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識教育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02 10:08:00

導語:賞識教育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賞識教育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賞識期望重塑輝煌走向成功

[論文摘要]通過堅定期望信念,設置形式多樣的光榮榜,幫學生重塑輝煌,充分發揮善意與善辭的力量,電話傳遞進步等方法,重塑學生健康自信,發現和發揮學生的長處和潛能,使其最終走向成功。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對我的啟發頗大。一個小學生因學習成績差且特別調皮,被老師安排在教室第一排靠門的特殊位置上,該學生從此更加自卑和厭學,后來換來一個教數學的新班主任,這個老師與眾不同,他對這個眾人不屑一顧的小毛頭特別關愛,每次上課總喜歡摸摸這個學生的頭。這一摸對老師講也許是不經意,不過對這孩子來講帶來的卻是極大的興奮和滿足。從此,這個學生每天都盼望這個老師來上課,聽課也極其認真,且逐漸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后來,這個學生成了舉世聞名的大數學家。功成名就的他在談到成功的秘訣時,無不深情地懷念老師那溫柔的手和欣賞和目光,因為那手、那目光帶著對他的鼓勵和贊許,成為他找回自我的無窮力量。從這個故事中不難看出,這個老師把這頑童帶進神秘的數學殿堂的法寶,不是他把數學課講得多么完美,而是不懷成見地對學生的鼓勵和贊賞。可見,老師對學生的關愛具有多么大的魔力。各種形式的表揚是對學的特殊關愛,我認為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教師必須引進新的觀念,新的方法來教育學生,以適應當代教育的需要。要改變這種現狀,利用賞識教育往往就能事半功倍,達到轉化差生的目的。因為人性中最本質的追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賞。日本心理學家永多湖輝曾說:“在每個孩子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潛力。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潛能隱藏在每個孩子心中。”而賞識教育的奧秘就在于時時、處處、事事在心靈深處堅信孩子行,寬容地承認差異,允許失敗。讓這些“弱差生”重新得到“行”的滋潤,讓他們時時感到自己是好孩子。只要他們在成長中覺醒了,巨大的潛能就會像火山爆發一樣排山倒海、勢不可擋。在這方面我的具體做法是:

一、堅定期望信念

我們大多數教師在教育學生時,往往批評多于鼓勵,甚至經常用一些刺激性的語言,以引起學生的重視。例:“這么簡單的題目都要做錯,怎么去考大學。”“講了幾遍的題還不會,真是對牛彈琴。”“以你的成績表現,將來多半是下崗工人的料,遲早會被社會淘汰。”“跟你講了多少遍,還改不了這個毛病,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本來教師想通過揭學生的痛處,來喚醒學生,這種心情可以理解,殊不知這樣做嚴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效果恰恰適得其反。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在小學1-6年級隨機抽取20%的學生,對他們進行了“未來發展的測試”;然后向老師宣布說:“這些學生有很大的學生潛力”。預示他們可能比其他學生會有更好的成績。八個月后,老師獲得如期的結果。一年后,再一次測試,這些學生的成績仍在提高。期望是一種看不見,但確實存的常識教育信念,對教育起著重要作用,積極的期望是成功教育的第一要素。承認每個學生有發展的潛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并以適當的表達方式傳遞給學生,使學生易于接受,轉化為內在需要和自覺追求,從而調動學生積極性。

二、設置形式多樣的光榮榜

為呵護每個學生的自尊心,我把考試成績看成是學生的一種隱私,只給學生一個“優秀榜”、“進步榜”和“強科榜”。前兩種比較普遍,但對成績下滑和待優生少了些重視和關注。為此,我把這部分學生的最強科成績寫在強科榜上,時時刻刻激勵他們,使他們對前途充滿信心。

在學生身上,存在著不可估量的潛在能力,只要拋棄錯誤的教育方法,賞識他們的每一點進步,讓他們永遠充滿自信,則無論什么樣的學生,其能力的幼芽都能茁壯起來。如學生學寫作文的時候,許多老師都讓學生讀范文,賞佳作,拿他們的作文和范文相比,結果越比學生越沒信心,對作文也就越沒興趣,一寫到作文就頭疼。其實,一篇文章即使再差,也總有一些成功的地方,教師只要善于抓住星星之火,適當夸張,一定會收到一想不到的效果。當學生有了信心,學習上的動力也就有了,這種潛力如果爆發出來,不止是自己喜歡的,所有的事都會以一種積極向上,充滿信心的態度去對待,而不會對什么事都失去希望。

三、幫學生重塑輝煌

現在大部分學生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挫折時,悲觀失望。此時,我就想盡辦法找他們的優點,幫助他們找回曾經擁有的成功的喜悅感,重新樹立自信心,記得我帶過的一屆學生,初一每次考試各科成績一直不錯,到初二第一學期其中考試時各科出現低谷,有的同學急得找我反映;“老師,您快給同學鼓鼓勁吧,他們都學不下去了。”經過思考,我對初一四次統考成績比較分析,找出每個學生考得最好的一次,在班上公開宣布,并且作為下次考試目標。結果,同學們積極性大增,期末考試取得優秀成績。四、充分發揮善意與善辭的力量

我發現班上有一個男生抄襲別人的作業。放學后,我說到他們那兒有點事,讓他和我一道走,他于是高興地在校門口等我,我倆一邊走一邊閑聊,適當時機我說:“你平時聰明伶俐,我們老師都很喜歡你,可就是你有一個毛病我們都覺得很遺憾,你知道嗎”?他說:“我成績不好”。我又說:“不是!是你不相信自己,而相信別人,憑你的能力,你是完全可以獨立完成作業的,你說是嗎?”他說:“老師,我再也不會抄作業了”!時間不長,說著聊著到了該生家,我及時說道:“我要回家了”。該生問道:“老師,你不是有事要辦嗎”我說道“我的事辦完了”。從此后,他再也沒抄作業,并且成績明顯地上升,后來高中畢業后考了師范院校,在一個教師節寄給我的賀卡上寫道:李老師,你那次對我的諄諄教導,使我自信、自強,我也要像你一樣用自己的全身心去喚起我的學生的自信與自強。

五、電話傳遞進步

學校家庭同步開展賞識教育,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現實生活中,許多家長對孩子學習成績十分關注。我們常常發現,家長們聚在一起,總愛把彼此的孩子進行比較,并會因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別人家的孩子,覺得自己“不會教孩子”而感到愧疚。但是,他們對影響學習成績的因素、學習成績提高的背景乃至孩子的心理需求注意得不夠。據了解,許多失敗的家長都是由于家教觀念陳腐,沒有用賞識的目的凝視自己的孩子。

今年秋天,我聽了一個案例。有一位班主任給家長打電話,剛說了一句夸獎孩子的話,就聽到電話里傳來哭泣聲。原來這位家長以前接的老師電話,全是批評孩子,指責家長的。老師們:隨著時代的進步,電話已成為老師和家長共同教育孩子的方便渠道。但大部分電活內容是訓斥孩子的缺點,讓學生恐懼、緊張。經過反思,我把報告中這位老師的做法用在了實際工作中,用電話把孩子的優點及時傳遞給家長,嘗試了幾次,效果確實不錯。我把近期進步的學生在班上二表揚一番,且公開通知他們的家長給我打電話,讓家長多加鼓勵。這些學生受到家長、老師、同學的肯定后,從而更加努力。

總之,賞識教育,能重塑學生健康自信,發現和發揮學生的長處和潛能,使其最終走向成功。

參考文獻

[1]顧明遠,《國際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2001(10)

[2]梁麗萍,《中小學心理素質教育研究智商、情商及情商教育》,教學與管理,1998(5)

[3]郭德俊、趙麗琴《情緒智力探析》,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