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網絡應用水平現狀及策略探討論文
時間:2022-01-04 03:46:00
導語:青少年網絡應用水平現狀及策略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絡在青少年的學習和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但是目前我國青少年網絡應用水平仍處于低級階段,互聯網強大的學習功能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另一方面網絡犯罪現象也越來越嚴重,所以增強青少年的網絡素養,提高青少年的網絡應用水平迫在眉睫。
關鍵詞:網絡素養;研究性學習;網絡思想道德
一、提高青少年網絡素養及網絡應用水平的必要性
隨著互聯網的昔及,上網的學生越來越多,目前我國18歲以下的青少年網民已達2300多萬,高中學生的普及率超過50%。但是,相比歐美國家,我們青少年互聯網的應用水平仍處于初級階段。互聯網強大的學習功能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網絡成癮,網絡犯罪現象也越來越嚴重,這也反映出我國青少年既未適應互聯網上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也未獲得相應的互聯網應用知識指導。因此,提高我國青少年的網絡應用水平,增強青少年的網絡素養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二、我國青少年網絡應用水平的現狀分析
青少年既是網絡的主要使用群體和受益群體,又是推動網絡發展的巨大力量。網絡的應用和發展為青少年的成長帶來了無限廣闊的空間,成為青少年學習知識、交流思想、休閑娛樂的重要平臺。目前我國的青少年學生應用網絡主要集中在瀏覽網頁、聊天,看電影和玩游戲。少部分人利用搜索引擎來查找資料進行學習,但對數字圖書館的使用能力很欠缺,信息的搜集,分辨篩選,處理加工的能力不夠,不能很好的整合處理信息,獲取需要的知識。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創造與設計的能力就更低了。
另一方面,網絡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不容低估。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嚴重毒害了青少年思想;許多內容低級、庸俗,主題散漫的聊天室,也會影響青少年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注意力;而網絡成癮已經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秩序;由于缺少自護意識和安全意識,網上交友不善,帶來了很大的危害;利用網絡知識態意妄為,破壞網絡秩序,網絡道德缺失,網絡犯罪現象日益嚴重。同時,網絡空間充斥著大量的虛假信息,由于青少年的知識結構不完整、心理發展水平不成熟、社會閱歷缺乏,他們對網絡缺乏理性的識別能力,無法辨別網絡信息的真偽,往往不假思索的去接受這些信息而很少產生質疑。這樣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對信息的有效獲取,長久還會影響學生的分辨和思維能力。所以提高學生的網絡應用水平,增強青少年的網絡素養已經是當務之急了。
三、提高青少年網絡應用水平的對策分析
青少年網絡應用水平低也反應了青少年網絡素養的缺失,要提高網絡應用的水平,必須提高其網絡素養。網絡素養指的是網絡用戶在與網絡的接觸與交往中所習得的正確使用和有效利用網絡的技巧和能力。信息時代青少年應該具備的網絡素養包括:
①了解計算機和網絡的基本知識,對計算機、網絡及其使用有相應的管理能力。
②具有發現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③具有創造和傳播信息的能力。能夠創造有意義的信息,善于表達自己的思想并懂得網絡禮儀,熟練處理網上人際關系。
④具有保護自己安全的能力,能夠處理不良信息,保護自己不受侵害。
⑤能夠發現并利用網上有利于自己成長的信息或功能,有效地利用網絡促進發展。
那么如何培養青少年的網絡素養以提高青少年的網絡應用水平呢?可以采取以下幾點措施:
(一)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提高全社會對網絡素養的認識
目前我國網民的整體網絡素養很低,技術層面上表現為網絡運用能力差和區域性發展不平衡,認識上還沒有形成正確的網絡信息的道德意識,網絡法律和道德觀念不強以及不同程度上的網絡依賴等方面。要提高全社會對網絡素養的認識,一方面可以通過媒體宣傳和推廣活動讓人們了解網絡素養的內涵,提高全民對網絡素養的認識。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加強社區教育、鼓勵民辦教育等形式,加強對網民的網絡技術、網絡道德方面的教育,從而提高全社會公民的網絡素養。
國家和社會不僅要從政策上引導青少年正確地使用網絡,健康上網,還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來保障青少年上網的環境,制定一系列的網絡法律法規,增強青少年自覺抵御網上不良信息的意識,引導廣大青少年文明上網,營造全社會關注青少年網絡生活環境的氛圍,為未成年人創造一個良好的健康的綠色的網絡環境。社會、學校和家庭應齊抓共管,肩負起社會責任,共同解決青少年上網成癮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網絡成為青少年成長進步的階梯。
(二)正確引導學生,增大監管力度
家長和學校應該正確引導學生使用網絡,幫助他們形成正確使用網絡的態度,網絡不是依賴沉溺的對象,而是他們完善自我走向成功的工具。要幫助青少年制定上網計劃,實行自我約束,對于缺乏自制能力與分辨能力的小學生和中學生,一方面要嚴格控制其上網的時間和瀏覽的網頁,還要定期查看瀏覽過的網頁,發現問題及時引導。另一方面,要引導孩子將興趣轉移到對技能的鉆研上來,比如鼓勵孩子參加網頁設計大賽,利用網絡自學等。教師應多向學生推薦一些好的學習網站,配合學科的教學,以任務驅動的方式,促使學生有目的使用網絡學習。當青少年出現沉溺網絡的傾向時,老師和家長不能簡單粗暴的以堵的方式來管理,因為這樣容易讓學生產生逆反心里,而應該有利輸導,采取一些積極有效的措施來引導學生作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同時,家長應加強自身網絡素養的提高,不上黃色等不良信息網站,給孩子做個良好的榜樣。更要多關心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注意多和孩子溝通,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網絡就是因為家庭的不和睦,缺少關愛,繼而在網絡中尋找精神寄托。實驗證明,目前幫助青少年戒除網癮最現實、最及時的方法就是通過親子互動、心靈溝通,走進孩子的心里,打開他們的心結,用理性喚回親情、用親情支撐理性,從而構建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引導他們走出網癮困境。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課,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
要提高學生的網絡應用水平就要占領信息技術課堂這塊陣地,發揮其獨有的優勢。首先有條件的學校應該開設信息檢索課,教會學生學習使用數字圖書館來學習,加強學生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其次要加強青少年網絡應用能力的培養包括網上閱讀能力的訓練、網路的基本操作和網絡探究能力的培養。通過與學科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常識教育來訓練學生的網上閱讀能力,以任務驅動的方法增強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應該開設興趣班和學習小組,對計算機應用有特長和愛好的學生,老師要善于引導,可以通過興趣小組的形式,培養學生更高層次的信息技術能力,比如可以開設動畫制作興趣班,網頁制作班,多媒體制作小組,把學生的愛好轉化成一種能力。
(四)與研究性學習密切結合,為學生創造有利的學習和交流平臺
現在中小學正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旨在培養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老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很多相關主題的學習網站,引導學生有目的的使用網絡,學生不僅可以利用網絡收集信息與資料,還可以得到某一方面或領域的專家的遠程指導,作品和成果還可以上傳到網上展示、交流與分享.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通過網絡與學生交流,指導學習,學生之間也可以交流。比如中國未成年人網脈工程的另一內容“比特島”就為學生在網上學習、娛樂提供窗口。比特島實際上是一個整合全國優質教育資源的網絡平臺,孩子上那里去就可以拜訪名師、交朋結友、娛樂游戲。它的教育資源包括北師大中高考專區、清華才子家教中心、新東萬英語訓練營等,孩子坐在家中就能上名校。
(五)加強青少年網絡思想道德教育
由于網絡的虛擬性和開放性的特點,現實世界的法律和道德規范很難約束網絡環境下的行為,而目前我國的網絡環境下的道德法律規范還不健全,網絡犯罪屢屢出現,據初步的統計,被抓獲的青少年犯罪當中,有近80%的人通過網絡受到誘惑。因此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也是提高其網絡素養和網絡應用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
要加強青少年網絡思想道德教育,首先就要把網絡道德教育納人德育教育范疇。在目前網絡立法還不健全的情況下,應充分利用已有的法律規章,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專項的網絡道德教育,構建青少年學生網絡道德教育體系,把網絡道德要求納人教育信息化目標。同時還要深化網絡道德教育科研,建立與信息化教育相適應的師資隊伍。加強教育者的網絡專業技能培訓,讓更多的教育者做青少年學生生活中的良師、互聯網上的益友。總之,就是要倡導健康的網絡文化,提高青少年自我教育水下,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營造良好的網絡氛圍。
- 上一篇:對自然資源價值的價值論透析論文
- 下一篇:校園廣告傳播的渠道建設淺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