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專業英語師資培養策略

時間:2022-05-20 10:09:06

導語:學前教育專業英語師資培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前教育專業英語師資培養策略

摘要:幼兒英語的熱門化是學前英語教育的一大趨勢,也是家長們的眾望所歸。但目前幼兒英語教師的專業素質仍然制約著幼兒英語教育的發展。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出合格乃至優秀的幼兒教師。本文就目前幼兒英語教師的現狀并結合我院學生的特點旨在提出學前教育專業英語師資培養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學前教育;英語;師資培養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學前教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國家政府工作報告也強調大力發展學前教育。同時隨著我國世貿組織的加入,經濟的日益全球化,學前教育也逐漸與國際接軌,英語在各個幼兒園廣泛開設。很多幼兒園把英語教育作為幼兒園教育內容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有些大型的私立幼兒園甚至使用雙語教學,吸引更多孩子家長的關注,他們把英語教育、雙語教育作為一種特色品牌推向社會。幼兒英語教育已經成為21世紀學前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一門逐漸崛起的新型教育。那么如何保證幼兒英語教育的質量呢?說一千道一萬,教師素質是關鍵。我院是培養幼兒教師的搖籃,既有初中起點的五年制大專學前教育專業也有高中起點的三年制大專學前教育。我院肩負著為吉林地區乃至吉林省輸送合格幼兒教師的重任,那么如何提高我院學生的英語素質一直是我院致力解決的問題,筆者根據當前幼兒英語教師的現狀并結合我院學生的實際情況談談學前教育專業英語師資的培養。

一、幼兒英語教師現狀

由于國家對學前教育的重視,明確聲明沒有幼教資格證不能上崗,所以70%的幼兒教師學歷達標,城市的幼兒園會更好一些。雖然教師的學歷達標,但是很多幼教老師的英語水平很低,無法用英語自然、流暢地與孩子進行簡單的口語互動,他們只是讓學生反復機械地操練和重復。很多老師說的是漢語式英語,語音、語調不夠標準,不夠規范。幼兒天生就有很強的模仿能力,由于老師的語音面貌不夠地道,給幼兒沒有起到正確的示范作用,所以導致幼兒的語音面貌也很差。此外,很多老師沒有掌握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的特點,教學方法過于小學化,甚至是成人化,課堂上缺少在快樂中學習英語的氛圍,久而久之,幼兒對英語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有些老師為了讓家長看到教學效果,教學向應試化方向發展,完全不符合幼兒發展的特點;英語教學機制不完善,缺少循序漸進環節,有裝點門面之嫌;有一部分幼兒英語教師對園里開展英語教育活動缺少正確認識,他們認為幼兒只要記住幾個英語單詞、會說幾個簡單英語句子或會唱幾首英語兒歌可以了。總體來說幼兒英語教師隊伍過于年輕化,教齡普遍不長,沒有老、中、青、合理的教學梯隊,缺乏老帶新的團隊,所以他們普遍教學經驗不足,課堂上缺少教學機智,在處理教學內容上不夠流暢,教學技能也相對薄弱。以上這些因素都制約著學前英語教育的發展,我們當今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提高教師的素質,我結合本院學生的特點,覺得師資培養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二、培養合格幼兒英語教師的策略

1、注重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

師范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是未來的幼兒教師必須具備的,它是有效完成教學任務的最根本保障,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都無法比擬或替代的,它將作為一種巨大的教育正能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當然學生的良好品質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需要長期的培養。尤其是在我院生源質量不斷下降,學生不愿學,老師授課難的情況下,更應該抓好學生的品質建設。首先,我們在課程設置上做了改革,多增加一些能陶冶學生情操,讓學生修身養性的專業必修課課時,主要包括音樂、美術、舞蹈、書法、公關禮儀等必修課。這些課有利于學生思想品德的提升,并且能全方位地訓練學生的儀態、言行、坐姿、教態等,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氣質,讓學生真正地達到內在美與外在美的和諧、統一。其次,呼吁榜樣的力量,傳播正能量。無論是在什么朝代,哪個國家,榜樣的力量是絕對不能忽視的,每一位榜樣的后面都有一大批追尋者和效仿者。我們可以定期邀請市內有名的幼兒教育專家,管理經驗豐富的幼兒園園長、教學優秀的幼兒教師來我校進行講座,從理論和實踐上給學生以指導,并和學生零距離接觸、面對面地溝通,解決學生的困惑。如果是我校的畢業生回歸言傳身教,效果更好,更有說服力,更容易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對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有著更強的示范作用。

2、采用模塊教學實施培養計劃

在師范專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中培養合格的幼兒英語教師,我們既要考慮課時的安排,又要從幼兒英語教學的實際出發,如果我們想在規定的學時內富有成效地培養出勝任幼兒英語教學的合格教師,我們必須統籌規劃,按模塊分階段地完成培養計劃。第一模塊針對的對象是學前三年制大專一年級學生和五年制大專一、二年級的學生。這一模塊教學是基礎英語教學,采用的教材是清華幼兒英語和新概念第一冊。這部分教學主要是訓練學生語音同時兼顧聽說讀寫的能力以及基礎知識的拓展。在教授同時教師要貫穿幼兒日常英語及課堂用語,使學生耳濡目染,靈活使用。最終考核目標要求學生達到語音標準、語調正確、語速適當。在這一模塊學習的過程中還要提高幼師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讓他們掌握正確的幼兒英語學習策略,培養其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和英語思維習慣。同時加強德育滲透,讓學生了解幼兒英語教師肩負的責任和所需的素質。第二模塊教學針對的對象是學前三年制大專二年級學生和五年制大專三年級的學生。教學除了有基礎英語課之外還開設了幼兒英語教法課。在基礎英語課上還要繼續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學生的英語發音具有標準示范作用,并能夠使用幼兒日常英語會話和課堂用語。在幼兒英語教法課上,主要是對幼兒英語教材進行分析,讓學生熟悉教材中的重、難點,使學生初步掌握TPR等英語教學法并教會學生一些肢體語言、兒歌、簡筆畫、制作頭飾等教學手段。這樣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初步掌握了幼兒園英語教學模式;在學生這個階段我們還為他們提供了三周的見習活動,讓學生親自下幼兒園感受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向園內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帶班方法。這時學生可以將在校所學的心理學、教育學等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并把自己的英語專業知識和英語教法與幼兒園內的實際授課情況相對比,看看自己有哪些優勢又有哪些不足。在見習過程中要加強與幼兒的接觸,與幼兒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并堅持每天寫一篇見習日記,把自己一天觀察到的有價值的事件或突發事件記錄下來,并談談感想和體會。學生見習結束回到學校后,我們要及時召開見結大會,同學之間互相交流,談體會,以促進學生盡快的進入教師的角色。第三模塊的教學針對的是學前三年制大專三年級學生和五年制大專四年級的學生。這一模塊的教學內容主要是針對培養學生的教學技能而開設的。在這一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最終能用英語進行授課,能獨立備課、寫教案,很好地駕馭教材,熟悉中西文化差異,并能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授課。進一步加強學生教育理論的學習,會用兒童語言與幼兒交流。這一模塊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組織學生去幼兒園進行為期6周的實習,把學生的專業知識與實踐真正的結合起來。這個實習活動和見習活動是完全不同的,它不再是觀摩活動,而是在園中真正充當配班老師的職責,幫助主班老師管理學生的生活、飲食甚至是教學。為自己畢業的教學打下牢固的基礎。在學生實習結束后,可以在學校進行優質課評選,選出一批優秀的實習生,為用人單位提供生源。

3、通過技能考核或競賽活動,促進學生技能的提高

專業技能既是幼兒英語教師的立足之本,也是求職時最有效的“名片”。所以在校學生練好專業技能是關鍵。學校除了組織學生鋼筆字、粉筆字、毛筆字和普通話常規的技能過關考核外,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還要進行英語語音、英語字母書寫的過關考核。考核成績可以分為合格、良好、優秀三個等級,這樣有利于激勵學生達到更高的目標。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根據各個年級的特點舉辦不同的競賽活動。如對于新生可以組織新概念模擬背誦大賽,有利于他們正確的語音面貌形成;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可以組織幼兒英語兒歌大賽或是英語短劇表演,來增強學生的表演能力;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可以舉行說課比賽,讓學生就指定某一課內容說出重點、難點、教學思路、課時的安排等,有利于學生對教材的進一步把握。我們還可以讓學生積極參加市里舉辦的英語風采大賽,學生可以在講故事,朗誦、演講、唱歌等幾個方面全面鍛煉自己,提高英語技能。學校每年還要舉辦畢業生基本功匯報演出,邀請市里相關領導及各大幼兒園園長及其他用人單位領導前來觀摩,并提出寶貴意見。同時也為我校畢業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臺,為用人單位提供了選人的平臺,有利于兩者進行雙向選擇。實踐證明,我校每年都有一定量的畢業生在還沒畢業的時候就和用人單位簽約了,并且反饋回來的信息很好。總之,目前幼兒英語教育的很多方面還不夠成熟和完善,這需要我們政府各部門的大力支持,還需要整個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努力,也是我們英語教育研究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作者:金海瑛 單位:北華大學師范分院

參考文獻:

[1]周兢.對我國學前兒童英語教育定位的思考[J].學前教育研究,2004,(12).

[2]楊文.幼兒英語教學法[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6.

[3]朱藍輝.初探幼兒英語師資的培養[J].考試周刊,2009,(8).

[4]李桂雙.論幼兒園英語師資現狀及培養對策[J].蘭州學刊,2005,2.

[5]楊文,梁勛.幼兒英語師資培養的實踐和探討[J].山東教育(幼教版)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