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教加天翼信息推動農村經濟

時間:2022-03-15 10:15:00

導語:遠教加天翼信息推動農村經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遠教加天翼信息推動農村經濟

近年來,貴州省務川自治縣浞水鎮長江村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市委、縣委關于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的安排部署,不斷拓寬思路,強化措施,狠抓遠程教育終端站點建設、管理和使用,結合遠程教育創業帶富工程,探索建立農村“遠程教育+天翼信息”的網絡服務方式,拓寬了學用轉化新途徑,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了全方位的生產、生活服務,發揮強村富民的作用。

一、背景與起因

長江村是2004年貴州省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時,建成的村級黨員活動室終端接收站點。多年來,遠程教育終端接收站點在提高農村干部素質、更新農民觀念、幫助農民致富等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隨著近年來互聯網的普及,村支兩委面對新的工作形勢,以及工作運行經費緊缺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運行中出現了“三低一不適應”的新情況。

一是群眾收看學習地點受到制約,參學率低。遠程教育接收站點建在村委會,村級接收站點空間小,群眾居住較為分散,不能按時參加集中學習。

二是群眾收看學習時間受到制約,參學率低。農忙時節有的是群眾怕耽誤農活而沒有時間參加學習,組織收看難度大。

三是群眾收看學習空間受到制約,參學率低。當前采取的主要學習方式是集中學習,時間較為集中,不利于群眾自由選擇時間觀看,學習內容有時與群眾的需求脫節等,導致遠程教育參學率不高,降低了農村遠程教育站點的實際利用率。

四是遠程教育現有的課件資源在針對性、實用性與黨員群眾的需求不相適應。這些問題的出現,引起了村支兩委的重視,今年村支兩委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抓住電信部發展“天翼信息村”創建活動的機遇,積極探索“遠程教育+天翼信息”的拓展方式,拓寬遠程教育學用途徑,使遠程教育可持續發展,為強村富民編織了一張服務網。

二、做法與經過

一是創新服務模式,建立強村富民網絡。長江村支兩委抓住電信部門開展的天翼信息村創建,積極主動對接,由村委會主任代表村委與中國電信務川分公司簽訂“天翼信息村”建設業務合作協議,公司提供的“天翼信息致富大禮包”分期付款優惠業務,村民申請在2年內按月支付業務使用禮包費158元,務川電信分公司為該村群眾開通天翼手機業務、電信寬帶、固定電話,贈送手機1部、電腦l臺,并采取按月贈送用戶所交費用等額的話費。同時,用戶還可加入專為農村用戶打造的鄉情網,所有固定電話和手機互打免費,統一制作為宣傳本村特色產品、旅游景點等的個性化彩鈴,等等。目前,全村開通“天翼信息”用戶38戶,由村遠程教育管理員組織開展上網培訓,并將每戶電腦的上網首頁設置為貴州希望網,同時將(貴州希望網》、遵義遠教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等重要網站添加到收藏夾里,建立了“村黨支部一遠教一天翼用戶一村民”電腦、手機互聯互通的網絡格局,讓群眾獲得更多致富信息,加強與外界的溝通和聯系,編織了“遠程教育+天翼信息”強村富民網絡。

二是靈活培訓方式,提升創業帶富本領。針對農村黨員群眾白天、夜晚的作息習慣,村支兩委認真研究,采取黨員活動室定期集中培訓,干部上門輔導培訓,引導開通互聯網的用戶根據需求自行學習和組織相連農戶共同學習等靈活的培訓方式。這樣一來,既方便了廣大黨員學習黨的理論知識,提高黨性素質,豐富了農村群眾的頭腦,提升農村群眾的致富技能,拓寬致富渠道,最大限度地發揮遠程教育資源的作用,實現了接收站點從村級單一向多用戶轉變,收看方式從集中向分散轉變,學習內容從計劃向需求型轉變,讓更多的黨員群眾、種養大戶、農村能人能最快地學習各類知識和農業適用技術,提高他們創業帶富的本領,使之成為引導農民致富的好幫手,有效推進全村強村富民進程。

三是發展特色產業,提高學用成果轉化。如何發揮遠程教育的作用,不斷地提高學用成果轉化率?遠程教育能保持持續的生命力是能引領群眾增收致富,讓群眾實實在在地感受到遠程教育帶來的好處。長江村支兩委決定以打造水口組及公路沿線蔬萊核心基地為突破口,采取引回返鄉青年回鄉創業,鼓勵黨員、能人發展特色產業措施。經過多方努力,現已在建立水口蔬菜基地400畝,內有蔬菜育苗大棚2個和單體溫室大棚6O個,棚內冷暖設備、自動噴水、殺菌設備齊全,每年能培育2500畝的蔬菜苗。大腳菌、香菇、高溫菇和時令蔬菜等一批特色產業得到不斷發展壯大,產品銷售至重慶、遵義、德江、武隆等地,帶來了較好經濟效益,當地的群眾看到了科技、信息帶來了實惠,該村群眾紛紛跟上,找路子、找項目,發展增收致富產業,并把通過遠程教育所學的知識充分運用到生產發展中去,如今全村種植業、養殖業蓬勃發展。

三、成效與反響

通過“遠程教育+天翼信息”網絡開拓了農村視野,不僅建立了遠程教育服務新平臺,擴大了遠程教育資源的受眾面,推進了農村信息化建設步伐,通過上網學習,開闊眼界,拓寬思路,幫助樹立了信心,掌握了致富信息和技術,提高了致富本領,推動了產業化發展進程,提高了遠程教育資源利用率。全村先后培養了符司念、王小波、楊曉凱、陳軍等一批種養大戶和致富能手,并成立了長江村蔬菜專業合作社,實行“公司+遠教+農戶+市場”的運行模式,現己有加盟農戶28戶,先后帶動周邊86戶農民發家致富,造就了一批創業致富標兵和致富帶富能人,預計到2012年,食用菌類將增加到20萬袋,蔬萊種植面積能突破2000畝,年銷售收入超過500萬元。如今,遠程教育成了服務農村、服務群眾、服務發展有效載體,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推動了長江村經濟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

四、探討與啟示

一是要不斷創新服務方式。自試點工作以來,農村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終端接收站點已經在鄉(鎮)、村兩級實現全覆蓋,在部分村和種養殖大戶實現了延伸拓展,給廣大農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為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提供了先機和信息。同時,遠程教育終端接收站點的弊端也凸現出來,如黨員群眾集中學習難、統一時間難、場地不足、經費不足等制約著遠程教育進一步發揮它的作用,長江村探索建立“遠程教育+天翼信息”新方式,為我們不斷完善提高遠程教育的收看學習服務形式提供了一種良好的借鑒。

二是要始終堅持以用為本。遠程教育的宗旨是“讓干部經常受教育,使農民長期得實惠”,李源潮指出“遠程教育要以用為本”,無論是宗旨還是國家領導人的要求,都是落實科學發展觀,這是我們開展遠程教育工作永遠不變的,作為黨的新時期對推動農村發展的新舉措,農村黨員干部遠程教育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和先進性,長江村創新的只是工作方式、服務形式,我們將秉承這一原則,繼續在如何用好遠程教育新手段和方式上不斷進行探索和思考,讓其在服務型黨組織創建上更好地發揮作用

三是要圍繞產業開展服務。近年來,農村黨員干部遠程教育資源豐富、形象直觀、覆蓋面廣,為推動農村產業的發展發揮較大的作用,很受農村黨員干部群眾的歡迎,但要能可持續地堅持發展下去,在各級黨組織開展服務中就要以群眾的需求為目標,圍繞當地的農村產業發展提供及時準確的市場信息、適用技術等服務,不斷壯大農村產業,提高農民增收致富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