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及策略

時間:2022-02-26 03:32:22

導語: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及策略

摘要:據很多調查研究表明,教師是職業倦怠的高發人群。目前,我國幼兒教師職業倦怠已經成為整個幼教行業廣泛關注和極為重視的問題之一。它不僅不利于整個行業和教師所在園所的發展,同時也危害了教師自身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它將有可能直接對幼兒產生不利影響。為此,本文將通過分析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提出一些調試策略

關鍵詞:幼兒教師;職業倦怠;成因;調試策略

1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

(一)工作任務繁重,精神壓力巨大

長時間的超負荷工作使得很多幼兒教師承受了很大的精神壓力,也成為了他們出現職業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是保教并重的的雙重任務使得幼兒教師的工作量繁重。幼兒教育不同于其他階段的教育,3~6歲的幼兒生活自理能力不強、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差。這就需要幼兒教師在搞好教學任務的同時,也要兼顧幼兒的吃喝拉撒睡等一系列身心健康發育的問題。備課寫教案、打掃衛生、整理玩具、制作玩教具、園所環境創設等等工作是對幼兒教師智力與體力的雙重考驗。另外,目前我國多數幼兒園師幼比嚴重不符合要求,班額過大,這也大大加重了幼兒教師的工作量。

(二)待遇過低,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

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一直不高,尤其是農村民辦園。一項針對河南省多地幼兒教師收入情況的調查顯示:河南省農村幼兒教師的平均月收入在900元到1200元左右;縣市幼兒教師平均月收入略高于農村,大概在1500元到2000元左右,在同一教育系統中幼兒教師的收入明顯低于中小學教師收入。很多幼兒教師都覺得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在這個物價飛漲的年代,微薄的收入根本無法保證他們基本的生活需求。另外,一些沒有取得辦園資質的民辦園還時有拖欠幼兒教師工資的問題出現,醫療和養老保險、進修學習的福利待遇等合法權益更無從得到保障。

(三)社會支持力度不強,認可度和尊重度不夠

自改革開放以后,國人對教師的尊重度和認可度一直呈上升趨勢。教師被人們親切的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辛勤的園丁等等。但遺憾的是,這種氛圍并沒有蔓延至幼兒教師行業,人們好像自然而然的將幼兒教師排除在教師隊伍之外。民眾對幼兒教師存在普遍的誤解,缺乏正確的認識。大多數人至今仍覺得幼兒教師的工作很輕松,不僅一年可以享受寒暑假,而且在園工作也不過只是帶著孩子玩玩游戲,照看著孩子在幼兒園不出事就行,“幼兒教師”幾乎成了“保姆”或者“阿姨”的同義詞。社會和家長對幼兒教師提出了很多要求,但卻并沒有給予相應的尊重,這使得很多幼兒教師感到心寒。

(四)幼兒教師自身的心理素質差或職業興趣不濃

除了很多客觀原因以外,幼兒教師自身的心理素質不夠過硬也是導致他們出現職業倦怠的一大重要原因。幼兒教師從來都不是一份輕松的工作,當幼兒在園出現意外事故、與家長溝通不暢、遭遇家長投訴、同事間的競爭壓力等一系列事情接踵而至的時候,很多幼兒教師都會感到莫大的壓力,如果不能很好地調節必然會影響身心健康,出現逃避情緒產生職業倦怠。另外,由于目前我國幼兒教師緊缺,部分幼兒教師是轉崗教師,或者是在無可奈何的情況暫時選擇的過渡職業。這些教師本身并不熱愛幼兒教育行業,職業興趣不濃厚。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復著繁重的相同的工作時,他們容易覺得生活乏味無趣,缺乏新意和吸引力,自然而然的也就產生了職業倦怠。

2緩解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策略

(一)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構建合理有效的社會支持體系

首先,落實切實可行的學前教育立法是解決一切學前教育問題的當務之急,各級政府都應該更加重視此項工作,用法律和制度來引導幼兒園規范辦園合理用工,來保證幼兒教師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其次,政府應該加大對幼兒園的財政支持,特別是對那些資金緊張的農村園,以此來提高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同時也有助于高素質幼教人才的引進。最后,重視基礎教育,給予幼兒教師與其他階段教師同等的待遇和地位;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引導社會改變對幼兒教師的錯誤認識,能夠更加認可和尊重幼兒教師的工作。

(二)幼兒園要科學管理,加強人文關懷

首先,幼兒園應該制定合理規范的管理制度,在充分考慮教師職責范疇和能力的前提下安排工作量,并做到分工合理,職責清晰。不能為了達到效益最大化而給教師安排超負荷的工作量,不顧及教師的身心健康。其次,幼兒園也應給予教師更多的人文關懷,多多留意觀察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最好建立在職教師心理測評機制,定期開展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后,幼兒園還應該優化教師的工作環境,為他們提供專業學習的途徑,讓他們看到發展前景。

(三)幼兒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

幼兒教師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增強自己的心理素質。首先,要能夠正確的認識職業倦怠。職業倦怠是職場人員普遍會出現的一種心理狀態,它會發生在各行各業,尤其容易發生在助人行業的從業者身上,而教師正是一種典型的助人行業。因此,當產生職業倦怠的時候不要慌亂,要學會提高自己的壓力應對能力,尋找適合有效的排解消極情緒的方法。比如:加強身體鍛煉、聽音樂、唱歌、短途旅行、找人聊天傾訴等都是不錯的方式。最后,作為幼兒教師還應該增強職業道德感的培養,明白職業倦怠的產生會給幼兒帶去很多不利影響。樹立正確的信念和職業理想,當我們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有了追求和目標,自然就會投入更大的熱情與努力。

作者:張慧君 單位:河南師范大學教育與教師發展學院

參考文獻:

[1]梁慧娟.教師職業倦怠含義與成因研究綜述[J].學前教育,2005,(1).

[2]梁惠娟,馮曉霞.北京市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狀況及成因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