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中欣賞與創造能力研究

時間:2022-07-16 04:48:27

導語:音樂教育中欣賞與創造能力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音樂教育中欣賞與創造能力研究

【摘要】音樂作為一門極具藝術感的學科,其不同于其他的課程,音樂需要在理論知識方面進行深入的學習,但不是死記硬背,學生更加需要的是一種自身對音樂的感悟和理解,將音樂中的藝術感和激情充分發揮出來,同時提升自身對音樂的欣賞和創造能力。我國音樂相關課程標準之后,各大中學都開始改變音樂課程的核心,將以人為本的音樂教育觀直觀體現出來。

【關鍵詞】中學音樂教育;欣賞能力;創造能力;培養研究

一、中學階段開展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1、滿足中學生生理和心理上發展的需求。根據相關的生理學和心理學研究發現,音樂的節拍頻率和人的心率較為接近,能夠增強心臟的收縮能力,同時幫助肌肉緩解疲勞、吸收養料,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中學生處于一個理解生活、感受生活的年齡階段,其需要充分的表達自己,將自身的情感、特點以及性格等方面表達出來,而音樂就可以滿足中學生的需求。因為音樂的結構比較短小,易于理解,學生只要放松心態去欣賞即可,將自身開心的、憂傷的以及各種不同的情感表達出來,當然,音樂也可以將學生內心的活動掩飾開來,給予學生更真實的心理感受。2、促進中學階段音樂教育教學改革的序曲。開展音樂教育能夠豐富中學生的學習生活,音樂具備貼近生活以及豐富多彩的特點,能夠極大的給中學生的學生生活增添色彩[1]。音樂教育還能夠調動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一般來說,學生只要有了對音樂學習的興趣,那么就會全身心投入到音樂學習中。再者,音樂是從實際生活中衍生出來的,其節奏清晰,備受中學生的喜歡,學生也可以將自身的快樂、理想追求或者煩惱等情感寄托于音樂中。教師可以在實際的音樂教學中加入學生較為熟悉的音樂內容,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音樂教材《家鄉》這個單元中,為了吸引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選擇韓紅的《家鄉》作為例子,讓學生深入理解西藏地區音樂的奔放、高亢以及嘹亮的特點。教師可以提前備好西藏風貌的視頻,讓學生全面了解西藏民族。音樂教育的課堂開展還有利于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架構,使學生在欣賞、表演等方面有一定的能力提升,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積極的審美情操。3、拓展音樂教育的文化傳承和認同功能中學生學習我國民族的音樂,能夠深入了解以及熱愛國家,在音樂強大的凝聚力下去提升自身對國家的情懷,拓展自身的審美視野,同時在多國音樂的渲染下,提升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以及熱愛[2]。例如我國較為傳統的“中國風”歌曲,一般來說,“中國風”就是指音樂中的風格為中國的小調,又或者是五聲音階,在此基礎上再加入中國傳統樂,也可以是古典的背景元素,只要歌曲中有著中國的元素,那么這就是“中國風”歌曲。將“中國風”合理導入到中學生的音樂學習中,可以加深學生對我國民族各類戲曲文化的了解和認識。例如周杰倫的《菊花臺》中,里面就使用了中國傳統中的宮調式,這種形式的歌曲能夠讓人沉浸在美的韻律中,不僅新奇還有趣,運用較為輕松的方式將古典戲曲表達出來,從無形中感受到傳統戲曲的藝術感。

二、中學音樂教育中欣賞能力的培養研究

1、音樂欣賞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音樂是一種具有藝術性以及獨特教育的科學,音樂會通過情感、美感來幫助學生具備獨特的個性特點,陶冶學生的情操,完善學生的人格。如果學生擁有一個健全的音樂欣賞能力,那么就可以在音樂學習中穩定順利的前行。一般來說,在較為抽象的音樂教育中,學生之前沒有受過專業的培訓,就很難理解音樂所含有的情感,并且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不會很高,周邊教育背景、生理年齡等都會影響到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再加上學生審美能力較低,教師為了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就必須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合適的階段合理對學生進行培養[3]。音樂欣賞作為一個由淺到深、由低到高的過程,教師可以將音樂鑒賞分為幾個環節,第一是感性的體會,第二是理性的認識,第三是心靈的享受。學生漸漸理解這三個環節,就會慢慢提升自身的音樂欣賞能力。音樂也是一門帶有情感的科學,學生在學習音樂中,也可以培養自身的審美能力,感受音樂教育中美的享受,沁人心脾,讓精神領域更上一層樓。2、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方法。很多學生在學習音樂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音樂欣賞,其實也就是教師合理的音樂教育。只有讓學生本身理解音樂的內涵,才能讓他們在音樂中享受生活,提高自身對音樂的鑒賞能力[4]。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要使用有效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推動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2.1動作法。根據心理學家指出的相關言論可知,在人類早期的認知生活中,行動是最為重要的一個要素。這也就影響著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時候,會通過行動來理解音樂,從對音樂中行動方面的感知來提升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例如,《伏爾加船夫曲》這首音樂中,學生難以根據自己的認知深入理解音樂中所描繪的勞動風格特征以及動態規律,這時候將動作法合理導入其中,教師帶領學生去模仿伏爾加船夫中人物的形象,同時感受拉纖的作用,在音樂的節奏下做好動作,加深腦海中對音樂的印象,和實際勞動的功能相互協調起來。2.2比較法。比較法就是把不同的音樂放在一起,讓學生自行尋找其中的差異,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檢測能力,還能讓學生在感受音樂的情感,將音樂中不易察覺的微妙地方找出來,再次對其深入感受。由于有些學生并不理解比較法的含義,教師就要告訴學生具體的做法,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感受各種不同的風格,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欣賞力。例如,在音樂《步步高》和《月亮》這兩首中,學生要先將其合理的比較一番,教師引導學生提出自身的問題,然后在比較中樹立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加深對音樂作品的鑒賞[5]。

三、中學音樂教育中創造能力的培養研究

1、創造能力培養的目標。在日常的發展中,人最主要的表達方式就是創造。創造力作為人獨特的能力,能夠在直覺、想象力、思維以及實踐中充分表達出來,而音樂作為一種情感深厚且獨特的藝術學科,其能夠帶給學生不一樣的體驗,豐富學生的想象力,發揮學生的創造力。例如,在《青春舞曲》這首音樂中,學生先對音樂的節奏以及旋律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后教師開始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不管是啞鈴、鈴鼓,或者是一些其他的打擊樂器,都能作為音樂的伴奏[6]。教師先做事示例,讓學生初步了解音樂的旋律和節奏以及其所表達的歌曲情感,然后告訴學生怎么樣才能旋律步入,也可以將學生分組,讓他們自主練習,但是教師只是一個引導的作用,相比于對音樂的傾聽,還是讓學生去創造節奏比較重要。學生漸漸進入主題之后,就會衍生自身的想法和意見,這時候就可以根據不同的想法來給學生伴奏,極大的開發學生的創造力,突破傳統教學的束縛,努力提高自身在音樂上的成就,使自身的音樂知識架構更為完善。2、創造能力培養的方法。2.1體驗性音樂教學法。為了激發學生對音樂教學的興趣,就要將音樂的情感以及美感直觀的表達在學生面前,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趣味[7]。體驗性的音樂教學法中包含著觀察法、演示法以及欣賞法,這三者既相連又有不同之處,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來挑選合適的教學方法。2.2實踐性音樂教學法。音樂的時間活動是要在教師正確的指引下,鼓勵學生去參與音樂活動,漸漸提升學生的音樂發展能力和音樂表現能力。一般來說,實踐性音樂教學法包括聯系法、創造教學法、律動教學法以及游戲教學法,對于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來說,教師就可以使用這四種方式來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帶領學生靈活進入到音樂的世界中。2.3語言性音樂教學法。這種方式主要是以語言為主,在學生獨立閱讀書面的語言之后,教師就可以和學生進行口頭語言互動,提高學生的音樂創造力。這種方式中包括教學法、指導法以及討論法等教學手段,較為有利的是指導法,但是其余的方法也有其自身的優勢。2.4探究性音樂教學法這種方式主要以發現和探究為主,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去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一系列的觀察、比較、分析以及綜合等去引導學生從全方位思考問題,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學生可以采用觀察、討論、實驗等方式來掌握相關的知識[8]。教師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將在學習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來,探討之后將其解決。3、國外先進方法的借鑒世界有很多有名的音樂教學體系,在時間的不斷推移和發展下,音樂教學體系逐漸推廣開來,其中融入了現代化教學手段,堅持以人為本,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積累自身的經驗,加強對學生音樂創造能力的培養,打好學生學學習音樂的基礎。我國的音樂教育可以借鑒國外較為先進的經驗,尋找最為適合的音樂教學方法。例如,美國的“發掘創造力”教學法,這種方法的主要思想是以學生為主體地位,而教師是作為一個發現者,去激發學生的發展潛能和創新能力,有效的提升自身的能力。

四、結語

在現階段新時期的中學音樂教育中,我國可以引進先進的國外教學法和教學理念,結合我國發展的實際情況,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欣賞,提升學生的靈活思維,鼓勵學生表現自己,為學生后期的學習和生活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宋娜.多元智能理論在中學音樂教育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10):215-216.

[2]江素蒂.中學音樂教育的若干問題思考及對策研究[J].華夏教師,2017,(22):58.

[3]林淑貞.情感教育培養對中學音樂教育的影響探析[J].北方音樂,2016,36(17):108-109.

[4]尹家升.淺談中學音樂課的創新音樂教育[J].黃河之聲,2015,(07):27.

[5]謝琳.論多元文化視角下的中學音樂教育[J].音樂時空,2015,(03):176.

[6]邢巍.中學音樂教育的功用和價值探析[J].戲劇之家,2014,(11):256.

[7]張丁懿.淺談中學音樂教育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赤子(中旬),2013,(09):240-241.

[8]謝曉利.淺談中學音樂教育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音樂時空,2013(04):151.

作者:殷進良 劉婷婷 單位:齊齊哈爾大學音樂與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