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師資信息素養數據挖掘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15 03:43:00

導語:學前教育師資信息素養數據挖掘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前教育師資信息素養數據挖掘分析論文

一、研究背景

20世紀90年代以來,教育界出現了以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為特征的發展趨勢,國內學者稱之為教育信息化。教育的信息化逐漸成為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平臺,而學前教育是整個教育大廈的奠基石,它的信息化對整個教育信息化起著強大的推動作用。教育信息化是一個系統工程,有了好的軟、硬件環境,教師們具備較高的信息素養,對于教育信息化的推進有著重要意義。

信息素養,通俗的理解是對信息的搜索、加工、處理,再結合自己的知識結構,對信息內化,提出自己的看法。這種素養、能力在網絡時代顯得尤為重要,也是幼兒教師朝專業化發展的重要素質。幼兒園教師的信息素養應當是“知道如何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以獲取相關學前教育教學信息,創造性地開發、豐富幼兒園教育資源,合理、靈活運用多種信息解決幼兒園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技術技能”。

泉州兒童發展職業學院,是閩南地區重要的學前教育培養基地,每年都會為社會輸送300~500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分布在閩南、閩西和閩北等地區,為提升海峽西岸的學前教育質量做出貢獻。為適應學前教育信息化進程,學院每年都會舉辦幼兒園信息技術師資培訓,培訓內容從以前單一的辦公化軟件應用基礎,發展到現在的多媒體軟件應用、課件制作等更高技能。

由于幼兒園教師多來自閩南三地,數量龐大,可以利用深度訪談、網上問卷、網下答卷等多種形式收集所需的信息,從而建立起相關的數據庫。隨著調查研究的展開,數據資料和信息量將會急劇增大。以泉州地區為例,截止到2004年共有幼兒園604所,加上各種幼教機構,將達到700個單位,一個普通幼兒園一般師資有40人左右,這樣單單泉州地區從事幼教行業的人員就有近3萬人,而每個教師的數據資料包含有多方面,其中包含著巨大的信息資源。要如何合理地、高效地挖掘出這些數據之間的關系,從而為我們的教育培訓提供指導,單靠傳統的數據分析手段是無法勝任的。因此結合筆者的實際工作以及所在單位的需要,引入一個新的研究方向:面向學前教育師資信息素養數據挖掘技術研究。

數據挖掘,現在已經在一些領域上得到成功的應用,在高層次的教育管理領域的應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不僅是師范院校、綜合大學,包括很多大公司、大企業也參與到這項造福未來的事業中。

在學前教育管理領域上,數據挖掘還是個全新的課題。本文將利用數據挖掘方法,分析被研究對象——幼兒園教師在使用信息技術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信息素養,包括:

1.個人信息意識與態度,包括教師的業務能力、信息環境建設,以及教師的信息意識,利用信息手段解決工作和生活問題的主動性。

2.個人信息知識和技能水平,包括教師多媒體軟件使用情況、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網絡技能、知識技能與課件制作的能力。

3.個人信息素養綜合因素以及學習目標,包括信息化教學意識、信息道德與安全、信息技術培訓要求以及信息技術困難。

通過對以上三方面的研究分析,我們希望能從中找出影響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的主觀和客觀因素,從而指導教師信息技術培訓方案的制訂,更有助于學前教育師資職前教學計劃的制訂以及培養目標的調整。

二、教育領域的數據挖掘技術應用現狀

在教育管理領域內,數據挖掘技術正在慢慢地被推廣,主要是應用在圖書管理、教務管理、教學評價、數據分析等事務中,但總體上研究不夠成熟。當前國內各大師范院校也意識到數據挖掘的重要性,在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方面均開設了“數據挖掘”等相關課程,如南京師范大學的“Web數據挖掘與推理”、“數據庫與數據挖掘”等課程。隨著關聯分析、聚類、概念描述、偏差檢測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數據挖掘必將在教育領域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同時隨著人們對這一技術的日益關注,相信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范圍也會越來越廣,從而快速推進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在學前教育領域內,由于管理人員在技術上的不足,數據挖掘的相關應用基本上是空白,更多的是利用Excel圖表或SPSS等工具對調查結果進行簡單的匯總分析,得出結論。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學前教育界的專家也開始注意到信息素養的培養問題,并對幼兒園教師信息素養進行調查研究,但對于得到的數據、問題之間的內在關聯、相互制約等關系,沒能進行更有意義的發現、推理。

三、研究意義及方法

在學前教育領域中,作為主體的幼兒教師是一個特殊的年輕群體,她們普遍學歷不高,研究水平有限,學習能力也不如中小學教師,但卻是個充滿朝氣、積極向上的群體。由于特殊的教育環境、教學對象,使得她們需要借助更多高效的教學手段、教學模式來豐富課堂,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而信息技術正是最好的工具。因此,如何加強幼兒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幼兒教師的信息素養,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筆者已通過調查問卷、網絡答題等方式,不斷地收集、積累相關數據,構建數據庫,而如何利用有效的途徑,并從這些數據中發現有用的信息,進而對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改革提供指導,有著長遠的意義。

因此,本次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可以概括為:

1.持續地通過問卷調查,網絡答題等方式獲取數據,形成“學前教育師資信息素養數據庫”,并結合個別訪談形式,探討泉、莆、廈、漳、龍巖等地幼兒教師信息技術整體水平;

2.根據領域專家要求,將各因素分成11個挖掘問題,并利用挖掘工具探索各因素之間的關系;

3.設計數據挖掘模型,利用數據挖掘工具,對不同的挖掘問題分別采用關聯規則、聚類方法進行研究;

4.探討不合理規則,利用測試數據集對挖掘結果進行檢驗;

5.挖掘結果可視化、直觀化,方便用戶對結果的理解。

參考文獻:

[1]杜安平,周期玉.Big6與當代大學生的信息素養構建[J].實踐研究,2006,(6):730-734.

[2]戴瑩.東臺市幼兒園教師信息素養調查研究[C].江蘇省2005年度學前教育優秀論文,2005.

[3]王鐵軍.數據挖掘技術在教學評價系統中的應用[J].現代計算機,2005,(3):11-14.

摘要:學前教育師資信息素養是特指幼兒園教師如何利用計算機和網絡等信息技術獲取相關教學信息,并創造性開發、合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從而解決實際教學問題的技術技能。從數據挖掘的角度,根據個人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以及學前教育師資信息素養的特點,將研究對象分解成三個部分,并提出研究的意義和方法,為進一步研究打好基礎。

關鍵詞:學前教育;信息素養;數據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