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就業為方向的訂單式中職教育模式
時間:2022-12-10 03:10:00
導語:鑒于就業為方向的訂單式中職教育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教育是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就業的重要途徑。盡管近年來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勢頭強勁,但不容否認的是職業教育仍然是當前我國教育事業中最薄弱的環節,特別是伴隨著近幾年來普通高校和普通高中的大規模擴招,職業教育尤其是中等職業教育舉步維艱。就業難成為中等職業教育發展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提出,要充分依靠企業舉辦職業教育。企業要和職業學校加強合作,實行多種形式聯辦學,開展“訂單式教育”。很多教育者經研究也提出了“訂單式”中等職業教育模式,所謂“訂單式”教育,指的是學校依照用人單位需要,結合在校生所學專業,與用人單位簽訂人才培養與用人協議,學校應根據人才培養的方案與計劃實施教育,保證人才培養規格到位。學生畢業后,用人單位應依照用人協議,吸收畢業生到其單位就業,簽訂就業協議。即企業按其發展規模,預測人才需求量,向學校下“訂單”,“買斷”畢業生,校企雙方共同參與組織教學、選拔學生、考核上崗等一系列教育教學活動的一種產學合作教育模式。簡單的講,“訂單式教育”是以企業用人訂單為依據,組織學校的人才培養工作。這就需要學校結合社會、用人單位需求有目標地對學生的未來進行必要的設計。“訂單式教育”就是圍繞社會、用人單位的實際需要進行有效的“量體裁衣”,為企業“量身定做”人才,實現教育與就業崗位的有效對接。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人才是市場的需求,是企業、學校、學生共贏的舉措,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徑,也是教學模式的創新。因此,“訂單式”中等職業教育模式使企業與學校之間形成一種法定或近于法定的委托培養關系,強化了他們之間的契約關系,使企業和學校在市場化條件下,以互利多贏的方式走到一起。這一教育模式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基本定位和必由之路,也必定會成為我國職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教育模式,它會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長期持續發展而不斷壯大。
那么究竟如何實施以就業為導向的“訂單式”職業教育模式呢?
1.實現由“升學導向”到“就業導向”觀念上的轉變。隨著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正在實現由“升學導向”到“就業導向”的轉變,尤其是職業教育,其主要職責是培養學生從事某種職業所需知識和技能,直接服務于學生的生涯規劃和職業選擇。因此,以就業為導向是職業教育的最基本的特征。各級政府的行政部門、學生及家長、用人單位,乃至全社會都要轉變觀念,逐步認識到就業是大眾教育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點,是職業教育的根本目的與方向,通過市場選擇,使以崗位準人制度為標志的職業資格證書成為就業的香悖悖,通過“雙證書”、定單培養等增強就業競爭能力。
2.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訂單式培養政策機制。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訂單式培養是搞活職業教育,減輕就業壓力的有效途徑,各級政府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和保障。要從政策方面鼓勵初中后高中后生源向職業教育的分流,構建人才立交橋,讓更多的人通過職業教育獲得謀生的手段和技能;建立靈活的用人制度,支持員工的在崗、離崗、轉崗及再就業培訓,鼓勵員工創新技能的獲得,提高就業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訂單式培養制度,以技術激活就業,以訂單帶動就業,從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3.探索以就業為導向的訂單式培養教育體制。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是以市場為前提的教育,建立緊跟市場、貼近行業、依托企業的職業教育體制,訂單式培養體制將有利于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教育有效性。為此,要積極探索多種多樣的聯合辦學模式,如中外合作、定單培養、校企合作、校際合作以及與政府合作的辦學模式。以培育生源市場,實現資源共享、聯動共贏。
4.創新以就業為導向的訂單式培養教學模式。以就業為導向實施教學,引人國外先進的教育教學模式,按照企業要求調整課程設置與教學大綱,強化能力培養;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加大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力度,安排專業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使教師對社會崗位性質和需求有直接的認識,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實踐教學水平。
職業教育是生產力發展和社會分工的產物,是推動工業文明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職業教育與經濟的連接是通過勞動力市場實現的,職業教育受經濟波動和就業形勢的直接影響。因此要辦好職業教育,首先必須面向市場辦學,把著力點放在解決學生就業上。中等教育階段的職業教育歷來都是個復雜的問題。作為教育與職業連接的主要橋梁之一,它既具有教育的一般屬性,也有與職業相對應的產業屬性.因此面向就業的“訂單式”中等職業教育模式就成為今后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方向的有益探索。中等職業學校要堅持以就業為導向,面向市場和社會辦學,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確定培養目標,設置專業和培訓項目,做到培養目標面向市場,辦學形式適應市場,專業設置瞄準市場,畢業生就業服務市場積極為社會培養急需、適用的人才。
- 上一篇:職校食品專業頂崗實踐及思索
- 下一篇:網絡公司創優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