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途徑探索

時間:2022-12-21 03:39:07

導語: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途徑探索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途徑探索

摘要:近年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當前由于獨生子女的急劇增多,不少家長片面地重視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致使幼兒身上不同程度地出現(xiàn)了許多心理健康問題,如:自私、獨立性差、缺乏耐挫力、自我保護意識差等。這些問題已嚴重影響了幼兒健全人格的發(fā)展。本文分析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現(xiàn)狀,闡述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途徑

心理健康教育是現(xiàn)代是幼兒教育的主題。幼兒健康教育的價值決定了其完全可以滲透于其他領域的教學中。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增加了兒童成長過程中的緊張因素,使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幼兒園教師、家長以及全社會日益關注的問題。在幼兒園各領域教育中抓住幼兒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為幼兒創(chuàng)設思考、操作和交流等機會,培養(yǎng)幼兒獨立進取的精神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1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現(xiàn)狀

目前,一些幼兒缺乏一定的口頭表達能力和主觀動手能力,究其原因就是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卻被人忽視。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1教育理念的缺失

幼兒教育的主體是多方面的,側重于對幼兒園硬件環(huán)境的建設,一味追求豪華來提升幼兒園的吸引力,忽略了幼兒健康發(fā)展真正需要的軟環(huán)境建設。

1.2教育手段缺乏專業(yè)性

當前,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多由非專業(yè)人士兼任。知識、經(jīng)驗不足和角色的混亂使得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質量無法提高。

1.3重智商輕情商

目前,在幼兒園講小學課的現(xiàn)象仍然存在。在對幼兒的教育過程中,往往偏重于幼兒的智力發(fā)展的培養(yǎng),忽略了對幼兒的情感和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為了迎合眾多家長的喜好,幼兒園都開辦了一些美術、樂器等特色班,最后導致:孩子們的熱情卻在沒有假期、沒有充分休息的幼兒時代被消耗殆盡。家長和老師根本沒有考慮到孩子的興趣和承受能力,使孩子們過早地進入不必要的“競爭”狀態(tài),導致其喪失了良好的心理素質。

2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2.1更新教育理念

幼兒教育是多方面的教育,幼兒園除了要加大硬件環(huán)境建設外,還要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讓幼兒學會用理智去控制情緒,在遇到心理沖突時學會合理地宣泄消極情緒。同時要發(fā)展幼兒健康的人際關系,幼兒的人際關系對于幼兒的心理健康發(fā)展關系重大。良好的同學關系有益于形成和發(fā)展幼兒積極的自我概念,并為幼兒今后適應社會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相反,缺乏與同伴交往的機會會使幼兒在今后社會生活中產生各種行為問題。另外,為幼兒營造寬松、自由、和諧的學習和創(chuàng)作環(huán)境。教師應鼓勵幼兒無拘無束地進行個性表現(xiàn)及藝術創(chuàng)作,并使幼兒在獲得經(jīng)驗的同時逐步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富有勇氣和熱情。因此,幼兒教育要運用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不斷激發(fā)其成功欲望,又讓幼兒從世俗中超脫出來接受審美教育。

2.2構建多元化教學手段

2.2.1社會性的培養(yǎng),逐漸改善幼兒的心理狀況:幼兒的社會性行為問題、性格和情緒問題等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心理障礙,要維護與增進幼兒的心理健康必須從幼兒的社會性抓起。一是進行情感教育:讓幼兒學會用理智去控制情緒,在遇到心理沖突時學會合理地宣泄消極情緒;二是發(fā)展幼兒健康的人際關系。幼兒的人際關系對于幼兒的心理健康發(fā)展關系重大。良好的同學關系有益于形成和發(fā)展幼兒積極的自我概念,并為幼兒今后適應社會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相反,缺乏與同伴交往的機會會使幼兒在今后社會生活中產生各種行為問題;三是開展移情訓練:移情亦稱想象自己處于他人的境地,并理解他人及他人思想及活動的一種能力。提高幼兒的移情能力能極大地提高幼兒的親社會行為的水平。長期以來,德育忽視了幼兒進行道德情感教育。幼兒德育工作應在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提高幼兒的各種親社會行為;四是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幼兒教師要與幼兒家庭的要求保持一致,共同糾正不良行為。幼兒教師即要理解幼兒、尊重幼兒,不管幼兒智力發(fā)育程度如何,都要平等對待,任何斥責、懲罰、諷刺都會給幼兒的身心健康帶來不利影響。

2.2.2注重個體差異:重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個別化生理和心理上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實施個別教育。一是開展個別輔導,每一個兒童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組成部分。需要通過案例討論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從大量的案例中揭示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規(guī)律性東西。二是開展兒童的心理治療。生活中往往存在幼兒發(fā)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因此正確認識矯治的全體性有利于提高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針對不同心理問題的孩子要實行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

2.2.3游戲活動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戲中能發(fā)揮增效作用。幼兒教師要十分注意在在一些象征性游戲中盡可能滿足幼兒的合理需要。“過度的教育”、粗暴的干預都會使幼兒的安全需要和成就感的需要受到阻礙。游戲是獨立性的培養(yǎng)的極好手段,在角色游戲中,幼兒通過活動學會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自我意識和合群情感的發(fā)展,采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角色游戲、體育游戲等讓兒童提高合作的能力。

2.2.4開展自我評價:幼兒期幫助幼兒調整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克服過低或過高認識和評價自我的傾向,有助于增強自我接受的意識。這是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在關注幼兒整體發(fā)展的基礎上努力發(fā)現(xiàn)幼兒點滴的進步,從而有效地開展教育。

2.3幼兒智力和培育幼兒的品質教育相結合:幼兒時期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倘使培養(yǎng)得不好,就會背離人的和諧發(fā)展的軌道。幼兒教育強調尋求幼兒的品行的培養(yǎng)和意志的樹立,通常心理健康的孩子不易被挫折和困難壓倒,因此,適應能力和對挫折的承受能力能讓每一個幼兒形成以自信、歡樂、奮發(fā)為基調的心理素質。在孩子經(jīng)歷挫折的同時,教師、父母應增強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同時幫孩子分析受挫折的原因,使孩子在經(jīng)歷挫折時能造就自己堅強的性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對于我們民族未來的發(fā)展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作者:張春玲 單位:蘭州七里河區(qū)秀川幼兒園

參考文獻:

[1]顧榮芳,薛菁華.幼兒園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張莉.兒童發(fā)展心理學[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Z].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4]顏巧英.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與方法[J].教育科學研究,2006,(6):57-58.

[5]潘海燕,楊再鵬.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與教師心理健康[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