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探討

時間:2022-08-05 03:03:44

導語: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探討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院校的一項重要工作。特別是在突發公眾事件中發生時,如何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做好預警與干預工作是有效預防學生心理問題,提升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應對心理健康危害的重要工作。本文探討了高校突發公眾事件的主要類型與特征,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闡述了在突發公眾事件時,高校做好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心理健康;突發事件;學生健康教育;管理工作

21世紀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學校數量不斷增長,在校學生人數也穩步提升,面對突發公眾事件如何應用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值得當前高校深入研究。

一、高校學生突發公眾事件主要類型與典型特征

高校學生突發公眾事件的主要類型有下述幾種:一是傳染性疾病類公眾事件;二是國內外重大事件導致的學生公眾行為;三是學校由于管理問題未能得到有效解決而引發的學生沖突事件;四是自然災害類所導致的突發事件;五是由于人為因素所造成的恐慌、惡意報復等突發事件;六是由于心理壓力,如就業、家庭等因素導致的心理問題不能有效解決,最終出現的波及面較廣的公眾事件。高校學生突發公眾事件的典型特征是:一方面,主體比較特殊,學生為主要群體,雖然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但其國家或民族熱情強烈,責任感較高,思想容易偏激,也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和利用。另一方面,事件社會影響大,傳播速度快,容易發酵或輻射,在校園內極易由個體傳播到學生整體散發入社會,影響性極其廣泛。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相關規定,有效保護學生心理健康是其中一項重要任務。特別是在《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中,也已經明確將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作為一項重要發展目標。因此,通過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管理工作,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心態,是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點工作。特別是隨著當前高校的持續擴招,大學生所面臨的就業壓力逐漸增大,由此便伴隨著出現了一些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事件。如何有效幫助學生克服一些負面因素的影響,規避心理焦慮、盲從、懶惰等常見問題,杜絕學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影響,是當前高校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強化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指導與教育,力爭培養出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的人才,是符合當前教育法及教育改革發展綱要的重要目標和重要內容。

(二)協助學校構建和諧的大學校園

構建和諧校園是高校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促進高校發展與完善的重要工作,特別符合當前高校自主創新能力及綜合素養培養的重要目標。在促進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健全心理,對于協助學校構建和諧氛圍具有良好的作用。特別是面對一些突發性公共事件,對高校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或正常秩序損傷而言,依托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切實將這種損害降低到最少。特別是在以學生作為教育主體的高校中,如何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的個性化,提倡和諧校園與健康心理之間的平衡與發展,有助于學生融入校園整體文化,幫助學生構建有效的心理健康防線,協助學校構建和諧的校園是心理健康教育所體現的重要內容。

(三)促進推動社會和諧穩定與發展

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促進學生緩解人際關系、調節人際沖突,特別是在構建和諧社會穩定發展中能夠起到充分的促進與保障作用。高校教育中必須要重視學生的心理素質的培養,在學生道德素質、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及專業素質培養過程中,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始終,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促進社會的穩定。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中小學階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夠讓學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心理素質適應于角色的轉化,在從校園轉向于社會過程中適應不同的環境,有效應對校園與社會之間的差異化。特別是在調整學生就業心理壓力時,具有典型的作用與良好的價值。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切實幫助學生有效應對環境的變化,促進社會的穩定和諧與發展。

三、高校做好突發公眾事件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

(一)構建良好的心理咨詢機制

為了有效促進高校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深入開展,就必須要切實構建良好的心理咨詢機制,搭建良好的心理咨詢平臺。由于學生在面臨突發性危機時,會不同程度地產生某種焦慮情緒和恐慌心理,要及時將心理干預納入心理事件防控整體部署,加強心理疏導。學校要及時了解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在防控的不同的階段,提供及時的心理干預,盡量減少對學生的心理影響。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成立的“暖陽心靈驛站”以及“晨曦心靈社團”,通過開展線上心理防御知識的普及,普遍性強化心理健康安全意識、針對性開展心理安全教育,不斷完善相關工作機制,對學生存在的各項問題予以分類并加以疏導,能夠把突發公眾事件對學生心理的影響降至最低,由此保證學生能夠得到良好的幫助。

(二)提高心理健康的師資水平

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就必須要從學校層面給予良好的師資力量支持。首先,學校必須要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到相應的高度,從教育政策支持以及心理健康課程的安排方面給予一定的重視,例如必須要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學生必修課程。其次,心理健康教師必須要有專職的教師擔任,而且還應該取得相應的心理咨詢證書,具備相應的教學資質。以此才能促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長遠發展和深入開展。最后,還必須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團隊的培養,注重增加心理咨詢教師的專職人數,開展心理干預專業培訓,加強素質水平提升,打造專業化、科學化、人性化的心理咨詢師團隊,從而更好地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

(三)強化輔導員教師隊伍建設

高校輔導員不僅擔任學生的引導者與管理者的角色,更重要的是肩負著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橋梁作用,也可以說是學生利益的代言人。有效應對高校突發應急事件,就必須要充分發揮輔導員的作用。一是要強化輔導員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培訓。幫助輔導員能夠有效掌握突發事件的預警及處置的有關流程,特別是對一些突發事件處置預案要能夠有效運用。二是必須要強化輔導員教育心理知識的培訓,從關心愛護學生的角度促進學生能夠感知輔導員的關愛。三是要注重輔導員對于社團活動的參與作用。通過輔導員融入學生的社團活動,來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動向,以此促進輔導員對學生的號召力、組織力及管理能力的提升,實現突發事件的應急與處理能力。[2]

(四)強化應急突發事件的預警

面對突發公共事件,做好學生的心理教育管理工作,就必須要注重構建完善的應急突發事件預警機制,通過建立相應的管理體系與制度,加以合理的預防措施,才能將突發事件的負的影響降低到最小。一是要注重校園安保相關制度,從巡查巡檢、消防安全、大型活動應急事件等方面強化應急預案的制定及演練,切實保障各項預案能夠隨時啟用;二是要注重校園網絡的管理,特別是對于校園網絡中出現的不屬于社會發展穩定的內容,需要及時進行管控,幫助學生抵御這些不良信息對于學生心理的影響與侵害;三是要注重校園食品安全衛生管理制度,對校園及周邊餐飲機構的食品安全方面注重定期的抽查檢查,杜絕食品安全衛生事件的發生;四是,對于已發生的具有社會影響力較大的公共事件,學校要及時做好宣傳及思想引導工作,避免學生受到非正規渠道信息的干擾,降低正確的判斷能力。

(五)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

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不能單純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開設,必須要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等活動,密切聯系緊密對接,切實將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融入專業教育之中,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工作的成效。一方面,要注重對于典型事件的經驗總結,特別是對于一些常見心理的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對策,學校要及時組織經驗總結與預案完善。根據事件的緊迫程度以及輻射范圍做好預案的修正,切實引導學生能夠有效提升心理素質。另一方面,還需要注重對于特殊群體學生的密切關注。例如,對于貧困大學生這個特殊群體,尤其人際關系通常欠佳,學校就必須要建立相應的貧困學生關注與幫扶平臺,以此改善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和心理素質,對于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給予更多的關注,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心理與人格。

(六)建設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

強化學生心理健康管理教育工作必須要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建設。高校應該將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納入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定期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測試與測評,并把相應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納入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針對心理敏感的學生重點開展心理安全教育工作。特別是有心理病史、有心理問題傾向的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弱,易出現敏感多疑、失落消極、過激易怒等負面心理,他們在心理自助與疏導方面技能相對欠缺。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間,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商貿學院的心理工作站“暖陽心靈驛站”能夠做到及時疏導,有專門對接,給予正確的心理安全知識和心理關懷等,幫助學生走出的心理暗區,正確且樂觀看待現在和未來的事物。此項工作充分體現出了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與指導性。

(七)開展豐富的心理健康活動

高校還應該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開設以心理健康為主題的趣味心理活動。趣味心理活動相比其他形式的心理知識宣傳具有參與度高、氣氛活躍等特點,讓學生們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學習到相關知識,并增加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們在參與中不僅可以加深印象,更能活學活用,不拘泥于固定形式,可以有心理座談、心理知識競賽、心理沙盤、心理康復方法討論等形式。特別是對于學生的戀愛、生活、學業的方面遇到的一些常見問題,學校給予針對性開展心理健康活動,就能夠有效調整學生的情緒,合理排泄心理壓力。通過專業化、科學化、人性化的心理輔導,能夠切實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深度開展。特別是通過開設心理支持熱線和網絡咨詢熱線,能夠有效幫助學生遠離抑郁,調整心態。

四、結束語

在突發公眾事件中,高校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就必須要注重構建良好的心理咨詢機制,提高心理健康師資水平,強化輔導員隊伍建設,強化應急突發事件預警,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建設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開展豐富的心理健康活動。只有多措并舉、家校共育,才能夠切實促進學生心理健康,使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龔燕,張明志,陳娟.我國現階段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路徑的選擇[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36(24):22-25.

[2]吳建強.基于學生發展的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構建——以江蘇省部分高職院校為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22):67-70.

作者:趙春燕 單位: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