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新音樂下高校學生培養

時間:2022-12-09 02:52:10

導語:淺析新音樂下高校學生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新音樂下高校學生培養

一、高校音樂專業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的培養

新音樂課程的價值是以審美為核心。思想品德教育是綜合素質教育的靈魂,在培養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它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新的時期,高等師范學院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目標是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方法及共產主義道德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為人師表、嚴謹治學、樹立教書育人、管理育人的思想觀念,具有艱苦奮斗的精神和強烈的責任感。

二、高校音樂專業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

高校學校音樂教育的教學目標,是培養未來的音樂教師。因此,除了要掌握一定的音樂專業技能外,還要具有比較全面的文化知識。如今的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的文化素質較低,不僅給高校音樂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也使高校音樂教育課程的改革帶來難度。有的學生注重技術的掌握,輕視理論的學習,認為只要能唱、能彈、會跳就可以了。其實,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對于學生以后在教學工作上將會有很大的幫助。除了專業知識的掌握還要對專業以外的知識進行系統地了解和學習。所以說高校音樂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把音樂理論知識學好,還要掌握音樂知識以外的技能。

三、高校音樂教育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

作為音樂專業的學生必須注重發展自身的專業水平,高等學校音樂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優秀的中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中,以每一個學生為教育目標,不僅注重學生專業技能技巧的掌握還要注重對學生個性及其潛能的培養。前蘇聯著名音樂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音樂教育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是對人的教育。”所以說音樂教育是以學生積極參與并心情愉悅為出發點,以此來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及審美意識的教育。音樂教育是其他學科所不能替代的,它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說到底,高等學校音樂教育還是以普遍性為基礎,面對全體大學生的基礎教育。在音樂教育理念的積極倡導下,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使學生具備非智力要素的諸多要素,從而形成一種堅強的品質,這種品質又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自覺性,使他們懂得如何學習、如何生存,這將會在他們的人生中有著很大的積極作用及幫助。

四、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的教育實踐素質的培養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新音樂課程中提出了“注重實踐”的理念,只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是學生更好的掌握必要的知識,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1.改革高校理論教學模式

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理論大多是采用以講授法為主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有些單調。課堂教學可以諸如一些彈奏或是播放樂曲,以此來增強課堂的活躍性,提高教學質量。

2.課堂模擬并進行教學實踐

目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學生缺乏實踐的鍛煉,理論與實踐不能相結合。這樣學生難以感受到教師的角色,學到的理論知識也難以與實踐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所以,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教學實踐的機會,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以外的教學活動中。社會實踐要有詳細的工作計劃,要有得力的指導者和組織者,要讓全體學生參與,要有評比和總結,要將它作為一門重要的文化素質教育課程來規劃和建設。音樂教育的實習時讓學生擔任獨立教學,以此使學生認識到實習的重要性,以此從中得到鍛煉。

五、結語

新一代高校音樂專業的學生只有將文化素質、思想品德、專業素質及教學實踐等多方面技能培養起來,才能迎接新的挑戰。二十一世紀的高等師范院校必須要有新的教育理念來指導學生,全面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能力,承擔起未來音樂教育的責任,才能符合新的時代的發展要求。

本文作者:高雨佳工作單位:集寧師范學院音樂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