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學生養成教育困境及對策
時間:2022-10-20 10:20:52
導語:高職學生養成教育困境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主要以高職學生類別特征多樣化為背景,通過思想政治品德、學習狀況、心理健康三個方面探討了養成教育的困境,提出了應對策略。主張努力構建從思想引領、人文關懷、專業課程、管理服務等方面建立多元化育人體系,將高職學生培養成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關鍵詞】高職學生;類別特征;養成教育;困境;對策
一、問題的提出及研究意義
在大力倡導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時代背景下,新時代高職教育的使命是培養高級一流專業技能人才。報告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職學生是當代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國家現代化建設重大使命。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直接關系到高級技能人才的培養和國家核心競爭力提升,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離不開養成教育。所謂“養成教育”就是通過教育培訓使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主要指學習、言語、思維、生活等方面的習慣教育。目前,高職學生作為當代中國大學生的一部分,在養成教育方面暴露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具有研究意義。
二、高職學生類別特征多樣化背景下養成教育困境
高職學生就整體而言,思想政治品德主流是積極向上,主動進步,勤于思考,樂于實踐。但是由于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社會環境、個人經歷等因素的相互影響,使得部分高職學生在思想政治品德、學習狀況、心理健康方面表現令人擔憂,這對學生的養成教育形成困境,影響學校的學風建設和人才培養。隨著高考改革和單招政策的實施,高職學生類別特征呈現出多樣化,具體主要表現如下:
1、高職學生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養成教育困境
(1)集體認同感薄弱,組織紀律缺失。大多學生自由散漫,不接受組織紀律和集體觀念的約束;學校特意為學生舉辦文體活動卻得不到學生支持,育人全過程全方位難以體現;學生無視班級和學校規章制度,嚴重脫離集體,校外租房、夜不歸宿、網吧通宵、遲到曠課等現象頻頻發生;宿舍衛生有待改進,內務雜亂,缺乏青春正能量。
(2)陋習嚴重,缺乏社會責任。高職學生大部分生源來自農村,難以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學習不受家長重視,監管力度和家庭教育薄弱,致使學生養成了撒謊、抽煙、酗酒、賭博、手游、網上直播、網上賭博、網上借貸、不文明戀愛等陋習;“四大意識”缺失,法律維權意識薄弱。
(3)不重視志愿服務,利他思想有待提高。平日只有部分同學是自愿參加志愿者服務,主要以學生會、紅會、班干部等人為主,高職學生參與志愿者服務、課外活動的覆蓋面較窄。
(4)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盛行。高職學生害怕吃苦、害怕勞動,喜歡享受和攀比,缺乏公誠勤樸精神。部分來自偏僻農村的學生來到大學里開始貪玩,生活動力不足。
(5)網絡思想言論不規范,喜歡跟風。高職學生喜歡將一些不良言論和事件轉發到朋友圈和微博,甚至在百度貼吧發表不良言論等,傳播一些負能量。
2、高職學生在學習狀況方面的養成教育困境
(1)高職學生普遍存在在高中階段文化課基礎差,專業課學習難度大。高職學生來源于單獨招生或者統招專科批次,近年來高考人數下降和高職院校擴建加劇了招生難度。學生的文化基礎薄弱,尤其是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基礎性自然學科。經過座談會、談心談話、問卷調查和班會等渠道了解到部分學生課上聽不懂、課下不預習,形成了學生厭學棄學的不良學風。
(2)缺乏學習計劃和學習動力。據調查約80%的學生能按時參加教學活動,遵守班級考勤紀律;另外約20%經常出現曠課、打游戲、宿舍睡覺等現象。目前,高職學生在學習方面表現出課上玩手機睡覺、上課不拿書、不做筆記、不提問題等迷茫癥狀。
(3)缺乏課外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課外學習主要有社會實踐、社團經歷、學生會活動、學校組織的文體活動、志愿者活動、學術報告講座、招聘會、勤工儉學、課外閱讀等。高職學生課外學習的覆蓋率明顯低于本科院校,第二課堂的育人效果有待提高。
3、高職學生在心理特征的養成教育困境
通過問卷調查和心理健康測評方式了解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結果顯示高職學生具有聰明機靈、動手能力強、適應能力良好、為人厚道講義氣等優勢。但同時還存在一些問題。
(1)缺乏自信心,自卑心理明顯。大部分高職學生在中小學階段未引起家庭和學校教育的足夠重視,高考過后漸漸地察覺自己與同齡人間的差距;很多偏遠地區仍然存在“高職教育是最低層次的教育”和“大專想念就能上”的陳舊觀念在社會上盛行。
(2)人際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有待提升。隨著5G通信和互聯網+時代到來,學生主要通過移動網絡獲取資訊、讀書交友、休閑娛樂、購物消費和網上面試等,缺乏面對面的交流機會,致使“90后”、“00后’人際交往能力欠缺,語言表達方面缺乏層次和邏輯。
(3)個人情感問題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大部分學生渴望擁有甜美的愛情,可是戀愛過程充滿酸甜苦辣,戀人間的矛盾處理不當就會出現吵架、分手等現象。情感問題屬于個人隱私,一般不會向他人尋求幫助,大學生如何端正戀愛觀,還有待繼續深入教育。
(4)就業壓力長期困擾著高職學生。由2018兩會政府報告可獲悉今年畢業大學生820萬,同比去年增長3.14%,就業形勢依然嚴峻。選擇職業技術學院能夠深入學習一門專業技術,從而能夠找一份滿意的工作。就業壓力困擾著學生,需要合理疏導。
三、完善高職學生養成教育的對策
1、針對學生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存在的困境的對策
(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輔導員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師德水平。堅持立德樹人,強化精神引領。努力踐行“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理念,真正做到在課堂中育人、在管理中育人、在服務中育人。
(2)引導學生從小事情做起,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依托黨員發展主題班會、思政課、團總支、學生會、學校社團、暑期社會實踐和文體比賽等平臺教育培養學生,在具體的事務中鍛造學生品德,發現自己的優缺點。大學不但要著眼“大”,還要落腳于“小”,學生更加注重自己“小嘗試”“小堅持”“小責任”“小精彩”。努力培養學生對組織紀律觀念和規章制度法律敬畏心,踏實肯干能干愿干的責任心,勤勉學習不甘落后的上進心。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充分發揮體育在育人工作中的價值。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先生提出“完全人格,首在體育”的理念。在《體育之研究》指出體育的4大育人功能:強筋骨、增知識、調情感、強意志。而高職學生恰好具備貪玩喜愛運動特點,因此要更加重視體育的育人功能。
2、針對學生在學習方面存在的困境的對策
(1)改變教學策略,調動課堂氛圍。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將枯燥的理論學習盡可能生動起來,通過視頻、列舉實例、實驗實訓等方法培養學生的興趣。嚴格上課考勤和課堂紀律,鼓勵學生特長愛好的發展。
(2)鼓勵學生積極融入社會,提高自身適應能力。作為高職學生不應該把全部精力放在學業上,應該在社會實踐方面留出空間。比如周末和寒暑假可以做一份兼職,以成年人的心態體驗自己的大學生活,查找自己在思想、學習、工作方面的不足。在社會實踐和校園學習角色中規劃自己的職業,制定自己的目標。
(3)告別陋習,爭做文明大學生。通過加強學生管理隊伍和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加大督導力度,讓學生努力做到準時到課、文明就寢、放下手機、杜絕抽煙,共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4)普及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新型知識,開拓學生視野。將學生書本中獲取的傳統知識和智能時代新知識新理念深度融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創新潛力。
3、針對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困境的對策
(1)構建四級心理健康保障體系,緊密關注學生動態。學校圍繞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工作,主要關注學生的人際關系、情感學業、厭學棄學、抑郁焦慮、就業壓力等方面。每學期按時對輔導員、班主任、心理委員、心理協會成員進行專業化培訓,確保心理健康服務落地生根。
(2)開展心理健康專項活動,讓心理健康深入人心。通過專家講座、心理劇、心理游戲、心理健康選修課等活動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讓學生主動享受心理健康咨詢,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能正確歸因,正視自我并悅納自己。
(3)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益于學生心理健康。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起著促進作用,消極墮落的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起著阻礙作用。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科學合理用餐、按時就寢、加強身體鍛煉、減少酗酒抽煙行為。
(4)落實談心談話制度,同學生從心靈深處交流。輔導員和班主任按照計劃開展談心談話工作,包括家庭情況、學業情感、校園生活、職業規劃等主要問題,與學生建立充分的信任,發自內心交流和溝通,師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有利于心理健康工作的推進。
四、總結
本文主要以高職學生類別特征多樣化為背景,著重分析高職學生在思想政治品德、學習狀況、心理健康3個方面養成教育困境的現狀,提出思政體系育人、體育文化育人、課程知識育人、管理育人和心理育人方面具體策略,使得學生在思想品德素質、職業素質、心理素質等方面取得進步,堅持立德樹人,努力把高職學生培養成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人民出版社,2017,207-208.
[2]趙福娟.高職學生養成教育探析[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3,3,Vol15,No.3.
[3]劉慧.高職學生特點分析及對策淺探[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4,Vol10,No.2.
[4]核心素養研究課題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J].中國教育學刊,2016,10.
[5]郭立宏.大學在大小之間[J].中國教育報,2018-04-12(8).
[6]何仲愷,李洵哲.體育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價值[J].高校輔導員,2017-04(2).
[7]蔡杰.生活方式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縱向研究[D].南京大學研究生論文,2017-05-04.
作者:李鵬 霍磊 劉陽 單位: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農村留守兒童校園欺凌行為現狀
- 下一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