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生命教育繪本閱讀實施策略

時間:2022-02-18 11:21:30

導語:幼兒生命教育繪本閱讀實施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生命教育繪本閱讀實施策略

摘要:3-6歲幼兒的思維集中在具體形象階段,繪本閱讀憑借其生動形象的特點,在幼兒生命教育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對幼兒生命教育中繪本閱讀實施策略作了簡要闡述。

關鍵詞:幼兒教育;生命教育;繪本

1生命教育的內涵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學者杰•唐納•華特士最早提出“生命教育”一詞。清華大學樊富珉教授認為:生命教育是教導個體了解、實踐和體會“愛惜自己、尊重他人”的一種價值性活動。

2繪本閱讀的發展及意義

繪本一詞源于日本,中國最早的繪本原型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洞穴人在墻壁上刻畫一日生活,在動物的鱗片、皮毛、骨頭上用一些特殊的線條組成符號進行記錄。最早出現繪圖與文字結合形式的是戰國的帛書,名為《長沙子彈庫楚帛書》。繪本閱讀豐富了幼兒教育教學的途徑,強調幼兒是學習的主體,幼兒在3至6歲階段具有愛模仿的特點,他們運用自身原有經驗對于繪本中的人物情景產生自己的體驗與領悟,可以一定程度的達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3生命教育中繪本閱讀的實施策略

3.1選擇合理性。《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應該有選擇地為幼兒提供可供閱讀的材料,營造寬松自然的閱讀環境,從而進一步激發幼兒探索以及熱愛生命的興趣。強調了幼兒在閱讀中的自發性與參與感。教育根據幼兒的身體和心智發展的特點、各班的實際發展情況、認知水平等,選擇適合幼兒的繪本,例如小班應該選擇圖畫內容占比較多的繪本,內容宜淺顯易懂,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關愛身邊朋友、動植物為主;大班則主題更深刻,如面對親人去世,小動物去世應該怎樣排解哀傷的情緒等等。何為好的生命教育類繪本?首先,內容應是積極向上的,對待生命以及生活持有積極樂觀,符合新時代幼兒思想行為心理發展的;其次,繪本的主題應該是接地氣的,生活化的。這樣才更容易使幼兒理解主人公的情緒,達到共情,才能真正的將生命教育的真諦為幼兒所用,生命教育才更有意義。第三,繪本的選擇還受幼兒教師自身生命觀與人生觀的影響。教師是幼兒的示范者、引導者,教師對于班級內動植物的悉心培養,對待生活的樂觀態度,待人接物的良好方式都會時時刻刻的影響著兒童。因此,教師應該先確立起正確的生命觀,不斷充實自身的專業知識,以飽滿和樂觀的態度去面對每一個生命,幼兒也會耳濡目染向更加積極的方向去發展。3.2方式多樣化。幼兒園實施生命教育的過程中,幼兒注意持續時間短,經常容易分神,即使老師的語言很豐富活潑,但是不如讓幼兒與繪本互動起來,幼兒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幾個幼兒分角色扮演繪本中的情景,教師巧妙運用兒童化的語言和動作,使兒童身臨其境。教師可以作為一個旁觀者,當故事進展到高潮或者引人發問的階段,教師要適當介入。在情景表演中適時暫停,詢問孩子,如果是他們應該怎么做,從而培養幼兒獨立思考生命意義,解決處理問題的能力,提供給幼兒發揮想象力以及對生命進行思考的空間與條件。在記憶發展方面幼兒形象記憶占優勢,在開展教學中可以使用繪本與自然結合的形式,教師和幼兒帶著繪本走到自然中去,感受生命的韻律,在樹葉沙沙作響,鳥兒聲聲啼叫中開展生命教學,豐富幼兒的生命情感體驗,充實幼兒的生命認知。教師可以將某一個繪本的最核心內容提煉出來,在開展過程中將故事輔之以幼兒創造性的思維,從而創造出一個幼兒真正感興趣,貼近幼兒,參與感與體驗感更強的繪本,同時在生命教育開展過程中教師要敢于放手讓幼兒去做,讓幼兒在動手操作中感知生命,敬畏生命,熱愛生命。3.3家園合作式。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學者駱雙曾對家庭結構對生命教育的影響做過調查,調查顯示由祖輩撫養缺少直系親屬教養的幼兒在受教育方面屬于弱勢狀態,家庭教育帶來的缺失將會導致幼兒自我認識不清晰,對于生命缺少敬畏之心,自我中心性強等特點。因此教師要家園共育,引導家長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改善教育方法。向家長強調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很多家長認為幼兒年齡還小,對于生死之事還不能理解,而且對于孩子提出的問題不知作何解釋。教師對此現狀,應向家長介紹繪本的特點以及實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教給其必要的應對方法與教學手段,提醒家長要以生活化的形式幫助幼兒塑造正確的生命觀。通過生命教育,家長在繪本閱讀中進一步強化積極的親子關系,學會與幼兒共成長。

4結語

3至6歲幼兒是生命觀確立的關鍵期。通過繪本閱讀進行生命教育,讓幼兒產生體驗與共鳴,切身感受到生命的偉大,為培育出熱愛生命、人格健全的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悅.繪本的早期形態初探[D].北京服裝學院,2016.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駱雙.以繪本為載體實施兒童生命教育的行動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7.

作者:陳枳伊 錢淼華 單位:天津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