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
時間:2022-10-09 08:58:47
導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運用“互聯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通過線上與線下雙平臺學習,不斷增加課堂學習容量,激發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學科的學習興趣,改變傳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不足,讓學生在新時代互聯網背景下積極汲取營養,學習知識,成為身心健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關鍵詞:“互聯網+翻轉課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高校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心理學理論知識的來源,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可以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在高校學生中的廣泛傳播。探索高校富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適應時展的需求。
一、心理健康教育學科發展的問題
(一)心理健康教育學科發展緩慢。1988年以后,我國各大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詢機構如雨后春筍一般蓬勃發展,很多高校在市場的強大需求下按照相關的教育要求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學科。由于缺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經驗,學校的相關領導對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設備落后,教育內容與要求不規范,沒有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等,這些問題阻礙了心理健康教育學科的發展。(二)心理健康教育缺少專業的教育隊伍。大多高等院校擔任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人員主要是學生輔導員、班主任、心理學教師和心理咨詢師。學生輔導員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力軍,而專業的心理學教師和心理咨詢師人數極少且擔任著全校學生的心理學教學工作,對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難做出實質性的輔導。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教師隊伍不足。(三)教學內容單一枯燥。一些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內容枯燥,缺少心理健康教育學科的特色與魅力,不能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很多學生即使需要學習、想學習,也由于其枯燥的教學內容而不能堅持到最后。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開展得不規范,缺乏嚴格的制度保障措施,造成需要心理健康咨詢的學生因得不到滿意的咨詢而喪失學習心理健康教育學科的信心。在高校學生遇到心理健康問題的時候,有80%的學生選擇與同學溝通或者向朋友傾訴以獲得解決辦法,僅有2.5%的學生向學校的心理咨詢機構進行咨詢。其原因,有很多同學表示,當同學們遇到心理健康問題時,需要向心理咨詢機構咨詢相關問題,但是很多時候由于老師太忙或者不在咨詢室,導致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長此以往,便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失去了信心。(四)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平臺沒有發揮應有作用。進入信息科技時代,很多高校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學科課程設置的時候,會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平臺。很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平臺缺少本校的特色,不能滿足高校進行網絡心理健康教學的需要,僅僅將這些網絡平臺用于心理健康信息或心理健康咨詢與測試。
二、“互聯網+翻轉課堂”模式應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義
(一)“互聯網+翻轉課堂”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順應了時代的發展根據北京的第3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12月底,我國的互聯網網民規模達到全國總人口的50%,互聯網的普及率也達到50%。其中,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數量達到5.57億,占網民總人數的85.8%。大量使用網絡的網民年齡一般在18~29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人數占到網民總數量的31.5%。通過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網絡已經成了當代青年人了解外界事物,接受時展信息的重要手段。對于高校大學生來說,他們通過網絡平臺交流情感、獲取信息、休閑娛樂、分享心情。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廣泛運用基于網絡為基礎的“互聯網+翻轉課堂”模式,是當代教育的需求,也是時展的趨勢。(二)“互聯網+翻轉課堂”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學生心理發展之需互聯網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在互聯網中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全新的自我,他們可以在虛擬世界中構建理想的自我,應用廣泛的網絡信息,發揮自己的特長,不斷提高自己的個人價值,以得到更多網民的關注和認同。但是實際生活環境中的“現實我”與“網絡我”的實際差別較大,容易使學生形成巨大的心理反差,很多學生在現實中具有挫折感與失敗感,他們會到虛擬網絡世界進行排遣,有時甚至會在網絡中以“隱形人”的身份做出道德失范的行為。“互聯網+翻轉課堂”的心理健康教育對大學生顯得非常重要,應該充分發揮網絡平臺的優勢,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加以輔導,幫助他們身心健康發展。
三、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互聯網+翻轉課堂”教育模式的構建
(一)創建網上心理健康輔導模式。高校應充分發揮校園網絡的作用,開設心理咨詢網,建立健全網上心理健康輔導模式,為學生進行網上心理健康教育輔導。一是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將心理健康教育學科相關的理論知識制作成相關的宣傳網頁,將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制成視頻宣傳資料,以此將心理健康教育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向學生普及;二是利用電子郵件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咨詢、網上心理問卷調查,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情況進行檢測,對數據進行詳細記錄,然后將這些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三是借助網絡電話以及音、視頻教育資料對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與教育,消除學生的心理煩惱與困惑,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二)創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主要分為以下三個環節:1.問題引導環節。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與分析,在學生已具備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提出熱身性的問題,然后播放音、視頻,將娛樂性比較強的心理健康話題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這一環節了解與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引導學生對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初步思考。2.觀看教學視頻環節。觀看教學視頻環節主要由學生自主進行,旨在讓學生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視頻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對心理健康教育學習體系形成一個系統的認識。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平臺,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初步檢測。可以設計不同的教育主題活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在線測試,由教師公布最終測試的結果,并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的問題。3.問題解決環節。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教師應將學生不懂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然后與學生一起對這些問題進行交流討論,也可讓學生組織討論小組自行解決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對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進行深化教學。通過對高校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讓學生體驗到生命的意義。(三)將“同伴教育”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補充。心理健康教育中“同伴教育”主要包括班級活動、興趣小組、朋輩輔導等教育模式。“同伴教育”對解決高校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問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無可替代。學生在日常生活與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健康問題,很多時候“同伴教育”能夠很好地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調節劑,解決實際問題。
四、結語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構建“互聯網+翻轉課堂”模式,能夠有效彌補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順應時展的需求。通過線上線下教育模式的互補,能不斷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峰麗.基于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D].南京:南京郵電大學,2011.
[2]劉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探究[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7(2):110-111.
[3]任艷妮.大眾傳媒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有效性研究[D].西安:西北工業大學,2015.
[4]張舒.探析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徑[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29(3):87-89.
[5]周姣.網絡時代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研究—以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為例[D].南京:東南大學,2017.
[6]李小林.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與途徑[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7(1):116-118.
[7]沈宏穎.心理健康教育微課程的構建研究—以西南交通大學為例[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5.
[8]趙琳.當代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理工大學,2007.
作者:王淑芳 單位:河南經貿職業學院
- 上一篇:氣象信息系統雷電防護方法
- 下一篇:國外護生人文素養藝術教學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