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偏遠地區官兵心理健康教育問題
時間:2022-04-05 04:32:00
導語:深究偏遠地區官兵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部隊官兵邊遠地區有生活環境條件差,氣候條件惡劣,道路交通狀況差,信息閉塞,生活方式單調等特點。長年駐守在邊遠地區的官兵遠離城市和人群,孤獨、寂寞、壓抑使他們承受著相對其他部隊官兵更大的心理壓力。同時,由于在涉及官兵自身利益的看病就醫、培訓學習等問題上與實際期望差距大,以及官兵傾訴心理問題渠道少與心理問題未能得到有效及時疏導或誤將心理問題視為思想問題而延誤治療時機等原因,導致官兵心理健康狀況處于較低水平,影響部隊正常工作開展。因此,如何做好邊遠地區官兵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官兵的環境適應性,提高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確保任務順利完成,成為當前邊遠地區醫療衛生建設工作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地區官兵心理健康教育
一、加強組織領導,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現實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只有充分認清心理健康教育在邊遠地區官兵各項教育中的現實意義,才能有效預防官兵心理問題的發生。一是成立團以上單位的心理教育領導小組,負責邊遠地區官兵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問題預防策略制定,并負責對新兵入伍后進行二次體檢時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二是在營以上單位建立心理健康輔導站(室),指定1名分管醫療的領導負責,并配備1~2名兼職心理醫生,開通心理咨詢熱線,有條件的單位可以通過軍網進行網絡心理咨詢,并定期組織對邊遠地區部隊官兵進行經常性巡診,開展心理咨詢活動,及時了解官兵心理期望,評估官兵心理健康狀況,對有心理問題苗頭的個人進行專業心理疏導,預防嚴重心理疾病的發生;三是建立健全心理干預機制,依托軍地有利資源,對官兵因重大生活逆遇、人生重大危機、面臨重大抉擇的矛盾和創傷后應激障礙進行有效干預,防止因心理問題引發重大傷亡事故和刑事案件。
二、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輔相成
思想政治教育在部隊教育中的中心位置不可動搖,是部隊建設發展的第一生命線;心理健康教育在促進官兵個人發展上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是部隊建設發展的原動力。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相互滲透,相互融合,才能從根本上發現和解決官兵心理沖突和思想問題。一是逐步糾正心理問題就是思想問題的認識誤區,在與官兵交心談心活動中注意關注官兵的言語和非言語信息,聯系官兵所思所想,分清究竟官兵中的“個別人”是因思想問題還是心理問題而產生;二是不能片面地將官兵抑郁、焦慮、恐懼等情緒定位為單純的思想問題,而是應該進一步思考在邊遠地區惡劣環境中導致官兵這些情緒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加強人生觀、價值觀、理想信念教育,另一方面加深對官兵的理解、寬容和認同,找準問題的根源;三是在官兵面臨考學、復轉、晉升等關系個人利益問題上,正確引導和鼓勵官兵確立適合自己的目標,做出正確的抉擇,特別是對于義務兵階段的戰士,更要幫助他們努力獲得自我同一性,即確定自己在部隊中的位置,以及在戰士群體中的地位,以便盡早盡快適應在艱苦的邊遠地區工作。
三、加強人才培養,彌補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單一的不足
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實施者,心理衛生人員的專業性、權威性和可靠性是決定心理健康教育順利有效開展的前提。當前,邊遠地區團以上單位編制有兼職心理醫生,但有的卻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致使一些部隊的心理健康教育沒有得到正常開展。因此,加強心理衛生人員培養,使心理衛生人員發揮好其教育指導的作用,促進部隊官兵的心理健康。一是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的方式,一方面邀請軍內外心理教育專家授課培訓,另一方面選送人員到內地進修、學習,旨在大力提升醫務人員的心理診斷和治療技能水平;二是培養政工干部的心理咨詢技能,做到會做思想工作、會做心理咨詢的“兩會”,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結合來開展工作,彌補專(兼)職心理衛生人員數量的不足;三是在有條件的團以上單位成立心理測量小組,培養1~2名專門從事心理測量的醫務人員,以SCL-90、16FP等量表為基礎,對邊遠地區官兵的心理狀況進行測量、評估、分析,并建立心理健康檔案,作為掌握其心理健康狀況的依據。
四、著眼邊遠地區實際,開展針對性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稱為心理治療,因為不僅具有教育效果,同時還有治療效用。邊遠地區生活艱苦、枯燥、單調,官兵的抑郁、焦慮程度比其他地區官兵相對要高,加之看病吃藥難、休假探親路途艱辛的現實無形中加大了官兵的疑病心理和恐懼心理,因此在邊遠地區部隊中開展針對性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一是針對邊遠地區官兵心理特點編寫官兵心理健康手冊,并發放到各個單位,讓每個官兵充分了解自我,認識自我,審視自我并重新認識自我價值;二是針對官兵寂寞、孤獨、無奈等情緒開展性心理教育,鼓勵并引導官兵樹立正確的婚戀觀,糾正在戀愛問題上的無助、無望心理和婚姻問題上猜忌、疑慮過度的現象,解釋性幻想和性沖動等心理狀態在當前條件下的合理性,科學地指導官兵處理好生理需要與心理需要、現實條件與實際需求之間的矛盾,最大限度避免性心理障礙的產生;三是針對官兵訓練、執行任務所誘發的生理性心理疾病進行認知偏差糾正教育,身體治療與心理治療同時進行,打消官兵的不合理疑病心理,消除官兵疑慮;四是針對官兵生活枯燥乏味、單調無聊導致心情壓抑、生活無目標等問題使用音樂療法,以旋律舒緩、平緩心境的古樂為主,集中播放并進行指導性放松訓練,同時使文娛活動方式多元化、趣味化,幫助官兵平和心境,降低急躁、沖動、易激惹等情緒;五是針對邊遠地區心理戰,結合思想政治教育開展好以“反心戰”為重點的警示教育以及在復雜地形氣候條件下作戰演練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提升官兵在可能發生的戰事中的心理應激能力,確保各項任務順利完成。
- 上一篇:深究自然環境評價的心理學方法
- 下一篇:簡析人才價值的計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