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趨勢及對策
時間:2022-08-21 09:50:05
導語: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趨勢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是目前社會普遍關注的一個群體,一方面大學生是社會未來建設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大學生作為一群新興群體有著自己獨特的特點。在當前種種環境因素和社會環境下,一些大學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有相關研究表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已經不容忽視,高職大學生由于心理變化導致的情緒化、退學、厭學以及各種極端行為在逐年升高。所以,加強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高職院校教學工作中的一項迫切任務。
一、當前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
由于我國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開展較晚,缺乏成熟和豐富的教育經驗。同時,一些高職院校對自己的定位都是以技能知識教學為主,知識教學作為重點工作來抓,沒有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作用和意義。當前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些問題。
1.高職院校對學生進行心理干預具有被動性
《關于進一步加強個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各高校要主動肩負起大學生的心理輔導責任,引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一些教師都在忙于抓學習,抓工作,對學生本身來說不是很關心。往往都是學生已經發生了心理健康問題,教師才被動地采取措施對學生的心理進行干預和指導,這從根本上不能夠明確地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不能及時地發現和干預,導致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始終處于被動地位。
2.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成因的復雜性和高職院校把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能力不相符合
新時期,社會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人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同時由于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導致很多西方文化流入我國,很多不好的思想侵蝕著大學生,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這些和我國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背離的觀念會誤導學生。除此之外,隨著網絡技術和計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很多學生沉迷于網絡中。這些因素是導致高職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誘因。由于高職相關心理教育工作者的把握能力不夠,不能夠正確地認識到學生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不能進行正確地心理干預,阻礙了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開展。
3.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學生心理需求的多樣性不對等
通常,當前很多高校對學生進行干預,其方式都是單一的,往往是和學生進行交談,沒有認真分析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進行針對性、規范性和全面性的心理引導。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導致他們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就業、情感、個體思想的矛盾以及現實和理想的差距。但是高職院校單一的干預方式不能夠全面地、正確地引導學生,不能夠很好地開展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充分認識到當前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現狀之后,學校應該積極地判斷學生的心理發展趨勢,積極響應,制定相應的措施,充分有效地開展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高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趨勢
相關研究表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大學生受到社會的影響越大,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越多。針對這樣的情況,高職院校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開展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高職院校的學生健康管理工作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工作的持續開展出現的新的變化。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崗位的職業化、教育內容的綜合化和規范化、教育方式的多樣化以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球化,是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意識不斷加強的最終發展趨勢。
2.優化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首先,增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以教帶學,以學促教,不僅有利于增強高職院校教學工作者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更重要的是通過課程設置教學的方式能夠在源頭上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干預和正確引導,解決學生普遍的心理問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學校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相關教學資料的收集整理,使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其次,教師在課程中要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多種心理測驗和心理活動開展多樣化教學,不斷引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系統的、復雜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參與。但是最重要的還是高校對學生心理問題的把握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轉變和更新,只有高職院校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積極地采取措施,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地有效開展。
作者:謝新利 高春鴻 單位: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朱治文.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
[2]徐增杰,孫麗蘋.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現狀及對策研究——以浙江省為例[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4
[3]楊曉梅,孟 霞.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少數民族大學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以黑龍江省某高校為例[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4
- 上一篇:淺探優化學前教育途徑
- 下一篇:職業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