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性教育課程領導力分析
時間:2022-08-13 11:26:21
導語:幼兒教師性教育課程領導力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幼兒教師性教育課程領導力是指幼兒教師在幼兒性教育課程的設計、開發、實施和評價等事務中,引領和指導的能力。幼兒教師之所以需要性教育課程領導力,是基于幼兒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的時代要求和幼兒性健康發展的現實需求。幼兒教師性教育課程領導力提升路徑:工作場學習、反思性實踐、研修共同體互動和跨際域交流。
[關鍵詞]幼兒教師;性教育;課程領導力
教師課程領導力研究源自于20世紀90年代歐美國家。我國自2000年以來為適應新課程改革需求,在借鑒歐美國家研究的基礎上,才開始關注教師課程領導力。梳理有關教師課程領導力研究文獻發現,對于教師課程領導力內涵意蘊、構成要素、結構框架等,沒有統一的界定。[1-8]對于作為教師重要組成部分的幼兒教師的課程領導力,特別是幼兒教師性教育課程領導力更缺乏認知和研究。幼兒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的時代要求和幼兒性健康發展的現實需求,需要幼兒教師具有性教育課程領導力。因此,擬結合成都市龍泉驛區機關幼兒園的幼兒性教育實踐,對幼兒教師性教育課程領導力的內涵意蘊、現實意義和提升路徑進行闡釋,以期為幼兒性教育的更好開展提供一些有益思路。
一、是何:幼兒教師性教育課程領導力的內涵和結構
認識和理解幼兒教師性教育課程領導力的內涵和結構,是幼兒教師專業素養的內在基本要求,是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發展,尤其是幼兒性健康成長的需要。(一)幼兒教師性教育課程領導力的內涵。美國著名教育家約翰•杜威認為:“教師是一個社會團體的明智的領導者。”[9]224幼兒教師作為引領和指導幼兒發展的領導者,應當具有領導力,尤其是對課程的領導力。課程作為一種“課業的進程”[10]38,是一種“轉變性的過程”[11]188。這個過程包括設計、開發、實施和評價等事務。因此,教師課程領導力是指教師在課程設計、開發、實施和評價等事務中的一種引領和指導能力,具體包括課程價值洞察力、課程愿景預見能力、課程資源整合力、課程實施指導力和課程評價激勵力。[12]依此,幼兒教師性教育課程領導力,可以看作是幼兒教師在幼兒性教育課程的設計、開發、實施和評價等事務中,引領和指導的能力。具體包括幼兒性教育課程價值洞察力、幼兒性教育課程愿景預見能力、幼兒性教育課程資源整合力、幼兒性教育課程實施指導力和幼兒性教育課程評價激勵力。這種能力是幼兒教師開展幼兒性教育課程所必需具備的一種重要能力,也是幼兒教師專業素養的重要內容。(二)幼兒教師性教育課程領導力的結構。依據以上幼兒教師性教育課程領導力內涵,可以構建出幼兒教師性教育課程領導力的框架結構,如圖1所示。圖1幼兒教師性教育課程領導力結構在此結構中,幼兒性教育課程價值洞察力居于頂端,說明在各能力要素中,它是最重要的核心因素。作為幼兒教師,如果不能洞察到幼兒性教育課程在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尤其是性健康成長方面的價值和意義,那么就不能主動、積極、自覺地開展幼兒性教育活動。幼兒教師越能深刻洞察幼兒性教育課程的價值,就越能自覺、努力開展幼兒性教育課程活動。洞察到課程價值,接下來需要對于課程愿景進行準確預見,就需要幼兒性教育課程愿景預見力。這是幼兒教師在幼兒性教育課程實施前,對于課程所能達到的效果愿景,作出一種預見的能力。這種能力也是一種課程預設能力。為了達到課程理想愿景,需要幼兒教師整合幼兒性教育相關課程資源,即需要幼兒性教育課程資源整合力。這是幼兒教師整合幼兒性教育課程相關資源的能力,也是對課程資源進行有效開發的重要保障。只有有效實施性教育課程,才能真正促進幼兒性健康發展。因此需要幼兒教師具有性教育課程實施指導力。幼兒教師作為性教育課程的領導者,不只是傳授幼兒性教育相關知識,更重要的是指導幼兒通過相關性教育知識,獲得性健康方面的成長。在課程實施完成后,還需要進行相應的評價。在課程評價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能夠激勵課程相關成員繼續深入開展課程的積極意愿。這就是幼兒教師性教育課程評價激勵力,這種激勵更能讓參與課程的相關人員,尤其是幼兒,更清楚、真切地享受到課程的價值。
二、為何:幼兒教師需要性教育課程領導力
目前,開展性教育課程的幼兒園并不多。為什么幼兒教師還需要具備性教育課程領導力呢?(一)現實需求:引導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個體在幼兒時就具有朦朧的性意識。比如男孩撫弄陰莖,使其勃起,獲得快感;女孩觸摸陰阜,或是摩擦凳角感受到愉悅,等等。弗洛伊德認為,嬰幼兒也是有性欲的。他將嬰幼兒性欲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從出生后到一歲左右,是第一個階段,稱為口唇期,主要體現為口部吸吮動作。從一歲左右到三四歲是第二階段,稱為肛門期,主要體現為肛門便溺時的快感。第三階段在3-7歲,是“陽具崇拜期”。男孩為自己有陽具感到自豪和得意;女孩羨慕男孩的陽具,會因自己沒有陽具而感到自卑和羞澀。在“陽具崇拜期”的孩子對男女外生殖器的差別產生意識,對成年人還有其他兒童的生殖器,也會充滿好奇心理。因此會出現男孩與女孩之間做性游戲,探究性的行為。[13]美國心理學家柯爾伯格也把兒童性意識發展分為三個階段。他認為2-3歲時為第一階段,屬于基本性別同一性時期,兒童能夠清楚自己的性別。3-5歲時為第二階段,屬于性別穩定性時期,兒童知道性別是不會改變的。5-7歲時為第三階段,屬于性別堅定性時期。這個階段的兒童,開始探究性別的根本區別,他們清楚,人的性別和人的外貌等因素不相關。還有研究發現90%的幼兒,對男生站著尿尿而女生蹲著尿尿感到好奇和疑惑。幼兒園大班里,男孩叫女孩老婆,女孩叫男孩老公的現象也不少。[14]因此,為了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尤其是性健康發展,開展幼兒性教育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開展幼兒性教育能夠幫助幼兒科學認識自己的身體器官,尤其是性器官及其功能;能夠幫助幼兒正確認識自己的性別,從而形成正確的性別角色;還能夠“幫助預防孩子今后被性侵”[15]。并且“性教育的兩個最佳時期是5歲和青春前期”[16],因此必須對幼兒實施科學的性教育,這就需要幼兒教師具備性教育課程領導力。(二)時代要求:促進幼兒教師專業能力提升。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頒發《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以下簡稱《標準》),希望通過規范的標準,來加強和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能力。《標準》強調,幼兒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和終身學習是幼兒教師專業的基本理念,規定了幼兒教師應當了解幼兒身心發展需求,掌握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其中就包括要了解幼兒性生理和性心理的發展階段及其特征。對于幼兒性發育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及其發展規律都應當有清楚的了解,更要掌握相應的教育教學策略和方法,以便能更好地促進幼兒性健康發展。面對新時代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的要求,尤其是性健康發展的要求,幼兒教師必須具有更高的專業水平。幼兒教師性教育課程領導力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只有具備性教育課程領導力,幼兒教師才能深刻地洞察到幼兒性教育課程對于幼兒性健康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從而才能準確預見課程理想愿景,有效整合相關的課程資源,在課程實施中進行有效指導,獲得理想的課程效果。
三、如何:幼兒教師性教育課程領導力提升路徑
如何有效提升幼兒教師性教育課程領導力,使其在幼兒性教育課程活動開展中取得更好的效果,需要找到合適的路徑。成都市龍泉驛區機關幼兒園開展的幼兒性教育課程實踐開辟了以下路徑。(一)工作場學習。教師工作場學習是教師為了工作、基于工作,在工作場中的學習。教師工作的性質和特點決定了工作場學習能夠理想地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工作場學習策略有自我學習、顧問指導和借調學習等。自我學習的內容包括有關課程事務的基本理論,尤其是幼兒性教育課程事務的設計、開發、實施和評價的基礎知識等。顧問指導是指幼兒性教育課程專家對幼兒教師在性教育課程事務中的疑問和困惑,進行答疑解惑的一種途徑。借調學習是幼兒教師通過調換到其他學校,交流學習,從而提升自我課程領導力的方式。工作場學習是提升幼兒教師性教育課程領導力的實用而有效的路徑之一。如2015年4月,成都市龍泉驛區機關幼兒園與成都大學合作申請了“幼兒性認知與性健康教育園本課程開發及成效評價研究”的省級課題。為了有效開展這項課題,需要幼兒教師具有較強的性教育課程領導力。在開展課題研究過程中,教師表現出了以下困難和困惑:“教師自身關于性教育的專業水平不夠,缺少相關的理論知識。因此,在性教育方面,需要對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系統的培訓。”“教師缺乏發現幼兒性意識發展方面的經驗,不能及時發現幼兒性教育的恰當時機。有時發現了問題,也沒有能力去解決問題。”“目前,開展幼兒性教育活動的園所很少,可供參考借鑒的資料不足,老師們覺得自己是在瞎蒙亂整,不能很好地界定自己的教育行為是否恰當。”“如何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制定合理有效的發展目標,開展相應的教育活動?”針對教師的困惑,性教育專家、成都大學胡珍教授進行了指導。她建議幼兒教師認真學習性教育課程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學習和了解幼兒性生理、性心理發展規律等,如學習《國際性教育指導綱要》,了解性教育的基本常識和教育方法藝術等。在工作中,根據具體情況相機安排恰當的性教育時間。胡珍教授還就一些典型的問題與幼兒教師進行交流和探討。在專家顧問指導下,成都市龍泉驛區機關幼兒園的教師結合工作實際,開展幼兒性教育課程的工作場學習,性教育課程領導力得以逐漸培養和提升。(二)反思性實踐。反思性實踐指教師在實踐后進行反思,通過運用經驗中獲得的可意會但難以言傳的知識,展開對問題的反復建構和思考,以求獲得問題的有效解決。反思性實踐的有效策略有:與自身對話和與同伴交流等,通過這些方式能有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師課程領導力。成都市龍泉驛區機關幼兒園的教師在“幼兒性認知與性健康教育園本課程開發及成效評價研究”課題中,特別重視“反思性實踐”。她們按照“實踐—理論—實踐—反思—再實踐—成果推廣”的思路開展研究。針對“反思”,她們特別強調“對課題的已有研究成果進行歸納、分析、提煉,形成一定的教案集、案例集、經驗文章和研究論文等。并對現有的教育方法、教育策略進行反思,發現其中的不足,并及時加以調整、改進和提升”。這樣的研究方法和實踐方式,有效提升了幼兒教師的性教育課程領導力。在課題研究結束時,幼兒園教師還自行編寫了一套適合該園的幼兒性教育課程,開發了《幼兒性教育家長指導手冊》和《幼兒性教育教師指導手冊》。(三)研修共同體互動。研修共同體互動是指幼兒教師以不同的形式組成專業發展的共同體,通過相互交流、溝通,進行能力提升的一種形式。學校的備課組、教研組、師徒結對、班科教師會、自愿組織等都是教師研修共同體的有效形式和實用路徑。成都市龍泉驛區機關幼兒園的教師在開展幼兒性教育課程事務活動中,尤其是進行“幼兒性認知與性健康教育園本課程開發及成效評價研究”課題研究活動中,成立了幼兒性教育課題領導小組和研究小組。研究小組對教師和家長開展了盲調工作。目的是了解課題研究面臨的現實狀況,以便更好地開展切合幼兒性教育的實際活動。教師組成的研究小組,成為幼兒教師性教育課程領導力成長的研修共同體。大家經常就幼兒提出的一些性教育問題進行探討。如“爸爸媽媽為什么要結婚?”“為什么男孩子不把小雞雞露給別人看、女孩不能轉裙子?”。對于幼兒經常會問到的這些性教育問題,如何解答才會有更好的效果,大家各抒己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通過充分交流,有時甚至激烈的辯論,最終形成了較為一致的“參考答案”。還形成了《幼兒性教育家長指導手冊》和《幼兒性教育教師指導手冊》。這樣極大地提升了幼兒性教育課程的質量,同時也有效提升了幼兒教師性教育課程領導力。(四)跨際域交流。跨際域交流指的是通過跨學科、跨學段、跨學校、跨地域(區、縣、市、省、國)進行交流。通過打破固有的學科邊界、學段邊界、學校邊界和地區邊界,從而進行廣泛交流,在互相交流中相互啟發,共同提升教師課程領導力。跨際域交流很容易給教師帶來新的沖擊和思考。因為不同學科領域、不同學段特點、不同地域情況,可能千差萬別,而這些區別更容易引起教師的興趣和好奇,從而獲得新的發現和提升。比如在2016年4月,“四川省第三屆性教育學術研討會”幼兒性教育分論壇在成都市龍泉驛區機關幼兒園舉辦。來自全省乃至全國的幼兒教師就幼兒性教育問題進行了廣泛交流。同年8月,成都市龍泉驛區機關幼兒園園長在四川省青少年性教育普及基地組織下,參加了臺灣高雄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主辦的“第六屆亞洲性教育會議”。會議有來自日本、美國、馬來西亞、韓國等國家以及中國香港和澳門地區的性教育專家、教師和學生。2017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和成都大學共同舉辦了“2017全國學校性教育研討會”。成都市龍泉驛區機關幼兒園的領導和教師也到會參加,并在大會上交流幼兒性教育經驗。通過各種交流活動,成都市龍泉驛區機關幼兒園的領導和教師對之前的幼兒性教育的困惑和困難都不同程度地進行了反思。如:“在教育活動中,老師們對‘度’的把握不好,該怎樣教,教到什么樣的程度是大多數老師都存在的問題。”“哪些教育內容是適合通過集教活動來開展的?哪些是需要在生活活動中進行融入的?還有哪些是適合采用個別教育模式的?”“有的教師本身承擔了幼兒園的很多任務,對執教‘性教育活動’感覺分身乏力;有的教師自身對本項活動沒有持有積極的態度,而是在外力的推動下被迫參與活動。因此,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如何有效提升教師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的幼兒園有一些成熟的經驗,也有一些幼兒教師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這些都可以作為借鑒和參考,能夠減少自我摸索的時間和精力,從而更快更好地提升幼兒教師的性教育課程領導力。
四、結語
雖然幼兒年齡小,但是他們的性生理和性心理都已經開始發育成長。作為幼兒教師,為了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發展,尤其是性健康成長,應當在幼兒時期開展幼兒性教育課程。開展幼兒性教育課程,不只是向幼兒講授基本的性知識;“對于幼兒性教育課程目標、內容和實施要求等方面也需要全面掌握”[17]。這些都需要幼兒教師具有幼兒性教育課程領導力。幼兒教師性教育課程領導力是在幼兒園開設幼兒性教育課程,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發展,尤其是性健康成長的現實需求,也是新時代幼兒教師專業素養的一個重要內容。幼兒園要有效開展性教育,就需要幼兒教師具有性教育課程領導力。這是幼兒教師專業能力的時代要求,是幼兒教師開展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將是“今后幼兒師資培養改革關注的重要內容”[18]。
作者:黃云峰 單位:成都大學師范學院
- 上一篇:幼兒教師自主發展內驅力研究
- 下一篇:傳統文化在語文教育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