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發展的中等與高等的職業教育思索

時間:2022-03-31 10:10:00

導語:統籌發展的中等與高等的職業教育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統籌發展的中等與高等的職業教育思索

雖然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起步較晚,但到2000年,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已經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伴隨著高等職業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高等職業教育的歸口管理問題日益突出。當時,其他省份總的趨勢是將高等職業教育劃歸高等教育管理。而湖南省機構改革,新成立的湖南省教育廳基于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是一種類型的教育,決定將其一并劃歸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統籌管理。至今湖南仍然是至始至終實行這一管理模式的少數省份之一。“十年磨一劍”,從湖南發展職業教育的經驗來看,統籌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更加有利于職業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

一、更加有利于建立以高職為龍頭、中職為骨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眾所周知,職業教育是一種以培養技能型、技術性人才為主的教育的類型。中等層次的職業教育主要是面向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產業,如玩具制造、電子產品組裝等勞動密集型行業;高等職業教育則是側重培養具有一定技術創新能力、技術要求較高的技術型人才。但總的來說,培養的都是產業工人。從產業發展所需人才結構層而看,需要我們將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進行統籌管理和發展。10年來,湖南職業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高職院校從2000年的24所增加到2009年的62所,年招生數由2000年的4.3萬人增長到2009年的18.7萬人,在校生數由2000年的9.1萬人增長到2009年的46.8萬人。中職年招生數從2000年的18.03萬人增長到2009年的35.9萬人(其中非全日制中職教育招生9.2萬人),在校生數從2000年52.05萬人增長到2009年的82萬人,包括技工學校共招生41.9萬人,在校生規模共達98萬人。2009年,全省各級各類職業學校面向社會、面向市場開展職業技能培訓27.6萬人次,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225萬人次。目前湖南初步形成了以高職院校為龍頭、中等職業學校為主體、鄉鎮農校為基礎、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并重的職業教育體系;形成了公辦與民辦共同發展,行業、企業廣泛參與的職業教育多元辦學格局。這一格局的形成,主要是得益于對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的統籌發展。

二、更加有利于發展農村職業教育

農村職業教育由于教育資源相對城市薄弱,教學條件較差,一直是職業教育發展相對落后的區域。作為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職業教育的總體的質量和水平。實行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的統籌發展,一個明顯的優勢是,農村職業教育可以得到更為公平的發展機遇,如教育資源的分配。湖南在這方面主要是做了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進一步完善“政府主導、依靠企業、充分發揮行業作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公辦民辦共同發展”的多元辦學格局和“分級負責、以縣為主、政府統籌、社會參與”的管理體制。充分發揮行業企業在發展農村中等職業教育中的作用,穩步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鼓勵農村中等職業學校積極參與職業教育集團。通過集團化辦學,促進高等職業教育帶動中等職業教育、城市職業教育帶動農村職業教育發展。二是適當擴大高等職業院校對口招收農村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比例,積極探索通過工學交替方式不斷提升技能型人才的學歷層次和技能水平,推進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相互溝通,允許具有初中畢業水平的職業培訓學員在修滿中等職業學校相關專業規定課程的前提下,取得中等職業學校畢業證書。目前,湖南全省共有農村職業學校208所,招生人數占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總數的17.92%,占初、中等職業學校招生數的31.6%。農村初中畢業生升入農村職業學校的比例為6.28%。全省農村職業學校已向社會輸送具有中等學歷教育的畢業生約80余萬人,農村職業教育培訓累計達到600多萬人次。另外,全省還有鄉鎮農民文化技術學校2300多所,為農民進行農業實用技術的培訓。多數數據顯示湖南已形成了以縣職教中心或職業學校為龍頭,以鄉鎮成人學校為骨干的縣、鄉、村三級教育培訓網絡體系。

三、更加有利于組建職業教育集團

中等職業教育由于規模較小、層次較低,往往在校企合作方面很能取得較大的發展。一些技術含量較高、實力較強的企業也很難有興趣和中等職業教育進行合作。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的統籌發展,有效地打破了這一不利于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局面。湖南的主要做法是組建職業教育集團。十年來,湖南堅持以優勢產業為依托,以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以具備條件的高職學院為龍頭,以產業領域內的規模企業、中職院校為主體、以項目合作和專業群建設為紐帶,以自愿和互利共贏為原則,努力構建產、學、研共生發展的深度協作機制,取得了明顯進展。目前全省已成立工藝美術、現代物流、現代農業等職教集團17家,加盟合作單位共1153家,其中規模企業677家,高、中職院校326所,其他機構150家。2009年相關職業院校為企業訂單培養學生2.23萬人,企業接受頂崗實習學生4.34萬人,培訓企業員工5.31萬人,教師到企業掛職(一個月以上)2889人,企業一線專家到院校任兼職教師2121人,實施其他合作項目671個,集團內院校新增專業建設投入共1.05億元。

四、更加有利于教學資源的整合

職業教育的統籌發展,既包括管理上的統籌,也包括經費的統籌、更多的教育資源的統籌。比較來看,高等職業教育的教育資源要比中等職業教育豐富得多。如何使中等職業教育共享高等職業教育的資源,一個重要的措施仍然是統籌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近年來,湖南根據區域經濟特點,加大政府統籌力度,職業教育資源的整合提質邁開了較大步伐。如長沙職教基地征地1103畝,財政投入14.8億元,目前已有一所高職院校和八所中等職業學校整體遷入。株洲市已啟動占地4645畝的“職教科技園”建設,計劃總投資40億元,目前園區整體規劃已完成,一期工程4所職業院校建設已經啟動。在全省范圍,湖南大多中等和高等職業院校真正實現了同一校園同步開展教學,所有學生不分層次公用所有教學資源,包括教室、圖書館、食堂等。為共享優質教學資源,湖南還建設了一個全省職業院校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廣大職業院校可以將優質教學資源網上,特別是要求立項建設的精品專業、精品課程必須上網,實現職業院校共享。

五、更加有利于培養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實踐證明,中高職統籌管理更加有利于職業院校師資隊伍的建設,尤其是有利于提高中等職業教育師資隊伍的能力和水平。比較而言,高等職業教育的師資力量要比中等職業教育雄厚,師資水平也相對較高。

要提高職業教育師資的整體實力,關鍵是要提高中等職業教育的師資水平。為在職業教育系統培養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近年來,湖南先后依托高職學院開展職業教育模塊式教學研討會、觀摩會和“開放月”等大型教研活動,組織全省省示范性中職學校和縣級職教中心1000余名教學一線骨干教師深入高職學院,進行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專業技能等方面的學習,有效促進了職業院校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近年來,湖南又啟動了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師省級本級培訓,主要依托具備條件的高職學院,對全省95%的中職學校教師進行輪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