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中職護生的職業道德培育
時間:2022-03-31 11:07:00
導語:剖析中職護生的職業道德培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和醫學健康觀的發展,病人對護士的職責和義務有了明確的認定,他們關注的焦點已不僅僅停留在護士的技術水平上,而且對其職業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很多醫院從公益事業向盈利事業轉變,護士與患者之間的關系逐漸變為服務者與消費者的關系,如何保持醫療衛生事業的優勢,并贏得患者對護士的信賴和尊重,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中等衛校如何使護士畢業后更能適應時代的變遷,履行“白衣天使”的職貴,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證明:只有不斷地對護生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實踐性教學,使之不斷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迎接新時代“整體護理”的挑戰。
護士的職業道德是指護士在醫院從事護理工作這一特定范圍內所要求的特殊道德,是社會道德在護士職業中的具體表現。那么,護士應該具備以下幾方面的道德要求:
1.護士應有高度的道德責任感和事業心。道德責任感和事業心是緊密相聯的,它是人們在一定的內心信念和道德情感的支配下,自覺履行對社會、對人的責任。護士對病人負有重大責任,她們的工作直接關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牽涉到每個家庭的悲歡離合。在護理工作中,每一項技術操作都可直接反映護士有無責任心。護士在工作中必須具各高度的道德責任感和事業心,牢記護士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讓自己的每個行動對病人負責,對社會負責。
2.護士應具有崇高的道德理想。護理人員的理想,就是職業理想。這一職業理想的實現是和平凡的工作分不開的,任何偉大的事業都是由無數平凡細小的工作組成的,因此,一個胸懷遠大理想的護理人員,同時也應該是一個做好本職工作的實干家。要做一名有崇高理想的護士,就要樹立高尚的職業理想,要把自己造就成為一名護德高尚、護藝高超、護風高潔的護士,必須做到自愛、自尊、自重、自強,并在品格素質、行為等方面進行嚴格訓練,提高自我修養。
3.護士要注重語言的修養。護士語言的修養是培養高尚的護理道德的一個重要方面。護患雙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護士在與患者交往過程中,應本著尊重患者的原則,注意使用禮貌的語言。有的護士不注意這方面的修養,語言生硬,使患者難以接受,影響了護患關系。
以上是作為護士應具備的最基本道德要求,那么如何讓學生理解并很好的學習使之成為對學生自己道德要求的一部分,就是我們教師必須解決的問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筆者不斷地摸索、研究,寓德育教育于教學,總結出了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
1.更新教育理念,改善醫德教育體系和方式。首先,規范醫德教育,就要確立多層次的醫德教育目標體系,構建新的醫德教育方式,加強人文素質的培養;其次,更新與完善現代醫德教育的內容,樹立正確的醫德信念,樹立較高的職業理想,學習醫德規范,加強人際溝通藝術和人文素質的培養,進行現代生命價值觀的教育,使“救死扶傷”成為醫護生的人生追求和終極目標;最后,關注醫德教育實踐,研究和遵循醫德教育的規律,分階段有側重的安排教育內容和選擇教育途徑,促進醫德品質內化,加強教育管理。
2.教學進程中灌輸正確的道德觀念。剛剛入學的學生,對醫學還沒有深刻的認識,更加不懂什么是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我就從身邊的小事實例來引導學生。例如:如果你去醫院就診,你希望接待你的醫生、護士以什么態度來接待你?對他們的業務水平、護理態度有什么要求?那么,只要去過醫院的同學都會有自己的答案,其實也就是一個將來他們所應該具備的職業道德的雛形。在這基礎上,再給他們講解職業道德的理論,更容易使他們接受并按照要求去做。
3.高尚的思想情操要熏陶,良好的道德行為要培養。教師的榜樣作用是無窮的。我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理論教學還是實踐教學,都十分注意對學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在護理體檢的實踐教學中,我們經常對學生說要關心、愛護、體諒患者,那么如何去做?只講大道理,學生印象不會深刻,就不如在體檢過程中自己做到:體檢前征求患者的同意合作;先把自己的手捂熱再查;檢查過的部位為患者遮蓋好;邊檢查邊觀察患者有無痛苦的表情等等。當然,既要做到也要向學生明確地說明解釋,讓他們理解、記住、學會應用。綜上所述,我們只有努力提高護士政治、業務素質,培養護士高尚的職業道德和事業心,才能造就一支高素質的護理隊伍,從而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 上一篇:安全生產整治行動辦法
- 下一篇:新農村三綠二處理工作考核制度