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介機構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11 10:51:00

導語:教育中介機構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中介機構研究論文

[摘要]分析了英國BTEC課程模式形成的背景,探討了BTEC課程模式的內容和運行機制,在此基礎上,對該模式進行了評價,并針對我國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提出了幾點意見。

[關鍵詞]英國;BTEC;課程模式;職業教育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hebackgroundoftheformationofBTECcurriculummodelinEngland,andprobesintothecontentsandoperatingmechanismofBTEC.Thenitevaluatesthismodeland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forthecurriculumreformofChinesevocationaleducation.

Keywords:England;BTEC;curriculummodel;vocationaleducation

BTEC是英國權威職業資格考試和頒證機構之一——英國商業與技術教育委員會(theBusinessandTechnologyEducationCouncil)的簡稱。該機構成立于1986年,它由商業教育委員會(BEC)與技術教育委員會(TEC)兩大職業資格評估機構合并而成,其主要任務是課程開發,編寫教學大綱及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頒發。BTEC課程就是該組織開發并操作運行的課程的簡稱。后來,商業與技術教育委員會(BTEC)和倫敦大學考試與評估委員會(ULEAC)合并,成立英國愛德克斯國際教育基金會(EdexcelFoundation)。目前,BTEC課程由英國愛德克斯國際教育基金會操作運行。

一、英國BTEC課程模式產生的背景

任何事物的發生發展都有其特定的背景,英國BTEC課程模式的出現也不例外。從經濟背景看,二戰后,英國國力日漸衰落。20世紀70年代,以石油危機為導火線爆發的歐洲經濟危機,使英國經濟進一步陷入困境。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使得英國經濟在國際競爭中處于劣勢。從政治背景看,主要是教育民主化要求。20世紀60、70年代,英國社會分層仍很嚴重。為了消除社會不平等,就必須消除教育機會的不平等,也就必須改革現行的教育制度——雙軌制,建立一體化的教育體系。從教育背景看,英國對教育,特別是職業教育的經濟功能的認識越來越深入,對職業教育在英國教育系統的地位和對雙軌制的反思都要求建構一個立足于現代社會的全新的職業教育體系。

二、英國BTEC課程模式的內容和運行

1BTEC課程模式的內容

課程模式構成要素包括課程目標、課程開發、課程結構、課程實施、課程管理和考核評價等環節。BTEC課程模式的主要內容如下:

(1)課程目標——強調通用能力的培養。課程目標是指學生學習所要達到的結果。BTEC課程將通用能力和專業能力都列入教學目標。BTEC課程教學認為,職業教育應重視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和通用能力,使學生能夠適應不同崗位的要求。專業能力指的是針對某一職業領域的能力。BTEC課程教學大綱一般設有4~5項專業能力目標,要求根據專業能力目標組織、設計課程內容,制定教學策略。

(2)課程結構——模塊式。課程結構是課程模式和實現課程的基礎。BTEC采用模塊化的課程結構。

BTEC各專業的課程稱為學習單元。若干學習單元組成不同的模塊,不同的模塊之間可以自由組合。一個或若干個模塊組成一個技能模式(一個工種或崗位的工作規范)。所有BTEC證書課程(學習單元)都是某個專題相關知識的綜合,學生在修完該門課程之后,能夠運用這些綜合知識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每個單元的知識結構圍繞著專題知識而橫向展開,具有寬闊的覆蓋面,表現出一種綜合化特征。

(3)課程開發——以職業崗位為依據。

課程開發是教學工作的核心任務。BTEC課程開發把職業崗位要求作為課程開發的基礎和邏輯起點。課程開發人員有三分之二來自企業界,其余是教育界的課程專家。教學大綱是由英國愛得克斯國際教育基金會根據雇主協會提出的職業資格標準,集行業專家和課程專家智慧而編寫的。

(4)課程管理——彈性選課和學分制。第一,彈性選課。

BTEC的學習單元分為兩類:職業單元和核心技能單元。職業單元又分三種:必修單元、選修單元和補充單元。核心技能單元分為兩種:必修(包括交流、數字應用和信息技術應用)和選修(包括與人合作、改進自己的學習和成績、解決問題)。第二,學分制。

BTEC課程規定,只要學生修完所規定單元并獲得相應學分,即可得到相應水平的資格證書。BTEC課程的設計,充分考慮到與其他課程標準的可比性,為不同課程間學分的轉換提供了條件。

(5)課程實施——以學生為中心。

“以學生為中心”是BTEC課程實施的指導思想。BTEC把“以學生為中心”作為自己的教育哲學,有其明確具體的內涵?!耙詫W生為中心”的教學觀主要體現在“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大綱、教學過程和內容、教學方法、考核評估方式以及建立完善的學習支持系統等方面。

(6)考核評價——以課業為主。

BTEC課程模式主要通過課業評價來考查學生能力。BTEC要求每門課程安排3~5個課業。任課教師要通過教學小組的形式開展課業設計工作,并且必須在課程開始之前完成。學生的課業設計成績按優、良、合格和重做進行評定,累計成績,取得課程學分,各門課程累計滿16學分,即可取得證書。凡是學生課業成績為重做的,必須選擇相應課題重做課業,一般可重做1~2次。

2BTEC課程模式的運行

BTEC課程運行主要分三個階段:教學準備階段、教學實施階段和教學考核階段。教學準備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培訓教師、研究大綱、設計教學、實施計劃并編寫講義、設計課業、編寫教案、教學內容的審核等;在教學實施階段,主要包括采取的主要教學形式、教學檢查和調整改進;在教學考核階段,主要是對學生的成績進行評定,綜合BTEC學生各門課程的成績,經內審、外審和BTEC總部的嚴格審核合格后,發放畢業證書。

三、英國BTEC課程模式的實施效果評價

英國BTEC課程模式作為一種全新的課程模式,它的課程觀、課程實施過程、課程評價方式等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自學能力、綜合能力、團隊精神和獨立工作能力有明顯的教學效果。英國BTEC課程模式的實施效果可以從BTEC課程教學對師資隊伍建設和對學生綜合素質影響兩方面來進行評價。

對師資隊伍建設的影響。由于BTEC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教師以能力培養為基本點,在傳授知識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通用能力和專業能力。因此,BTEC教學必然要求教師進行角色轉變,由教學中的說教者、課堂的控制者轉變為教學中的示范者、學習的指導者、學生的幫助者。這些轉變主要表現在教師教育教學理念發生轉變、改變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能力、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等方面。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影響。第一,改變了學習態度,提高了自學能力。學生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BTEC教學內容與社會實際緊密相連,具有社會實用性,激發了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第二,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BTEC教學將通用能力的培養滲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人際溝通和合作能力;通過合理安排時間、任務來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發展能力;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培養學生利用信息資源、解決常規和非常規問題的能力以及使用多種設備、運用數字的能力。

四、英國BTEC課程模式對我們的啟示

我國傳統職教課程的課程內容、課程理念和課程架構等方面,都暴露出許多弊端,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表現:①以學科為中心,忽視學生主體作用和能力培養;②課程結構的僵化和課程之間聯系的割裂;③課程開發脫離職業實際需求;④不能滿足勞動力市場需求。為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必須對我國的職業教育進行改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英國BTEC課程模式給我們以下啟示:

1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思想

以學生為中心,就是要轉變思想,強調“學”重于“教”,強調師生互動。教師不再是簡單地、機械地灌輸知識,而是積極地啟發和引導;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地參與,在教學活動中創造出師生互動的情境。師生合作和互動應成為課程建設的核心思想。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教學的組織領導者轉變成學習過程中的指導者和合作伙伴。這一轉變使得教師的作用和責任更加重大,因而對教師提出了更高和更全面的要求。目前我國職業教育師資隊伍的現狀不容樂觀,整體素質不高且隊伍不穩。因此,應通過多種途徑加大對職教師資的培訓力度,全面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建設一支綜合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

3企業界參與職教課程建設

職業技術教育院校的專業設置、課程設置及課程教學大綱急需企業界和教育界的共同參與制定。職業教育課程標準的編制應有行業的、地區的、教育行政機構和勞動培訓機構以及企業和學校的有關專家、職教工作者參與,要改變過去那種按國家統一的課程標準照章執行的老辦法。因此,國家應建立相應的制度或政策,對企業和教育機構進行引導和約束。

4建立健全職業資格證書制度

積極開展和推動“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相互溝通的工作。通過“雙證”溝通,融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為一體,構建大職教體系?!半p證”溝通后,職業學校的全日制在校生實行“一教兩證”,即一套教學體系,學生畢業同時頒發學歷文憑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持有職業資格證書的社會人員實行“證書換文憑”,即對持有一種以上職業資格證書且有繼續學習深造愿望的人員,可按規定的程序在職業學校注冊,并將職業資格證書折算一定的學分,再按“缺啥補啥”的原則,修滿規定的學分后頒發學歷文憑。

5重視社會能力的培養

傳統職業教育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對方法能力的培養往往重視不夠,社會能力的培養則大多被忽視。較強的社會能力會讓學生在今后的職業生涯中受益終生。重視和加強社會能力訓練,有利于職業教育實現從以職業資格達標為重點向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轉變,有利于學生提高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石偉平.國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與課程改革現狀及發展趨勢的研究[A].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職業教育教學與課程改革研究分卷[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謝幼瑯.BTEC課程教學實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3]劉連青.BTEC課程教學促進了師資隊伍建設[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3,(9).

[4]張盛仁.英國職業教育特點及啟示[J].湖北教育,2003,(2).

[5]盧小平.英國BTEC課程模式對課程改革的啟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3,(9).

[6]趙中建.英國職業教育新發展[J].外國教育研究,1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