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培養學生綜合能力論文

時間:2022-12-19 03:51:14

導語:音樂教育培養學生綜合能力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音樂教育培養學生綜合能力論文

一、培養學生的聽覺能力

在進行演唱的時候,是通過聲音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的。那么如何才能夠更好地讓學生控制聲音呢?如何才能夠讓學生演唱出更加干凈、有穿透力的聲音呢?這就要求教師不僅應該培養學生的唱歌技巧,還應該重視學生的聽覺能力。在音樂教學中,對于耳朵的訓練是聲音訓練中最為主要的一個部分,耳朵是演唱的檢驗者,也是演唱的欣賞者。在演唱過程中,其舉出就是敏銳的聽覺能力。在進行音樂教學過程中,要提高學生對于音樂中、聲音強弱以及音樂高低音的控制和鑒別能力,擴大學生對于聲音強弱、寬窄的認知程度,培養學生對于音色的虛實、敏感的判斷力。在聲音中,有很多問題都是需要被人來告訴的。一些天資聲音條件不是很好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般不會調整出比較規范的聲音。這種情況下,教師就應該對于這類學生耐心調理,學生在上音樂課的時候,要積極聽取教師的意見和指導,在唱歌的過程中要仔細的分辨自己的聲音,在腦海中形成一個正確音響概念,以客觀的教學進行自我調整,去衡量聲音是否正確和標準。可能學生在鑒別聲音初期階段的時候,雖然能夠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但是因為觀念、思維以及機能方面的因素沒有辦法達到教師的要求,不能夠正確的判斷聲音的正確性,這個時候教師就應該堅持自己的要求,嚴厲的進行教學,只有在這種嚴厲的教學環境下,才能夠打破學生固有的觀念,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培養學生的聽覺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高師音樂教學中更是如此,它能夠有效地建立起學生對于聲音的正確審美觀念。但是因為音樂教學的特殊性,音樂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音樂實力,還要培養學生具有高水準的音樂素養,以此幫助學生在以后音樂教學中能夠及時的引導學習音樂的學生,發現其所存在的弊端和問題,更好地引導學生演唱。

二、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為什么出現了音樂,就是因為可以通過音樂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情。作為一個優秀的演唱者來說要準確的把歌曲的含義表達出來,除了要正確的理解音樂所賦予的內容之外,還應該準確的表達其語言所蘊含的內涵。語言是通過詞匯、語法、語音構造出來的,演唱者在進行演唱的過程中要牢牢把握語音,把握其所包含的聲調、字音、語氣以及語調。在大部分的歌曲當中,除了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音樂之外,都是需要標準的發音進行演唱的。一些方言從理論上來講是和標準語言有一定區別的,在生活中方言的語音會嚴重的影響到歌曲語言的發音,阻礙了聽眾和演唱者之間的情感溝通和信息溝通。有些學生在進行演唱的時候,受到方言語音的影響,會含糊不清的唱出一些歌曲,這種情況下不能真正的打動聽眾的內心。中國是一個地域非常廣闊的國家,有些學生在進行講話的過程中帶有嚴重的地方口音,導致學生在唱歌的時候會不由自主的帶上自己的語言習慣,但是也有很多學生在說話的時候非常流利,但是唱歌的時候就會出現緊張的現象,導致口齒不清晰的狀況。對有語音問題的學生,教師應該注意在進行音樂教學的時候增加朗誦歌詞的內容,在朗誦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擴寬口腔,能夠很自然地打開學生的口腔,能夠保持平和的情緒和語速,從而把握字的準確性。只有切實有效地解決了語音上面所存在的問題,才能夠解決在唱歌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

三、提升教學能力

提升音樂的教學能力。對于我國大多數的音樂院校來說,在這方面做的還不是很好,大多數高等師范院校的考試內容還是以唱歌中外的藝術歌曲為主的,并沒有將學生自彈自唱的能力和延長少兒歌曲作為一項必須的技能進行培養。這種情況就致使學生在以后就業的時候不能夠很好的解決藝術歌曲歌唱,對于歌劇更是掌握的不好。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學生不同于其他藝術院校的學生,藝術院校的學生沒有開設一定的心理學以及教學的課程,更沒有教學實習這一環節。所以說高師音樂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這一特殊性就需要教師能夠提高學生的聽覺能力、提高學生的教學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針對不一樣的學生采取不一樣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音樂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提高學生的整體認知能力,從而讓學生能夠在專業能力以及教學能力方面得到均衡的發展。

源于音樂教育是一門特殊的教育,就此對于教育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結合了現代教育方式提出了音樂教學要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從幾個方面闡述了如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并強調音樂是一門藝術性非常強的學科,要注重其內涵和語音中的氣質問題,要牢牢把握住音樂的精華所在,在進行演唱的過程中,要投入個人感情,不應該只是為了唱而唱,要明白音樂是人為了表達自己的情感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表達方式,所以說要努力地將自己的感情放入到音樂當中,這才是音樂教學的精華。

本文作者:楊雯涵工作單位:內蒙古赤峰巿赤峰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