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應用型人才的默會知識及養成教育

時間:2022-02-28 09:31:10

導語:工程應用型人才的默會知識及養成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程應用型人才的默會知識及養成教育

摘要:工程應用型人才的能力和素質主要建立在默會知識基礎之上,這種默會知識主要表征于操作技能、工程圖式、直覺思維、默契協作和工程倫理等方面,并有其獨特的形成和發展規律。對工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應強調具身認知,使其能夠利用自己的感官去感覺、體驗現場化、情境化的工程問題,在實踐中豐富其默會知識,促進其工程意識、工程素質與工程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默會知識;工程實踐;具身教育;養成教育

工程應用型人才是一種學術與技能、工程與技術相糅合的復合型人才,能夠將科學原理、科研成果直接運用于“工程設計、工作規劃、運行決策等社會實踐活動”[1]。與學術型人才相比,工程應用型人才主要以能力培養的實效性代替知識培養的系統性;與技能型人才相比,工程應用型人才具備更為全面的專業知識和深厚的學科素養,工程意識與創新能力更強。一般來說,工程應用型人才所具有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方面的大多數要素屬于“默會知識范疇,其形成和轉移是依據默會知識的規律而進行的”[2]。默會知識通常指不易被直接傳授的知識,即不能夠準確以語言、文字和圖表來表達和交流。因此,僅在課堂中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很難培養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高素質應用型工程人才。對工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應強調具身認知,使其能夠利用自己的感官去體驗現場化、情境化的工程問題,在工程實踐中提升他們動手操作、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研究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知識的默會形態,明確其價值及作用,進而探索如何遵循默會知識的發生規律,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專業核心能力、現代工程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傳統課堂中的離身教育只能傳授給學生顯性知識,而工程應用型人才所具有的工程能力與工程意識通常難以在課堂上進行準確而顯豁地轉移、傳達與分享,必須在特定的工程環境中“默而識之”并得到鍛煉、熏陶與提升。

一、工程應用型人才能力與素質培養的基本點:操作技能

工程應用型人才技能層面的默會知識主要以操作技能為載體。操作技能是一種習得性能力,是按照一定技術規范通過練習而獲得的迅速、準確、流暢和嫻熟的動作能力。熟練掌握操作技能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也是工程應用型人才立足本行業的基礎條件。操作技能本質上是關于“怎么做”的程序性的動態知識,依賴于神經系統中形成一定的動力定型,具有從“會”到“熟練”的過程性。在工程應用領域,操作技能的獲得“不僅要求工程人員了解他們所操作的機器,更要通過操作那些機器系統了解他們參與、創造工作”的諸要素和環節[3],其過程、步驟以表象形式儲存于大腦中。操作技能需要在操作過程中習得而無法“明言”,如技能表現諸環節中的相對時間、相對力量與動作頻率。“人們通過砌房子來成為建筑工匠,通過演奏樂器成為樂師。”[4]越是高端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工程技術的應用,其默會的操作技能就越多,越是要通過親身體驗、體悟來獲得。如果工程人員缺乏獲得相關默會知識的路徑和訣竅,就很難成為技術精湛的操作者。根據認知媒介理論,操作技能的學習一般遵循以下步驟:一是示范。教師講解相關原理、方式方法、步驟要領、注意事項并操作示范,學生將觀察領會到的動作技能進行記憶編碼,形成認知記憶表象,便于在大腦中重現和組織相關信息。二是反饋。學生提取記憶表象為操作流程提供指導,教師評判學生的操作并及時矯正操作誤差,矯正信息又被不斷編碼形成新的記憶表象。三是練習。通過循環訓練,學生不斷鞏固感知與動作之間的認知記憶,加強對動作技能的理解與掌握。這一過程中,教師指導應注重動作的效果,而不是動作本身;教師對操作技能所概括的顯性知識要精煉且適度,內容過多就會超越學生的注意容量,造成認知超載,反而不利于技能的領悟與掌握。熟練的技能一般需要反復練習和實踐才能獲得,當練習鞏固到不再出現失誤的狀態時,就不易遺忘。如果僅僅是學到“會”就停手極容易遺忘,后續的學習時間成本也很高[5]。復雜的工程操作技能不是在短期內能夠形成的,而是伴隨著工程實踐活動推進而不斷積累和更新的。工程技術領域的教育要求教師將操作問題現場化,還原到工程實際,以此促進學生親臨現場、動手實操、獨立解決問題等能力的提升[6]。

二、工程應用型人才能力與素質培養的著力點:工程圖式

工程應用型人才認知層面的默會知識主要以工程圖式為載體。圖式是認知結構的起點和核心,其形成和發展的基本機制就是歸納。工程圖式是工程應用型人才通過自身經歷所獲得的工程知識結構,即對工程實踐進行規律性的把握和提煉,內容包括工程設計、產品開發、工作規劃、運行決策、項目管理等。在工程實踐中,工程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如何解決工程問題受到其頭腦中工程圖式的潛在地影響。工程圖式可在潛意識中提供相關背景知識(輔助意識),即:特定類型工程項目的內在本質結構特征,解決工程問題所需的專業領域知識及策略,這就直接影響他們對工程現場所呈現的諸信息的理解,使其能從一類狀況迅速聯系到其他狀況,明確關鍵環節,迅速破解或處理工程現場存在的問題。在此過程中,工程人員獲得知識遷移的能力,當工程現場或研發過程中的線索激活了頭腦中的圖式后,圖式中的變量就會被現場中的信息具體化,使其結合既往解決問題的策略、方法和程序,用已有圖式去同化新知識,對生產研發作出預測和推理;或改變舊圖式,接受新知識。工程教育過程中,常常存在這樣的情景,即學生雖然通曉工程原理、邏輯關系等顯性知識,并在教師指導下解決某些工程問題,但在遇到類似問題時又存在種種困難。這說明工程原理是一般問題,而具體工程情境下的問題是個別問題,學生需要發展這樣一種能力,即能夠看清各種具體工程情境中問題與線索的相似性,進而根據已有的工程經驗(圖式)來解決問題。這種選擇、抽取、比較新舊信息的相似性,利用圖式對當前問題產生更加深入理解的過程被稱為從輔助意識到集中意識“from—to”的動態過程,這是一種默會能力,獲得這種能力,是學生進入工程應用領域的一個重要條件,將使其在職業生涯中終生受用。盡管專家、教師具有豐富而有效的工程圖式,但這種與高效率解決問題密切相關的知識和經驗無法直接傳授給學生,不能代替學生通過自己親身練習產生的積累。只有通過大量增加案例的數量和變式,使學生積累解決工程問題的經驗和知識,才能夠將其培養成訓練有素的工程應用型人才。

三、工程應用型人才能力與素質培養的關節點:直覺思維

工程應用型人才思維層面的默會知識主要以直覺思維為載體。直覺是指不經過顯性邏輯推演而直接領悟事物本質的一種思維活動,這種思維活動具有非演繹性、非歸納性、突發性、模糊性、意象性等特點。直覺思維本質上是對知識結構的組織和運用能力,無法模仿,顯然是一種默會能力。顯性知識的積累和理性的思考往往為直覺思維提供必要的信息資源,在不斷尋求對策及方案的心理動機驅使下,這些信息就會處于隨時激發調用狀態,并彼此粘連、耦合。一旦受到某種敏感信息的觸發,就會隨即進行類比、概括、聯想、想像等思維加工,產成靈感、頓悟、直覺等。直覺思維在工程實踐中起著選擇、預見和突破的作用。在工程設計與實施過程中,往往會面臨各種方案的選擇和結果的不確定性,即使經過最縝密的可能性分析依然會存在不確定因素,這時要作決策時,通常依靠工程人員的直覺判斷,敏銳洞察某一方案或條件的價值,預見其可能產生的利弊;在解決工程問題時,當“漸進式的邏輯思維受到阻力無法前進時,正是直覺或靈感突破思維運動的阻力,讓個體對相關概念或關鍵線索變得愈加敏感,并且提高了記憶中有關信息的激活水平”[7],潛意識地動員更多的認知資源,當達到或超過意識閾限,就能在瞬間迸發出問題的答案。直覺思維是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訓練的結果,青少年是培養直覺思維的黃金時期,因其判斷力有了一定的發展,而記憶力與想象力也達到了峰值。首先,直覺是基于經驗的再認識,工程經驗的積淀與工程原理的積累能有效提高工程應用型人才直覺思維的潛能。作為學生和作為工程專家的差異在于:工程專家不去關注中間環節,更多地利用豐富的經驗表征解決問題;而學生則需要分散注意力于很多中間環節,依賴正規的方程式解決問題,所以需要大量實踐環節來提高學生對工程情境的內化與工程項目的感知。其次,直覺能力涉及到“知、情、意”三個方面,應該注重教學活動的行動導向,鼓勵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行確定項目目標與任務,提出設想或探索的路徑與方向。解決工程問題時,教育者避免包辦代替或直接給予,以此培養學生的廣泛興趣、對事物的敏銳觀察力和豐富想象力,以及創造的激情和頑強的意志。第三,工程領域的直覺思維具有很大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所以要有一個包容開放的氛圍,鼓勵創新,允許學生大膽假設,小心實踐。

四、工程應用型人才能力與素質培養的落腳點:默契協作

工程應用型人才交往層面的默會知識主要以默契協作為載體。現代工程通常包括勘察、論證、設計、決策、施工、監理、驗收和維護等諸環節,是一個分工合作、有機聯合、系統集成的過程。因此,在工程實踐中,必須通過協商、對話與合作解決工程項目中的各種問題,整合工程項目的各個要素與進程。這種溝通、整合的實質是使工程共同體成員共同分享彼此知識、能力,成為集體意志與行動,而溝通、整合行為經過多次反復后便作為規則、制度、慣例嵌入到工程實踐中,成為組織記憶。作為工程系統中相互依存的一個單元,要能夠高效、快捷地完成工程目標和任務,工程人員的協作能力和水平起著難以替代的作用。工程應用型人才協作能力的提升,表現為從“熟習”或“領會”到“默契”的過程:一是在人員相對固定的工程項目中,工程人員相互了解并自覺遵守項目流程與管理規定,最終由反復“熟習”達致默契;二是在人員因項目要求而臨時組合時,工程人員可以在工程價值或共同目標的凝聚下“領會”彼此的意向,致力于在共同行動之中達致默契。工程實踐中的默契表現為意向一致的認同狀態,具有超理性與自發性的默會特征。通過“默契協作”這一行為狀態,成員彼此間體會到共生互補的關系,團隊精神與合作精神會進一步增強,而歸屬感與合作精神又有利于成員在工程活動中的交流溝通與默會知識的共享。通過組建小組或團隊進行項目化教學是培養協作能力與協作精神的主要途徑。首先,顯性知識的領會與掌握必不可少,教育者應該教授團隊的各要素、如何組建一個團隊、如何協調團隊中的分工、合作以及溝通各成員以形成高效能團隊。其次,促進學生對整個項目進行充分的自我探究,提出自己的理念并進行交流,達到互相啟迪、互相補充、互相質疑、互相競爭的效果,在思維碰撞、靈感激發的過程中發揮其互助性和協作性,使團隊成員間緊密配合,快速、全面地建立起工程系統各模塊之間的關聯關系。最后,在項目進行的各節點、環節,要對學生的合作情況進行評價。評價形式可以多樣,包括自我評價、學生互評、組織者點評等;評價內容盡量全面,包括尊重他人、外部資源的利用、團隊及自我價值的實現、聚集團隊的智慧策略方法、解決工程問題時的團隊協同能力等。在這一過程中,和諧氛圍的營造,使學生感受自身能力的增長,體驗項目成功的樂趣,是激發其合作愿望、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

五、工程應用型人才能力與素質培養的出發點:工程倫理

工程應用型人才價值層面的默會知識主要以工程倫理為載體。工程倫理是工程活動共同體的角色心理與行為規范,包括對工程行為的使命感、責任心、自覺心理與習俗等職業倫理和環境倫理。作為對工程行為責任認知和責任判斷的心理狀態,工程倫理體現為工程人員與客觀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種動態心理平衡,其實質是建立在工程實踐基礎上的對人格品質、心理傾向與道德認知的默會整合。工程倫理一方面通過經典項目或道德典范來確定工程使命和責任標準,另一方面通過良心來懲罰違背社會責任的工程行為,使其產生道德焦慮和負疚感。工程活動建立在人類的健康、安全和福祉基礎之上,因此應該將工程倫理與科學、技術、社會及相關的倫理領域聯系起來[8],對學生進行多形式、多途徑和長期性的工程倫理教育。又由于工程倫理蘊含著豐富的默會知識,應將教化性、批判性和建設性緊密結合,在工程應用型人才所處的社會情境、組織情境甚至是政治環境中培養其工程倫理意識。首先,組織學術沙龍、知識講座等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或組織研討、或虛擬情景,加強工程倫理的原則與規范教育,增強工程倫理風險的意識與倫理責任感。其次,結合典型案例或工程現場,讓學生體驗來自多元主體、各方利益的倫理沖突,感受和認識工程活動對自然資源、社會發展及生態系統的影響,領略工程實踐所具有的價值維度,使其增強對工程問題的洞察力及前瞻能力,提升其面對工程倫理難題時的道德思辨能力與公共利益優先意識。再次,結合實習實訓、項目教學、畢業設計等環節,引導學生思考工程倫理問題,成為善良意志與工程倫理的守護者和踐行者。默會知識可以使工程應用型人才在工程實踐中自發“啟動”應對工程活動的“特定程序”,調動并綜合運用相關的知識、技能、能力和價值觀念等,最終達成工程問題的解決。因此,明確并實現默會知識的功能和價值,工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才有牢固的根基。而默會知識是個人長期實踐和經驗積累的結果,所以工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應側重具身教育,將知識獲得與知識應用融為一體,而不是分割成兩個獨立的階段。這種教育方式有助于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去感覺、體驗現場化、情境化的工程問題,在實踐中豐富其默會知識,進而獲取專業技能、積累工程經驗、培養創新能力、養成職業道德,全面提升其工程意識、工程素質與工程能力。

作者:劉朝暉 單位:南京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宋克慧,田圣會,彭慶文.應用型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及其培養[J].高等教育研究,2012(7):94-98.

[2]柴旭東.基于隱性知識的大學創業教育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

[3]Rainbird,H.情境中的工作場所學習[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240.[4]Aristotle.TheNicomacheanEthics[M].PenguinBooks(London),Revisededition,1976:63.

[5]郝靜鵬.定位“應用型人才”的熟練操作技能體系建設[J].中國電力教育,2012(8):24-25.

[6]孫穎,王芳,楊英英.“最近發展區”理論對工程教育的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1):96-100.

[7]呂漢東.直覺思維與創造工程[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1994(11):28-31.

[8]O’ConnellB.M.&Herkert,J.R.EngineeringEthicsandComputerEthics:TwinsSeparatedatBirth?[J].ResearchinPhilosophyandTechnology,2004,8(1):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