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面臨挑戰的中學英語教師

時間:2022-05-11 06:17:00

導語:深究面臨挑戰的中學英語教師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究面臨挑戰的中學英語教師

摘要:當今的信息化的時代,隨著英語課程、教材改革和學校內部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家長對教育投資的加大,每一個英語教師都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

關鍵詞:英語教師;挑戰

當前,全國正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教師的素質已擺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師素質的高低已成為實施素質教育成敗的關鍵。新修訂的《規范》,更加注重從教師職業特點和教師自身發展的角度出發,強調職業精神,尊重道德屬性,既看到教師職業神圣性的一面,也考慮到其作為一種社會職業的平凡性;承認教師的職業境界是有層次性的,既有適度超前的高度上的要求,又明確了不許超越的行為底線。

隨著英語新教課標頒布實施,任務型教學法已在我省(河北省)展開,且已形成主流。從反饋的信息看,新教材并未完全充分發揮其優勢。本人認為其原因主要在于師范教育的缺失,師范教育與當前的中學教育的脫節。對于一些有經驗的教師來說,一般也對這些問題認識不足,缺乏在具體語言教學中創造性地處理教材、組織教學活動、完成教學任務的能力,缺乏教學研究能力,甚至,犯經驗主義的錯誤。每一個英語教師不僅都面臨進外語教學方法和提高外語教學水平的教學問題,而且還要面臨來自學校、家長和學生的問題,有些教師每天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甚至厭教。所以,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加大繼續教育的力度,才得以保證新教材、新教法的順利實施,才能保證我國的外語教育水平的提高。對老師也是一個保護。

1.加強教師師德修養

英語教師首先要提高思想素質,以往贊頌教師奉獻精神的價值取向,悄然地發生了新的變化。新修訂的《規范》,更加注重從教師職業特點和教師自身發展的角度出發,應有良好的師德和人格魅力,教師不但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還是優良品質和行為的示范者。把熱愛你的崗位和關心學生要放在首位,具有敬業奉獻精神,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于奉獻。以良好的形象、高尚的品德、文明的舉止和行為習慣影響學生,講課要有激情,要有幽默感。要容忍學生有這樣那樣的錯誤,不失時機的用你熱情洋溢的語言來鼓勵你的學生,來表達你對他們的關心與愛護,退一萬步說,你不一定要愛你的學生,但要讓你的學生能感覺得著你的關注,尊重學生人格,敢于向你的學生認錯,維護學生權益,以平等的心態走進學生。平等公正對待學生。

2.更新教學觀念,具備創新意識

優秀的教師除了用心去教,還要善于思考。教師不僅要追求升學率,還要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你必須要有一定的教學藝術,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會使學生愛上你的英語課。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中,使他們的創造力、想象力得以發揮。整個一堂課下來,教師和學生都體驗了成功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要關愛學生,在課堂上,教師的情緒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老師良好的情緒,自然、和藹、充滿自信心的教態,對融洽師生關系,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聽課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達到最佳效果,起著重大作用。教師看到了學生成長的每一步。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才能獲得多方面的知識和知識的發展。

再者,教師的工作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更重要的還在于培養新人,教師的主要作用,是讓學生主動的去想、甚至創造性的去運用和解決問題。當前,改革英語教學的核心就是創新精神。為此創新、創新、再創新,才是教師職業的特點,如何創新?除了很強的專業素質外,還要徹底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也需要不斷改變。創新教育不僅是課堂內教育,還有課外的教育。它還是學校、教師、家庭的全面教育。這樣教師才能成為真正有創造精神的學者,從而培養出有實踐能力有創造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3.健康的身體、心理素質

未來社會充滿競爭和壓力,沒有健康的身體、心理素質是不能適應的。首先英語教師的身體素質要全面發展,其次要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素質系統。面對性格各異的學生和家長,面對著無情的競爭和淘汰,你還會旗幟鮮明的宣布,你從事著天底下最輝煌的事業嗎?雖然很多教師也嘗試一些教育理論,你可能發現許多方法并不是很有效。甚至遇到了你難以想象的危機。所以,遇事要沉著冷靜,三思而后行。敢碰硬,不硬碰。凡事講究方式、方法。歐洲有個博學經典:難能理宜停,難處之人宜厚,難處之事宜緩,難成之功宜智。同時也要提高理論素質,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外語教育等等,以理論指導教育工作。英語教師應做到自信積極,樂觀向上,只有這樣,才能成功地演好自己的角色,搞好自己的工作。只有高素質的英語教師隊伍才能培養出符合新時代需要的高素質學生,才能更好地適應新時展的需要。

4.因材施教,貴在得法

任何教學模式的構成都包含3個方面:教學理論結構,教學活動構成,以及教學方法系統。課堂則為教學模式的實施提供了重要的陣地。

《英語課程標準》以學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設定各級目標要求。教師應該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盡量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

教師應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并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中學英語素質教育其中之一就是全面發展學生聽、說、讀、寫、譯基本技能。英語教學應上不封頂,下不劃線。挖掘學生共性的同時,兼顧特殊性。

了解英語教學法、教學流派的特點。博采眾家之長。任何新的教學流派,都是在吸收以前各種方法的優點的基礎上加以創新的,任何一個自成體系的教學方法都能產生一定的教學效果,重要的是要結合自己學校的英語教學實際和你想要達到教學效果,只有在先進的教育理念下塑造出充滿愛的情感的教師,才能滋養出胸懷大志、知書達理、情感豐富、富有創造力的學生,這是《規范》的靈魂所在。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5.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英語新詞在成批地產生,傳統的語法規則也不斷被突破,語言朝著簡捷、方便的方向發展。我們不能滿足于原來的業務根底,應不斷吸收新知識,英語教師通過各種渠道不斷的充實自己,密切注意語言發展的新趨勢,使自己的知識結構更為系統化、現代化,這樣才能使教學與社會接軌,教師如果沒有“十桶水”的功底,要給學生“一碗水”是不可能的。英語教師的專業素質的提高將是一個持續終身的過程。

英語教師要以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來贏得學生的喜愛與信任。學生們喜歡具有廣博淵深的知識又善于教學的老師,英語教師除了本學科有較詳細的了解和一定程度的研究外,還要具有其它學科的廣泛知識,才能在教學中廣征博引、觸類旁通,把課上得深入淺出、繪聲繪色,讓學生聽得頭頭是道、津津有味。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要有正確扎實的語音、詞匯、語法等英語基礎知識以外,還要有較強的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以及較廣博的世界人文地理知識和豐富的英、美文化知識。面對挑戰,英語教師必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6.建立科學的評價制度體系

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現階段,對學生的學習評價側重研究和實踐形成性評價。新大綱和課標都提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并重的原則。廣大教師對大規模終結性考試早已熟知,而形成性評價則剛剛受到重視,而且正在日益完善。對課堂教學評價,老師們正逐漸形成一種共識,就是課堂教學要從注重觀察教師的教學行為轉向注重觀察學生的學習行為,課堂教學的最終落腳點應當看學生學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在原來基礎上有哪些提高。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個性特點,挖掘學生的個體潛能,正確評價每一個學生,老師把諸如分數制,改為等級制,懲罰制改為獎勵制。把鼓勵和期待的目光灑向每一個學生,把滿意的微笑讓每一個學生分享;教學評價能力還表現在另一方面---試題評價。這是教師面臨的一個實際問題,好的教師不僅要會幫助學生應試,而且要掌握試題的評價,從而更加科學地、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應試。使學生感到新鮮的同時發現自己的進步之處,滿足榮譽感。要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獲得充分地發展。

7.要有團隊精神和科研能力

積極參加教研組開展的各種提高教師素質的教研活動。如:組織集體學習、觀看有關教學錄象,開展教學基本功競賽,組織聽課、評課、說課活動,這些活動為教師提供學習的機會,有利于教學能力的提高。開展“創優課”活動和“教改實驗”,通過“創優課”活動,可以極大地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和教學觀念的改變,避免閉門造車,充分展示教師的團隊精神。

英語教師要把自己的教學工作搞好,就必須具備科研的能力、具備創造的能力。科研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而教改實驗、課題研究可以促進教師將理論與實踐相給合,并且不斷創新,推動教學向縱深方向發展。因此,英語教師具備科研能力,對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促進中國的興旺發達,具有重大的作用,也使許多教師成為“科研型”和“專家型”的教師,不再是教書匠。

8.開發課程資源和運用現代教學手段的能力

潛心鉆研業務,勇于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在現在的中學英語教育中,我們要能夠俯視身邊的利用資源,注意身邊的一點一滴收集課堂的可利用資源。能夠自己動手做畫簡筆畫和幻燈片,教師就成了教學資源的開發者和受益者。除了用傳統的直觀教具來輔助教學外,英語教師還應注重現代化教學方式的研究和應用,認真汲取新信息并加以選擇,熟練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電腦的普及給我們的中學教學提出了問題。例如,計算機輔助教學、視聽教學、多媒體教學,以及如何通過互聯網學習英語和學生溝通等。熟練的運用好這些現代化設備,使它們為我們教學服務,使教學過程達到最優化,激發了學生學習語言的濃厚興趣。最大化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