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音樂教育師資培養思考
時間:2022-08-13 09:43:00
導語:特殊音樂教育師資培養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特殊音樂教育作為特殊教育中的一門分支學科,對特殊教育領域有著重要意義,但目前存在師資水平參差不齊、總體落后等問題。文章總結了我國特殊音樂教育師資現狀,提出以特殊教學人才需求為目標的課程建設體系,以期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特殊音樂教育發展之路。
【關鍵詞】特殊教育;音樂教師;課程建設
2014年8月,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的意見》,明確提出卓越特殊教育教師培養模式改革的目標和內容,即“適應新時期特殊教育事業發展需要,重點探索師范院校與醫學院校聯合培養機制、特殊教育知識技能與學科教育教學融合培養機制,堅持理論與實踐結合,促進學科交叉,培養一批富有愛心、素質優良、具有復合型知識技能的卓越特殊教育教師”。對于特殊教育教師的人才培養,不僅是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推進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特殊音樂教育是特殊教育的分支學科,加強特殊學生的音樂基礎教育,不僅能夠增強其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同時能為其聲樂和器樂的學習打下一定基礎,在培養美德、提高思維、增強智能、鍛煉意志、消除疲勞等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音樂教育與其他基礎教育的不同之處在于,其更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與互動性,容易引起學生思想和靈魂的共鳴,浸潤人的內心世界。同時,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康復訓練的效果,從而達到功能補償的作用。因此,復合型特殊音樂教育師資的培育,是落實特殊教育事業發展要求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我國特殊音樂教育師資現狀
教學質量和教學工作的成效直接取決于教師的教學能力與專業素質。沒有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即使特殊音樂教育思想再深入、教學方案再完善,其發展仍將受到制約。因此,培養具有實踐教學能力的特殊音樂教育的師資力量,是當前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從目前大部分特殊學校的師資來源上看,其層次參差不齊,有來自高等院校的畢業生,也有中專學校畢業的教師,還有部隊轉業或地方文藝團體改行后就業的教師;高等院校的畢業生中,師范專業與非師范專業并存。從專業上看,有音樂教育專業和特殊教育專業的教師,但為數不多,更多教師來自器樂、聲樂、舞蹈等專業。音樂教育崗位還存在專職與兼職兩種情況。有時部分音樂教師課時量不足,主動承擔特殊音樂教育等其他課程。總體來說,師資隊伍結構參差不齊,缺乏專業的特殊教學能力。此外,國內幾乎未見有關特殊音樂教育的專業職后培訓,大多數教師對世界知名的音樂教學法體系缺乏了解,更無法掌握奧爾夫、柯達伊、達爾克羅茲和鈴木等具體教學方法,缺乏指導音樂教學實踐的相關理論基礎。
二、以特殊教學人才需求為目標的課程建設
目前開設特殊音樂教育專業的高等院校并不多,主要是職業教育學校和部分師范類院校。特殊音樂教育專業的技能類課程與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課程基本相同,由音樂技能課與音樂理論課兩部分組成。但是,特殊音樂教育專業的音樂技能課程的學習,不僅是為了音樂藝術的表現,更重要的是為了特殊教育對象的康復探尋藝術的手段。因此,特殊音樂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要以就業為導向,讓學生在校期間學到的音樂技能可以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得以運用,例如既可以為特殊兒童進行唱游課,又可以為特殊兒童開展音樂康復。學生的音樂技能學習,是在音樂教育理論與康復理論共同指導下完成的學習過程。(一)課程定位與教學目標。特殊音樂教育音樂專業課程的定位,旨在培養具備教學實踐技能與康復技能的特殊音樂教育康復人才。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掌握音樂技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研究適用于特殊兒童技能教學的方式方法。(二)具體實施策略。第一,由單一的技能教學目標,轉向以技能教學為基礎、教授技能教學方法的教學目標。從鋼琴、聲樂、舞蹈、音樂教學法等技能入手,讓學生掌握初步的藝術技能技巧。在此基礎上,設置綜合實踐課程,如特殊兒童康復、特殊兒童音樂教學法實踐課,培養學生綜合運用音樂手段對特殊兒童開展“教•康”結合的音樂活動的能力,形成音樂技能課程與康復課程相輔相成的課程結構體系。第二,體現特殊音樂教育與康復專業相結合的原則。整個課程設置圍繞特殊音樂教育和康復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在開設心理學、教育學、康復學等專業基礎課程的同時,增設特殊兒童診斷與評估、特殊兒童結構化教學等專業方向課程。在已有音樂技能類課程的基礎上,設置藝術治療相關課程,分階段開設音樂治療、繪畫治療等具有專業特性的課程。第三,跨學科課程的相互融合。特殊音樂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是兼具音樂教學與康復技能的復合型人才。特殊音樂教師不僅要會歌唱、彈琴、跳舞、畫畫,還要開展綜合性的藝術康復音樂活動,如律動歌唱課;不僅要教學生唱歌、跳舞,還要運用音樂手段讓學生達到肢體動作協調的康復訓練功效。因此,在制定藝術技能類課程標準時,教學內容應適當引入奧爾夫音樂(治療)教育、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學、柯達伊歌唱教學理念、音樂治療技術方法、康復學課程,培養學生綜合性的藝術教學能力。第四,增加實習實訓教學權重。傳統的音樂技能課、音樂理論課教學以課堂教學為主,教師在課堂上傳授音樂技能和理論知識,學生課后自己練習、鞏固學習效果。這種教學方式缺少實踐,導致學生走上工作崗位、面對特殊教學對象時手足無措,無法將所學應用于實踐。因此,有必要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將原有課堂授課方式變為課堂教學與實踐實訓相結合,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形成“教、學、做”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通過加大實習實訓比重,讓學生在步入工作崗位之前,積累足夠的教學經驗、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藝術教育康復實踐課程可通過見習、實習的方式,讓學生進入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和機構,鍛煉其將知識、技能轉化為實際教學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編創課程、設計課程、撰寫教學方案設計書,并展現教學過程,教師進行現場教學點評,學生互相交流教學心得,以此提高學生的教學能力。第五,制定具有實效性意義的考核評價方式。課程考核是提高教學質量、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通過課程考核,能夠促進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發現教學中的不足、及時調整教學計劃。考核方式具有導向、激勵和診斷教學的功能。考核內容可以包括撰寫教學方案、實際課堂操作、撰寫學習報告等。要有計劃、有目的、分階段實施考核內容。通過實踐操作,讓學生動手設計課堂教學方法,并進行實際課程授課,由此更加全面地考查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特殊音樂教育師資培養中,首先,要準確定位特殊音樂教育學科。特殊兒童學習音樂的過程,與普通學校的音樂學科性質相同。對于特殊兒童來說,音樂課的學習不僅是技能技巧的學習,同時可以從中獲得治療效果。因此,特殊音樂教育是特殊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同時要認識到,特殊音樂教育必須與心理學、康復學、醫學等學科相聯系,融合各領域知識,以此滿足特殊兒童的學習與康復需求。其次,我國的特殊音樂教育尚處在起步階段,存在一系列問題,如制度存在缺陷、基礎設施較差、缺乏教材等。應積極學習、吸收國外的先進經驗,同時結合我國國情,切合實際地進行創新與變革。最后,師資力量的強弱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教學質量。要不斷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特殊音樂教育發展之路,培養優秀的特殊教育人才隊伍。筆者相信,我國特殊音樂教育事業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一定會取得長足的發展與進步。
作者:程虹毓 周國強 單位:江西中醫藥大學
- 上一篇:淺析音樂教育考級
- 下一篇:高校音樂教育的發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