能夠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審美能力。基于此,本文基于高校舞蹈課程的教學現狀,提出了幾點培養學生情感表現力的措施建議,供各位教育界同仁參考、指正。

關鍵詞:高校舞蹈;舞蹈教學;情感表現

一、高校舞蹈教學現狀

目前,高校舞蹈課程的教學內容比較重視身體和動作訓練,雖然大多數學生的基本功都比較扎實,并且也能夠完整的學習舞蹈動作,但在表演過程中卻缺少韻味。相信很多人都有所體會,以藏族舞為例,當學生換上服飾和道具后,雖然動作刻畫得比較到位,但卻無法將觀眾成功帶入到場景中,從而影響到舞蹈作品的整體表現力。隨著時展速度的不斷加快,現代人更加偏向于形式主義,這在高校舞蹈教育中也有所體現,因此或多或少的會忽略培養學生的表現力、理解力,導致學生很難憑借自己的能力去理解作品的深層次內涵,從而也影響他們創新意識的形成。

二、高校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情感表現力的措施建議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表現力的培養不能一概而論,是比較復雜的問題,應當從多個角度同時開展,例如將藝術、文學、音樂等學科都綜合到一起,讓學生的綜合素養得以全面提升,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可以更深層次的解讀舞蹈藝術中的情感內核。細化到高校舞蹈課程中來,教育者應當從如下兩個方面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首先,舞蹈教育者要從自身出發,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時刻注意言談舉止,用自己的藝術氣質來感染和影響學生。另外,教育者還要鼓勵學生多表達自己的意見,在舞蹈訓練中遇到問題需及時提出,幫助他們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樹立自信心。其次,教育者要明確舞蹈課程的教學要求,引導學生透過動作表面去深層次理解其背后意義,連同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師來共同培養學生的情感表達和傳遞能力。(二)集中培養學生對舞蹈作品的理解能力。舞蹈是一門有著豐富內涵的藝術,每一段舞蹈作品中都蘊藏著超高的教育價值,教育者應以此為切入點來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在日常的舞蹈課程中,教育者不僅要完成基本的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任務,同時還要引導學生深入分析舞蹈動作中所隱藏的情感和態度,向學生介紹舞蹈作品的創作背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讓他們可以更好的融入其中。例如在教學《天鵝湖》時,教育者可以先利用多媒體設備來向學生播放一段《天鵝湖》的舞蹈視頻,讓學生自行觀看并理解作品的舞蹈動作,而后再向學生逐一介紹《天鵝湖》這部作品的創作背景、歷史環境、思想內涵以及動作技巧等。當學生對這一作品有了全面了解后,教育者要為學生預留出足夠多的領悟時間,將他們分成多個學習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從多個角度解讀作品內涵,讓他們的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得以同步提高。(三)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舞蹈藝術有著豐富的發展歷史,歷經了千年洗禮,至今仍然備受歡迎,這不僅僅在于舞蹈動作的美輪美奐,而且也離不開歷代舞蹈藝術家的不斷傳承和創新。舞蹈藝術的精髓就在于可以通過肢體表現來表達我們內心的情感變化、思維方式以及風俗習慣等,因此鑒于每個人的生活經歷和思考方式的不同,在表演的過程中難以避免的會出現差異性。面對這一問題,教育者應當予以鼓勵和正確引導,而不是去一味的糾正,按照相同的標準來將學生培養成舞蹈及其。基于此,在日后的高校舞蹈教學中,教育者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來演繹舞蹈動作,創造出輕松有趣、自由民主的課堂氛圍。例如,教育者可以給學生一個主題,讓他們自行編排舞蹈,與其他同學交流自己的奇思妙想。教育者應當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糾正不良習慣的同時,重點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為情感表現力的提升打下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舞蹈課程有著明顯的特殊性,教育者要保證基礎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同時給予學生足夠大的發揮空間,讓他們的情感表現能力得以全面提高,從而可以更好的融入到舞蹈作品中,發揮出更加優秀的舞蹈狀態。

[參考文獻]

[1]王芳芳.高校舞蹈教學中提高學生情感表現力的有效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8,10:62-63.

[2]李志曉.高校舞蹈教學中提高學生情感表現力的策略探究[J].大眾文藝,2016,01:234-235.

[3]翁閔.高校舞蹈教學中提高學生情感表現力的策略探究[J].科學與財富,2018,14:94.

[4]馬婧.高校舞蹈教學中提高學生情感表現力的策略探索[J].戲劇之家,2018,06:151-152.

作者:姜瑜芳 單位: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