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音樂素質職前培養(yǎng)探索
時間:2022-10-08 03:46:18
導語:幼兒教師音樂素質職前培養(yǎng)探索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3~6歲幼兒正處于藝術能力形成的關鍵期。在這個時期以正確的音樂教學方式,將視覺和聽覺的神經與優(yōu)美的外部信號連接,使幼兒產生好奇心誘發(fā)學習潛能,并為孩子們帶來快樂的感覺,幫助幼兒在“關鍵期”健康成長,是幼兒教師的重要任務與使命。幼兒教師一定程度上存在音樂技能掌握不扎實,實踐應用能力低等問題。為了使處在“關鍵期”的幼兒能夠在音樂方面得到最好的引導和培養(yǎng),對幼兒教師音樂素質的培養(yǎng)與訓練便格外重要。
一、幼兒教師音樂基本素養(yǎng)的構成
(一)音樂理論基礎知識
幼兒教師應該具備合格的音樂素養(yǎng),這是許多幼兒教育專家的共識。幼兒教師應該加強音樂理論的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音樂理論水平。幼兒教師的音樂理論素質水平直接影響著幼兒園的音樂教學水平,這是對幼兒進行音樂素質教育的基礎。由于幼兒教師的來源和接受專業(yè)教育的程度不同,幼兒教師的音樂理論水平也是不平均的。我們強調對幼兒教師進行音樂理論素質培養(yǎng),并不需要讓幼兒教師的音樂理論水平達到音樂家的程度。幼兒教師只要能夠掌握一定的音樂理論基礎知識,并能夠運用理論知識開展并創(chuàng)新幼兒音樂教育。
(二)正確的發(fā)聲方法和分辯聲音的素質
在幼兒音樂教學中,教師的正確發(fā)聲方法對幼兒的音樂能力形成有著重要影響。由于幼兒期正處于音樂能力形成的關鍵期,所以對幼兒進行發(fā)聲方法訓練是音樂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幼兒教師只有掌握正確的發(fā)聲方法,才能對幼兒進行發(fā)聲方法的正確訓練。由于幼兒期的語言能力和發(fā)聲都比較差,在學習歌唱過程中要使用最適合幼兒的發(fā)聲方法,要采用最適合孩子音域的歌曲來訓練。幼兒教師要具備正確分辯聲音素質的能力,對音準、節(jié)奏、旋律、速度、力度、風格、情緒都有精準的把握。幼兒教師要發(fā)音清晰、準確,吐字、咬字規(guī)范。
(三)正確指揮的音樂技能
幼兒教師應該掌握正確指揮音樂作品的能力。指揮在音樂教學中十分重要,教師可以運用手勢、表情、身體動作把音樂作品的節(jié)奏演化成一種直觀的音樂語言,借助這種直觀的語言,教師可以把音樂作品的各種元素,比如強弱、快慢、音量大小傳遞給幼兒,同時感染幼兒,使幼兒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準確表達作品的風格,激發(fā)幼兒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四)鋼琴技巧與即興伴奏的技能
幼兒教師的音樂教學活動有很多都是在鋼琴作為教具的前提下開展的,鋼琴彈奏技巧成為了幼兒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之一。在幼兒教師群體中,能夠熟練掌握并運用鋼琴及伴奏技巧的教師并不多,說明幼兒教師對鋼琴及伴奏技巧的訓練和練習還非常欠缺。其中即興伴奏的技巧是建立在同時具備鋼琴技巧與基礎和聲知識的基礎上的,那么幼兒教師就應當同時訓練自己對基礎和聲理論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從而進一步鞏固并提高鋼琴即興伴奏的水平。
二、幼兒教師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一)明確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教育的定位
要改善提升幼兒教師音樂技能水平,得從職前培養(yǎng)做起。明確幼兒教師培養(yǎng)目標,建構符合學前教育專業(yè)特色的音樂課程體系,加強音樂學科內各課程的整合,優(yōu)化知識結構。同時發(fā)揮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科優(yōu)勢,在音樂課中融合有關教育,心理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幫助學生建立和掌握正確的音樂教學法。圍繞學前教育培養(yǎng)目標,在音樂專業(yè)課程———鋼琴、聲樂、音樂理論等課程中,嘗試進行新的整合,能在原來單獨的技能課基礎上形成幼兒園音樂活動相關的內容,并開展“情景”教學,讓音樂技能學習更符合學前教育特色,更具實用性。
(二)注重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教育的全面性
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在校學習的音樂課程中,應包含音樂素養(yǎng)的方方面面。具體來談,做到從音樂的基本理論的系統(tǒng)性學習開始,到鋼琴技巧、聲樂發(fā)聲技巧以及即興伴奏理論知識的實踐運用等方面的綜合一體化的學習。
(三)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要加強對學生見實習的指導,特別關注學生的音樂技能在幼兒園的運用方面。二是大力開展社團活動和相關音樂技能比賽等實踐活動,調動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
作者:戴躍 單位:合肥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藝術系
- 上一篇:幼兒教師身份認同過程探討
- 下一篇:幼兒教師科研瓶頸與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