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學生思想政治養成教育論文

時間:2022-05-25 09:49:04

導語:一年級學生思想政治養成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年級學生思想政治養成教育論文

一、調查結果與分析

首先,在思想上,能夠要求進步,但向黨組織申請要求進步的較少。一年級學生正處于中學向大學轉變的過渡期,對自我的認識不夠客觀真實,理論與實際脫節,認識與行為脫節,表現出政治上的幼稚和不成熟。其次,在心理上,許多一年級學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有些同學在高中是學習成績的佼佼者,但新集體中出類拔萃的優秀者眾多,優越感逐漸淡去,一旦遇到挫折和失敗,情緒波動較大,容易產生灰心喪氣的心理;有些同學則缺乏溝通技巧和交往能力,心理脆弱。再次,在行為上,自我意識與集體觀念不和諧。一年級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高中時學習緊張,家長們不讓他們做與學習無關的任何事情,使許多學生養成了對家長的依賴性和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習慣。進入大學后,所有事情都要自己去做,沒有了家庭的依靠,不能很好地處理同學之間的關系、個人與集體的關系。

二、應策與建議

一年級學生的思想政治養成教育,在整個大學階段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針對大一新生的思想狀況,應從以下幾方面做好一年級學生的思想政治養成教育工作。第一、思想政治養成教育與素質養成教育相結合。將思政教育貫穿于整個素質養成教育的過程,在學生的日常教育中有意識的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有針對性地加強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和艱苦創業精神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理想信念。加大思想政治理論課設置力度,如討論課、辯論課、時政分析課等,思想政治理論課靈活多樣,使學生能夠正確認知社會、理性分析社會,了解國情民情,明確理想,把握自己。第二、行為習慣養成及心理調適教育。對一年級學生來說,一方面養成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許多內容要通過養成教育實施和實現;另一方面,養成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對培養新生的養成良好的習慣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在日常教育中既要加強嚴格管理,也要講清大學生人際關系的特點及一年級學生心理不適應癥狀,使新生在心理上做好獨立處事的準備。第三、在思想政治教育視角下加強高校大一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養成教育中對心理健康教育進行科學的定位,充分了解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狀況,將思想政治養成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地對一年級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在思想政治養成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加強思想政治基本理論教育的基礎上增加一年級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格教育、挫折教育等內容。第四、以網絡為載體,構建多角度思政教育模式。網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通過建立QQ群、微博、微信群等新興的思想政治教育傳播載體,了解學生思想動態的點點滴滴,加強隱性思政教育,防微杜漸,增強了思想教育的時效性,本研究拓寬載體范圍,預期建立網絡傳播陣地,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專欄,確保學生在任何地點和時間可以自行學習。同時,借助網絡積極開展道德教育、主題性教育和心理教育。第五、要把思想政治養成教育與解決一年級學生實際問題相結合。針對不同特點的大一新生,要幫助他們做好人生規劃,有計劃地渡過大學生活。對于生活有困難的新生,輔導員要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找他們交朋友,給他們足夠的勇氣,克服困難,完成學業。

三、結語

加強大學一年級學生的思想政治養成教育工作,有利于新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對學生日后朝著正確方向發展,在未來建設中充分發揮潛力,起著基礎性的作用。研究基礎教育學院一年級學生思想政治養成教育對于我院學生的發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的完善有著重要的意義。

作者:管恩帥李洋單位:沈陽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